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http://pf.39.net/bjzkbdfyy/131204/4302785.html
张立群
采访者按:历经近三年的编辑,由张中良教授任总主编、章海宁先生任副总主编的《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由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大系》分短篇小说(3卷)、中篇小说(2卷)、长篇小说(5卷)、报告文学(3卷)、评论(1卷)、诗歌(3卷)、戏剧(2卷)、散文(1卷)共8种20卷,各分卷主编依次为洪亮、段从学、逄增玉、赵伟、颜同林、李怡和李俊杰、黄万华、张立群。《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是东北现代文学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鉴于其许多内容是从原始期刊中查找并首次收录、与广大读者见面,是以,《大系》的出版必将在填补以往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中若干空白点的同时,推动东北现代文学特别是“1931—1945东北抗日”阶段的文学研究。
为了能够全面展现《1931—1945年东北抗日文学大系》的文献资料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采访了《大系》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中良老师,并期待以访谈、对话的形式将编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获得的经验一一呈现,从而对长期被忽视的东北现代文学尤其是“1931—1945东北抗日”阶段的文献和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提供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并期待由此推进东北现代文学研究。
《年—年中国东北抗日文学大系》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张立群:和《大系》联系在一起的话题有很多,比如您在《大系》“总序”开篇就提到的长期存在于学界的带有普遍性的看法,即“东北抗日文学被等同于1937年前后的东北作家群创作。这种历史叙述缩短了东北抗日文学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历史跨度,简化了其创作主体的复杂构成,遮蔽了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和审美建树,低估了东北抗日文学的历史贡献”。而本次访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否在向广大读者介绍《大系》编选构思、原则和目的的同时,突出《大系》在文献史料搜集、整理这一基础工作方面做出的贡献?
张中良:2015年适逢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历史教科书关于中国抗战的历史知识渐由“八年”变更为“十四年”,但是,多年形成的“抗战八年”历史认识仍有不小的惯性,在不少人的认知中,似乎九一八事变一爆发,东北便立刻全境沦陷,东北没有抗战。这显然是严重的误解,九一八事变当夜,沈阳北大营驻军与东北讲武堂即有应激性的武装反抗,长春等地也有规模不等的反抗。11月下旬,东北军装甲车部队在北宁线与日军激战。12月,东北军三个旅与公安部161队在营(口)沟(帮子)线田庄台、北(北平)宁(沈阳)线白旗堡、大(虎山)通(辽)线白山等处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10月起,黑龙江守军即有对日伪的抵抗,月有马占山等领导“江桥抗战”,苦战半个月、致敌伤亡千余人。1932年2月5日哈尔滨失陷,抵抗了4个月零18天之后,东北全境才告沦陷。在此前后,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规模最大时至少有三十万人之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与后来统一编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顽强坚持,即使1940年由于损失严重,主力不得不退到苏联境内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进行休整训练,也不时派人回国执行作战与侦察任务,尤其是抗战最后一个月,东北抗联教导旅派出多人在57个战略要地空降,执行侦察、建立桥头堡与电台任务,为苏联红军的进军东北大获全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以说东北抗日不仅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哨战,而且也承担了收官战的历史使命。东北抗战文学恰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悲壮惨烈的东北抗战。
但是,从既有文学史来看,言及东北抗曰文学只是提到东北作家群,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