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中型舞剧《红》
“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以一颗善良的脆弱之心
抵抗封建世俗的冷酷,执着地行走在荒茫的沙漠中
渴望感情的绿洲;
在爱的焦渴中
挣扎、反抗、寻觅、
辗转、迷茫,
直到最终耗尽了自己。。。
导演阐述
萧红的“红”,是红颜色的红。红色,在我看来是爱的颜色。我心中的萧红就是“红色”的萧红。我从创作初始就对有“民国四大才女”之称的萧红怀有崇敬之情。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我试图去读尽与她相关的所有文字,从她的文学作品中去了解她的情感、感受她的境遇、揣摩她的心境,想象她的坎坷经历。渐渐地,一个栩栩如生的萧红跃然在我眼前:她桀骜不驯、她特立独行、她率真倔强、她激情狂放,她斗志顽强。萧红,好一个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奇女子,你终其一生追求着真爱与自由,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对抗着封建的世俗,以自己顽强的生命与无情的命运抗争,你把整个自己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大潮之中……萧红,我敬佩你新女性的觉醒,敬佩你坚守自己的内心,敬佩你飞蛾扑火般地真爱之情。萧红,你是我心中那一抹永远的——红!
主创人员
艺术指导:邓一江王伟
编剧/导演:冯琦
舞台设计:周立新伏晓
灯光设计:时铭涵
服装设计:陈同勋(友情特邀)
化妆造型:王岩
音效设计:冯琦
音乐剪辑:冯琦
画外音:冯琦
主要演员
萧红——胡玉婷饰
萧军——孙科饰
汪恩甲——陈曦饰
端木蕻良——蒲宇饰
骆宾基——彭义博饰
陈涓——何林谦饰
报童——惠禛曈饰
演员简介
舞剧梗概
日军的炮火掀翻整座港城,徘徊于生命尽头的女作家萧红,在年轻作家骆宾基的陪护下撑起柔弱的身躯。往事唤醒了萧红久睡的灵魂,她向骆宾基讲述自己颠沛流离的生涯。这份回忆变得越来越真实而清晰: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以一颗善良的脆弱之心抵抗封建世俗的冷酷,执着地行走在荒茫的沙漠中渴望感情的绿洲;在爱的焦渴中挣扎、反抗、寻觅、辗转、迷茫,直到最终耗尽了自己。
这一生的歌与泪,仿佛从家乡呼兰河畔那喜庆的锣鼓声中铺陈开来……
人物介绍
萧红——原名张乃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伟大传世文学作品。她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童年时期唯有得到祖父的关爱。黑土地的抚育及东北地域文化对萧红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形成她特立独行的艺术个性和顽强的抗争力。十九岁时,她渴望知识的精神家园,为了追求爱与自由,反对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然而在那动乱的年代,她以柔弱的身躯面对整个封建世俗,不向命运低头,漂泊的人生轨迹使她在生活、情感与病魔的苦难中抗争。三十一岁因肺病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萧军——原名刘鸿霖,东北作家,著有《八月的乡村》。有着大男子主义的萧军斗志坚强,性格坦荡豪爽、潇洒多情。他的名字与“萧红”相配是“小小红军”的意思。在萧红身怀六甲被困居旅馆之时被萧军发现,两人一见钟情。因二人没有固定收入,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萧红的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二萧共同合印一部小说集《跋涉》,是中国文坛史上重要的一笔。
汪恩甲——东北呼兰县地主的儿子,萧红的未婚夫。他与萧红未婚先孕,当萧红临产期近,汪恩甲却不知去向,将萧红困居旅馆,这几乎完全改变了萧红的命运。由于历史原因,汪恩甲的信息资料非常匮乏,而汪恩甲的失踪之谜,学界一直在苦苦破解。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东北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端木与二萧互相认识,当萧红提出与萧军分手后,端木与萧红的情感迅速发展,一同走进婚礼的殿堂。后因战乱,加之萧红病情恶化,端木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
骆宾基——原名张璞君,“东北作家群”后起之秀,敬仰萧红的文学青年。萧红临逝世前,骆宾基在病榻边伴随她四十四天。并在他的《萧红小传》里记录下与萧红相处的日子,成为后人研究萧红的重要史料。
陈涓——原名陈丽娟,南方姑娘,聪明可人、干净而秀气,曾以笔名“一涓”出版小说。她是萧红的好朋友,也是萧军第一次情感出轨的对象。
特别鸣谢:
杜昌盛贾洋王胜利郭勇滨鲁海清陈洁杜玉俏施政俞帆
诚意鸣谢:
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摄影:柯洲
石磊(空境摄影)
李思贤
摄像:施政
视频制作:窦长坤
平面设计:俞帆
后期宣传:舞
艺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