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1071.html
在年许鞍华执导的电影《黄金时代》上映以后,1岁英年早逝的近现代作家萧红成为了人们热议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慨萧红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一生,讨论萧红的私生活,讨论萧红周围的男人——未婚夫汪恩甲、表哥陆哲舜、老师鲁迅、前夫萧军、丈夫端木蕻良……——讨论萧红为谁生过孩子,甚至是她的相貌,大多数观众在对萧红的人生津津乐道的过程当中,反而忽略了使之成名与流芳的文学创作。
就连作家刘震云在谈及萧红时的反应也是“(她)不是一个美女”,这让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有些意外。“端木蕻良这个人好不好看?没有人问过。到萧红(人们)就要问了。”在《马伯乐》的新书发布活动结束之后,葛浩文(HowardGoldblatt)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说道。
萧红
葛浩文一直钟情于萧红作品研究,早在他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而声名大噪之前,就以萧红研究而在学界闻名。作为翻译家的他还陆续翻译了英文版的萧红作品《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如今,他更是用英文续写了萧红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马伯乐》是年萧红在逃难暂居香港时创作的,讲述了主人公马伯乐与妻子儿女在战争期间逃亡的过程,马伯乐出生于青岛一个有钱且信洋教的家庭里,是一个滑稽的人物,一个“中产阶级的阿Q”(葛浩文语)。第二年,萧红开始在香港文艺刊物上连载发表的《马伯乐》第二部分,讲述了马伯乐一家从上海逃亡到汉口,并想着逃亡至重庆的故事,末了有“第九章完全文未完”的标记。然而,在香港沦陷一个月以后,萧红因庸医误诊开刀而不幸去世。弥留之际,她在纸上写下了“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的字句。
葛浩文在《马伯乐》(完整版)的序言中讲述了自己在续写时的考虑,续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是萧红本人去过的,如从上海到汉口、武昌到重庆而后转赴香港。“如果《马伯乐》是萧红对鲁迅《阿Q正传》的一种回应,那我在续篇纳入萧红个人的逃难过程,也可喻为是我跟萧红的生平作品的隔代对话,”葛浩文说。续篇描述的事件有真也有假,增添的人物有真人也有纯属虚构的。另外,他也尽量收入了萧红一些散文作品的片段,如“长安寺”、“滑杆”等,使得萧红的影子贯穿其中。
葛浩文用英文续写了萧红遗作《马伯乐》,他的夫人、翻译家林丽君又将续写部分译成了中文,全书日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认为,《马伯乐》的这番续写和译介“不仅是跨世纪,而且是跨文化的”。以《马伯乐》(完整版)出版为契机,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葛浩文、林丽君夫妇,听他们讲述了一直以来萧红受到的误读,以及中国文学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反复被窥探的私人生活“和她写小说有什么关系?”“从照片看,确实萧红老师不是一个美女,相貌平平,”在“跨越世纪的书写——《马伯乐》(完整版)文学沙龙”现场,为本书作序的作家刘震云感叹道,萧红不是美女,却“遇到了中国不同类型的男人”,“爱情非常丰富”,甚至在生命垂危时,“医院还是有不同的男人在喜欢她”,必然有她吸引人之处。刘震云得出的结论是,萧红虽然“无貌无钱,一直过的是贫苦的生活,但她却有一个别的人没有的特点,那就是有趣”。
刘震云
在次日接受媒体群访时,林丽君表示,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