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头条丨这事儿大伙说说靠谱不请山羊来当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年3月20日,在山西省北部著名的恒山风景区,发生了一场大范围的山林大火。这场大火共烧掉多亩保存30年以上的人工油松林,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事后有专家估算,间接的经济损失,也就是灭火成本,包括动用上万军民的人力,上千台次各种车辆,两架灭火直升机和大量的灭火器材和设备等,大概是直接损失的10倍以上。当然这些还是可以计算的,如果万一因为扑救不及时,而烧掉那些保存了上千年的珍贵木质古建筑,尤其是悬空寺,那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我国北方有许多山地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每年一到冬春季节,天干物燥,山林火灾随时可能由人为或雷电引起,让人们防不胜防。冬春季节的枯草期也就是防火期,防火期一般长达―天,防火时间之长,任务之重,发生火灾后灭火之难,损失之大,是各地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的难题。

发生山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按照生态学原理,土壤生长植物,植物被动物吃掉,变成粪便排出体外,然后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变成肥料后,再被植物吸收利用,这是一条完整的生物链,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这条生物链的正常运行。

然而我国大多数的山地林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植被,一般都是全年禁止放牧的,也就是说,动物利用植物这个环节被强行中断(山上少量的野生动物除外)。这样,山上的草木经过一个夏秋没有干扰的生长,到了冬季,积累下来的枯草落叶的数量是相当大的,而且年复一年,越积越多,山坡上的枯草密密麻麻,能长到半米多高。另外各种松树,柏树,在冬春季节为了防止自身水分的蒸发,会在叶片表面会分泌一层油状蜡质层,极易被地面明火引燃。因此一到秋冬季,整个林区便处于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威胁之下,一遇到明火,火灾就随风迅速蔓延。

山林火灾由于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发生后蔓延速度快,灭火力量不足,交通不便等因素,一旦发生后,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传统的灭火方式是靠人工扑火,或砍伐一定宽度的树木,打成防火隔离带。这两种方式效果都不太好,一是时间紧来不及,二是破坏植被,三是劳动量太大还有危险,何况林冠火有时可跳过防火带继续蔓延。特别是山地林区,由于交通不便,就算灭火的先头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火势往往就很难控制了。靠直升机洒水救火更是杯水车薪,再说一下子到那里找那么多直升飞机。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防止山林火灾?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防火办法,就是让山羊来当山林的消防员。当然不是让山羊去救火了,而是采取绵羊与山羊混合放牧的办法,从秋天开始,彻底清理山林中的枯草落叶,防火患于未燃。特别是在交通不便,人员行走困难的山地林区,放牧山羊的优势更为明显。

山区林地草场一般是优良的放牧场,地形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能满足家畜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在野外饲草料充足的情况下,放牧是一种最为经济的饲养方式,可以比舍饲节约60%左右的成本。而且冬春季放牧,避开了春季返青和秋季种子成熟这两个最敏感的植物受害期。国外一些林区也经常采取把饲料生产与木材生产结合的办法,定期给牧场主发放放牧许可证,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提高了林地经营的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放牧可以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饲草料资源,把枯草落叶这些可怕的火灾隐患,转化为可以利用的畜产品。对于山羊来说,哪个山头,那条山沟都能去,如履平地,用来清理枯草落叶最理想不过了。

据测算,以每公顷山林残留枯草落叶公斤计算,一个平方公里的林区,一年就可以积累4.5亿公斤,这是一笔廉价而数量巨大、质量优良的饲草料资源,如果靠人工采集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残留的各种杂草适口性没有明显差异,都可以用来放牧。特别是有一些杂草因为有特殊气味,夏秋季一般不吃,而冬春季采食,比如荨麻,只有在霜冻后牛羊才喜欢吃,而且营养非常丰富。按每只羊每天吃掉2.5公斤枯草落叶折合2.5元钱计算,放牧五个月就能节约元养殖成本,等于增加了同等数量的收入。

另外,放牧有利于山林物质和能量的再循环,提高森林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质量。

枯草落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宝贵的生态资源。山林中的枯草落叶经过放牧动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体积减少,粪尿散布于草地,更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肥料,被植物吸收利用,也便于生物能量的再循环,而且这种循环都在山林系统内进行,对森林有好处。

牧草如果不利用,还会影响第二年新草的生长。因为放牧过少或基本不放牧,牧草生长缓慢,营养价值降低,枯草还会结成毡状草皮覆盖地面,降低土壤的通气透水的性能和土壤养分的转换速率。

放牧还能大量消灭在枯草落叶上越冬的动植物病虫害,清除灌木林中多余的枝条,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被更新,一些植物种子通过放牧动物的行走搅动,踩入土壤中,会使第二年植物种类生长的更加均匀茂盛,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灌木被适当采食后,会刺激分枝,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会有所提高。

放牧还有利于家畜健康。以羊为例,特别是山羊,本身是一种非常适宜放牧的动物,通过放牧可以充分利用林下的枯草落叶和少量的灌木枝条作为自己的饲料,使食物中营养更加全面,改善肉的品质和风味,提高市场售价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放牧可使动物接受日光和多种气候条件的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放牧动物通过自由采食,可以本能地补充体内缺乏的微量营养元素。常听牧民们讲,我们山上的羊肉好吃,就是因为它们每天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还要爬山锻炼身体。

既然通过放牧山羊利用枯草落叶有这么多好处,那怎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呢?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NO.1

我们知道,在北方牧区,牧民一般都要把草场分为夏盘和冬盘(即夏/冬季放牧场)轮换放牧,使得牧场能够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冬盘多数是山地草场。可以考虑由林区或风景管理区,在山沟里选择有水或能打井的地方(便于人畜饮水),建一处固定而且实用的房舍,并附带一个牲畜棚圈,出租给周边农区的放牧人员,用租金逐步冲抵建房的费用。每户放牧面积可根据各地林草生长状况而定,将放牧数量严格控制在载畜量以下,以免对生态造成破坏。如按每亩山林残留枯草落叶公斤计算,可把0亩作为一个放牧面积单位,大约可供只左右的羊放牧五个月。

NO.2

放牧人员由风景区统一管理,让他们在放牧的同时,协助巡山人员共同承担起护林防火的责任。每年秋末冬初,放牧人员把自家或几家的羊集中在一起,用车拉到放牧点附近,赶进山去,第二年春季植物返青的时候再出来,然后出售或拉回农区,利用那里夏秋季节丰富的饲草料进行圈养。

所以说,如果能把传统防火期变成放牧期,就可以利用生态和环保的方式清除枯草落叶,大大减少火灾隐患,化害为利,降低防火扑火成本,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管理区、牧民、对山羊、对森林,都有好处,一举多得。

让山羊来充当山林消防员防火,就这么简单有效。

(原题:为什么说山羊是森林最好的消防员)

羊羊们表示:咩咩!这职业我们很拿手!

虎威威表示:别闹!这饭碗你们抢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7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