萧红我的所有不幸,都是因为我是女人

发送关键字“短故事”获取约稿函和参考文章;发送关键字“资源”获取份写作电子书大礼包;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留下那半部《红楼》与人书萧红出生在东北的呼兰,家庭给不了她想象的童年,幼年丧母,父亲续弦,只能看着养母眼色长大。唯一的情感寄托是她的祖父,在祖父死后,直言世上就没有有同情她的人,剩下净是些凶残的人。幸好,在书本的世界,她找到自己的向往,她想学习!逃了家族安排的婚约,跟表哥陆振顺去上学。在那里的她穿上男装,英姿飒爽,活脱脱的男装大佬,但她错了,她的装扮不能改变她身为女性在那个时代的无奈。因为经济的无法独立,她只得回家。联想易卜生创作的女性主义著作《娜拉》,就讲述了妻子不堪丈夫和家庭的压迫,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故事。这本书又译作《傀儡之家》,暗示女性是家中任人摆布的傀儡。而鲁迅先生续作的《娜拉走后怎样》,则精准地预言时代,“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萧红,就是中国旧时代的娜拉。那个即使离家出走,也逃不开时代阴影的娜拉。归家后的萧红,受到家庭的软禁,只能躲在送菜的车里逃跑。依靠未婚夫汪恩甲的接济在外生活。很快她有了汪恩甲的孩子,捧着粗大的肚子。汪恩甲却借口回家取钱,留下身怀六甲的萧红独住旅店。这一去,就是渺无音训,这是个“没有肩膀”的男人。萧红被抛弃。因为没钱支付费用,旅店老板甚至威胁卖她去做妓女抵债。面临绝望的萧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国际协报写信求助。等来了未来生命中的男人:萧军。萧军曾是军人,现在是一个作家。萧红并非原名,只是创作的笔名,冠以萧姓,也是记录这段二萧爱情。萧军虽不富裕,但尽力帮助萧红,两人也慢慢产生了情感。萧红产子后,因为无力抚养,只能送人,跟着萧军过着盐巴就面包的日子。萧红的写作天赋也在逐渐兑现。跟萧军合著了《跋涉》,并自费出版。但当时她们也遭到审查机关的注意,《跋涉》被日伪警察机关查禁了。两人离开哈尔滨,辗转大连、青岛、上海。在上海结识了鲁迅先生。鲁迅很欣赏萧红的写作风格,并为她的《生死场》作序,评价其写作:都做得好的,不是客气话,充满着热情,和只会技巧的所谓作家,大两样。有了鲁迅的保驾护航,萧红在写作界开始有了起色。两人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萧红还会做北方的菜肴给鲁迅尝鲜。可是在爱情方面,萧军却出轨家暴,让萧红对这个男人开始失去了信心。于是两人约定一年后再相见,给彼此一点空间缓和。年,萧军前往青岛,萧红东渡日本。在此期间,鲁迅先生因病逝世,一代伟人就此离去。鲁迅的离去,让萧红倍受打击,她精神上的老师、写作的引路人不在人世。萧红回国,到鲁迅墓前祭奠先生,而此次回国,她与萧军就此正式分手,结识端木蕻良,两人结婚相伴。她们在文学创作上的理念更加接近,而情路坎坷的萧红,在这段婚姻也是伤痕累累。虽是端木的妻子,可是自己却在之前怀上了萧军的孩子。熟悉的剧情再次上演,孩子夭折。之后,染上肺结核的萧红,在朋友骆宾基的陪伴下去世,她的丈夫端木蕻良不在身边。二、我的所有不幸,都是因为我是女人提到萧红,最让人唏嘘的是她的爱情与婚姻。逃避包办婚礼,却因为经济,只能求助于当时的未婚夫汪恩甲。两人没有爱情的基础,于是就导致被遗弃旅馆的悲剧。这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萧红的第二个男人,萧军。两人曾是如此的甜蜜,一起著书,一同啃面包。两人相识,正是萧红最落魄的时候。贫穷饥饿,还有怀孕虚弱的身子。萧军是《国际协报》派来赠送书刊给萧红的信使。这一来二往,就产生了感情,因为没钱住院,萧军甚至威胁医生收留萧红。萧军暴怒地喊道:“现在我的人病到这种地步,医院,我跟你说,如果今天你医不好我的人,她要是从此死去,我会杀了你,杀了你全家,杀了你们的院长,医院里所有的人!”其个人的匪性彰显无遗,对比端木的阴柔,颇有男子的豪情。也无怪萧红说萧军有强盗的灵魂。许鞍华指导萧红的传记电影《黄金时代》有这么一句、“所有走进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她贫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她有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可共患难的萧军却不是萧红的真命天子。