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自然资源数字图书馆”
-《河北地貌景观与旅游》
作者: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的山地主要分布在省域的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北部山地即广义的燕山山地,呈东西走向,为阴山山脉的东延部分。其北部位于坝上高原的南缘,也称坝缘山地,海拔为—米,部分山峰如桦皮岭、冰山梁、东猴顶、大光顶子山等海拔均超过米,最高峰东猴顶海拔为米,其中冰山梁为内陆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分水岭,东端的大光顶子山及其南侧的七老图山为滦河水系与辽河水系的分水岭;南部是狭义的燕山山地,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南部的兴隆、宽城、青龙一线,大体与长城走向一致,海拔为—米,最高峰雾灵山海拔为米。
西北部山地位于张家口市南部区域,主要呈北东—南西走向,由于受到怀来—涿鹿、阳原、蔚县盆地的分割,形成三列北东—南西走向的山地,分别是熊耳山—燕然山,恒山北支和恒山南支——小五台山。由于地处太行山、燕山和恒山交接的“山结”地带,山体较高,多数山峰的海拔在米以上,其中小五台山的东台海拔为米,为河北省最高峰。西部山地即太行山,呈北东—北北东走向,山脊线为冀晋省界,北起北拒马河,南至漳河,长达公里。其中北拒马河至滹沱河为北段,山地海拔为米,最高峰——南坨海拔为米;滹沱河至漳河为中段,山地海拔为1100米,最高峰——不老青山海拔为米。山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破碎带交叉切割,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岩穿插包围,山体多为断块山,故地貌特征表现为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形成崇山峻岭、奇峰怪石的景观,如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山地夷平面、冰缘地貌景观等。在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玄武岩山地中也可发育峰、柱及各种造型的山石地貌景观。受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的支配,区内气候总体上属于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差异明显,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漫长;同时,由于北靠内蒙古高原,西依山西高原,东南面向华北大平原,受其影响,区内气候又具有迎风坡山地气候的特点,尤其是夏季,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这里遇阻抬升,形成地形雨;而冬季频繁活动的冷锋也受到区内复杂地形的扰动而使局部区域降雪量增加。上述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使山区的降水量明显增加,形成数个年降水量超过毫米的多雨中心,因而成为山前河流的发源地,多有泉水、瀑布、潭池等水景景观,部分山地形成冬季的天然滑雪场地。得益于相对丰沛的降水量,河北省山地尤其是燕山山地(包括太行山海拔超过米的深山区)水文条件较好,因而山地植被覆盖度较高,多达50%以上,局部区域可达95%;巨大的山体还使这里的山地植被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带谱,海拔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米至1米为针叶、阔叶混交林,1米以上为针叶林,在海拔米以上的山地夷平面上发育亚高山草甸,形成层次分明的植被景观。
01
太行山脉
位于河北省西部,属于新华夏构造系,北东—北北东走向,山体海拔在北段(拒马河至滹沱河)多为米以上,许多山峰超过米,最高峰南坨海拔为米;中段(滹沱河至漳河)海拔多在米以下,部分山峰超过米,最高峰——不老青山海拔为米;南段延至河南省境内。区内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古生代沉积岩分布广泛,山体形状千姿百态,有平台状、桌状、梯状、浑圆状、梁状、脊状、尖塔状等。下图为巍峨壮丽的太行山。
狼牙山
位于太行山北段的易县狼牙山由中元古界蓟县群燧石条带白云岩组成,主峰海拔为米。整个山体高耸陡峻,温带喀斯特地貌发育,峰林、石柱广泛分布,形成多处山石造型景观。
古武当山
位于太行山中段武安市和沙河市的古武当山,由元古界红色石英砂岩组成的块状山体拔地而起,比高达米以上,气势壮阔,属于类型丰富的嶂石岩地貌,山顶有唐代古碑“古武当山”,元朝初期道教祖师张三丰携徒到此修炼,山中留有上中下三大建筑群。
白石山
(1)位于太行山北段涞源县的白石山,为我国唯一一座发育大理岩峰林的山地。整个山体如同一幅巨型山水画卷,除广泛发育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外,长城、红叶、云海、冰瀑等独成一景,远望近观,山里山外,风景动人。
(2)白石山上的馒头石发育于距今9亿年的上元古界青白口系轻变质灰岩中,由向上生长的藻类遗体构成。从平面上看,白色的藻类团块直径达厘米,如同刚刚出笼的馒头,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馒头石。
(3)千层岩位于涞源县白石山主峰北翼,由灰白相间的浅变质雾迷山组页岩组成,单层厚约1厘米,层层叠覆,如同一张巨厚的千层饼,独成一景。
天桂山
位于太行山中段的平山县天桂山如同一幅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长幅山水画,并且随着四季变化,山地变幻色彩:春季为灰色(石灰岩颜色),夏季为绿色(树林),秋季为红色(红叶),冬季为白色(雪)。夏末秋初,雨后多见云海景观。
嶂石岩
位于太行山中段山脊线东翼的赞皇县嶂石岩,由中元古界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组成,包括陡崖、Ω型障谷、方山、石墙、峰、柱等造型的山石景观。下图为处于嶂石岩地貌发育老年期阶段的九女峰在夕阳照耀下的风采。
02
燕山山脉
广义的燕山山脉位于河北省北部,属于冀北纬向构造体系,北东走向,主峰东猴顶海拔米。在地质历史上,北部稳定上升,形成坝缘山地;南部受燕山运动影响显著,山体大致呈东西走向,为狭义燕山山脉,受流水强烈切割,山体破碎,主峰雾灵山海拔米。全境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地貌类型众多。石灰岩山地多为尖锐山峰;玄武岩山地多呈桌状;变质岩、花岗岩山地多为浑圆状;细粒花岗岩山峰还呈锯齿状、笔架状;中生代红层发育丹霞地貌景观。左图为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雾灵山
燕山主峰雾灵山位于兴隆县西北隅,由燕山期正长岩、正长斑岩及侏罗系砂砾岩组成,海拔米。由于山体海拔较高,山势陡峻,山中多云雾,夏秋时节,伫立山端,常能观赏到云海景观,故名雾灵山。山地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带谱明显,从坡麓至山顶,依次出现天然灌木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植被类型,并有落叶栎林、桦木林和油松林等天然林成片分布。
祖山
祖山亦称老岭、响山,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东南隅,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组成,地层年代距今32亿年,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岩层。由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影响,众多山石形成许多形态逼真的造型地貌景观。主峰海拔米,是河北省距离海洋最近的中山山地。断块山地拔地而起,比高达千余米。花岗岩山地受到垂直节理的切割,发育众多峰柱景观。山峰石柱犬牙交错,直刺蓝天。
03
冀西北山地
冀西北山地属于祁(连山)吕(梁山)山字形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和燕山沉降带的复合部,处于太行山、燕山和恒山交接的“山结”地带,山体走向为北东向,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是山地被一系列的盆地分隔而呈现为断块山地景观,如军都山、大海坨山、燕然山、黄阳山、熊耳山、灵山、小五台山等,部分山峰海拔超过米,其中小五台山的东台海拔米,为河北第一高峰。下图为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地貌景观。小五台山
小五台山地处太行山、恒山、燕山交接的“山结”地带,位于河北省山地的核心部位,中生代以来一直处于周期性(脉冲式)隆升状态。它不仅是河北第一高峰,也是河北地貌年龄最古老的山地。其保存了河北山地地貌演化的最完整记录。山顶保存了距今60.2百万年的北台期山顶夷平面,山腰保存了距今31.96百万年的甸子梁期山腰夷平面,山麓保存了距今4.85百万年的唐县期山麓剥蚀面,完整地记录了中生代以来河北省山地地貌的演化发育历史,是河北省山地地貌演化的活化石。巨大的相对高差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植被的垂直带谱明显。鸡鸣山
鸡鸣山位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海拔.9米,断块状山体拔地而起,比高达米,山势陡峻。山体由燧石条带白云岩组成,呈东西走向,南北两侧为悬崖,多怪石造型景观。鸡鸣山下的鸡鸣驿,号称天下第一驿。
END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关联阅读图书出版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视频制作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数字图书馆免费试用(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技术开发业务介绍(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生态文明知识服务联盟在京成立河北坝上高原地貌概览阅读更多内容,请扫描或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