萧军有些大男子主义,对待感情不忠,没有重视萧红的个人尊严,甚至对其实施家暴。形容萧红为:“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至始至终,萧军一直没有做太多跟她未来的设想。第三个男人,端木蕻良,萧红与他都是东北人,也同是文人,难免志趣相投。但当时两萧还在一起,彼此只是朋友关系。端木会直言夸奖萧红的才华,肯定萧红的文学创作。而这些是萧军达不到的,萧军骨子里有那股大男子主义,甚至有些嫉妒萧红的文采。一直到萧红萧军分手后,两人的感情才急速升温。决定成婚后,饱受情伤的萧红其实对端木的爱没有了那么高的期待,“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可就是这样,端木也无法满足萧红。当时战争时期,端木居然抛弃萧红,拿着仅有的船票出逃。让萧红倍感寒心,甚至在香港临终之际,陪伴萧红的也不是他。三、鲁迅先生与萧红,对文学青年的母性之爱萧红与鲁迅相识时,鲁迅已是天下闻名。萧红写信给鲁迅,也不指望鲁迅能回信,毕竟写信给鲁迅的迷弟迷妹数不胜数。但出乎意料的是,鲁迅很欣赏二萧的才华,并回了信。这成了二萧的精神食粮,并表示“先生的信我们不是一次读完的,也不是读一次就完的”。之后,二萧移居上海,与鲁迅先生会面。萧红和鲁迅两人关系极好,萧红还常到鲁迅家中做客,替他做饭。之后,时局动荡,萧红跟萧军两人感情也产生了裂痕,于是定下一年后再相见的约定。另外,萧红与萧军约定不再写信给鲁迅先生,以免增加鲁迅回信的劳累,当时鲁迅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但鲁迅却始终记挂着萧红,对于渺无音信的情况,还在给茅盾的信件中写道:萧红一去以后,并未给我一信。近闻已将回沪,然亦不知其详。听闻鲁迅去世的消息,萧红的精神世界面临坍塌,身体跟着发烧一月。当时,许多人联系萧红著作回忆鲁迅的文章,但都被萧红婉拒了,她不愿相信伟大的精神导师就此离开。之后,萧红接受了鲁迅死亡的事实,写作了《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为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可爱立体的人,而不总是那个愤怒批判的民族英雄。这是独一无二的,源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是其他追忆鲁迅文章再难还原的诚实。包括鲁迅的笑是明朗的,他的走路是轻捷的。还有一些小动作是那么生动。因为鲁迅有胃病,但又嘴巴馋,所以萧红做了韭菜合子后,鲁迅还得举着筷子问妻子:“我能再吃几个吗?”活脱脱妻管严的样貌,让人忍俊不禁。再比如在接待客人时,鲁迅会准备两种颜色的烟,贵的白色给客人,便宜绿的自己抽。在交谈过程中还必须辅以小零食,这才谈的畅快。鲁迅在萧红这里才能褪去人们赋予他的神化,回归本来样貌,《回忆鲁迅先》在笔者心目中是追忆鲁迅先生写得最好的文章,哪怕内容散得很难捋出主线,但这并不伤害对鲁迅形象的刻画。四、写在最后萧红是好的作家,很有灵性,无愧文学洛神的称号。但因为女性的身份,使她遭受太多的不该,但这些苦难又间接成了萧红创作的养分,所以之于个人是很矛盾的,祝愿萧红免受苦难,但没了这些的萧红还是萧红嘛?如果在当代她应该是可以自由飞翔的吧?发送以下关键字获取『投稿邮箱』或『参考文章」人气杂志:读者萌芽知音爱格花火意林格言南风窗一个杂志学生杂志演讲与口才故事小说:短故事飞言情故事会小小说故事林小说绘故事天地萱小说最小说飞魔幻故事大王花城文学杂志:作家品读散文诗人民文学青年作家大鹏文学星星诗刊天津文学山西文学民族文学诗歌月刊莽原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微型小说选刊—END—深度好文热门排行在家如何兼职赚钱?12个网赚平台资源分享给你!投稿攻略:新人写手如何投稿?去哪些约稿平台投稿!自媒体变现平台有哪些!我如何在三月内赚了两万元!20到元/首:“仓央嘉措”约稿函!(新号易过稿)大量缺稿、50-元/篇、「投稿约稿客」招兼职写手!(五天均回复、易过稿)▲

投稿约稿客

写手约稿·投稿·时事热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8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