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沈从文平和,或者不安分深度好文

平和,或者不安分——沈从文印象素描

作者‖李辉

1

在一包旧信中,我居然找出来这样一封信。它是一位医生一九八四年为沈先生的病情而写给我的。恐怕再也不可能找到另外一份如此详尽如此朴实而热心的病历了。

全信如下:

李辉同志:来信收到。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安排会议和讲课较多,所以我拖了好多天才去看望沈老。见过沈老后,我才放下一颗心,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差。沈老仍是鹤发童颜,乐观健谈。您文章中写道:“半身不遂整整一年,左腿行走不便,右手至今浮肿”,我当时不好判断偏瘫还是多肢瘫,也不好判断病变性质。我带了一套医疗检查器具,在沈老家做了神经系统的常规检查,仅见到较轻的左侧半身的运动功能障碍,没有发现明显的偏身感受障碍和偏盲,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左侧软腭力弱,稍微影响吞咽功能,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功能差,左下肢力弱影响站立和行走。总的来看,是右侧大脑半球(皮层到放射冠中间)某一些动脉血管中的血栓形成,阻碍了血液的流动,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降低,而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应该庆幸的是,此病变没有波及思维、语言、感觉系统,目前运动功能恢复也较理想。我当医生多年,个人认为沈老的恢复还算不错,有很多人年纪比沈老轻得多而恢复得很差。我给沈老当参谋,将生活、服务等问题做了一些安排,尤其是对于功能锻炼提出参考意见。以后我将不定期地去探望沈老,尽力提些建议,希望给广大关心沈老情况的读者们提供好消息!你还写过骆宾基同志的情况,他于四年前初得病时,曾住过我们神内病房。他当时比沈老年龄小,才六十多岁,治疗效果也好,当时在病房内已行走自如了。后来出院后,主要是功能锻炼不够,恢复较慢,另外还有别的因素您可能也知道,时间稍长了一点,但我已给他出了些主意,又好在他儿子是医务工作者,将来会更好一些的。贵报拥有广大读者,我也爱看,尤其您写的一些作家近况文章,我是每篇必读,遇到力所能及的问题,我也想尽一点薄力。以后有用我之处请多联系,我一定尽力。祝好!黄世昌五月二十日

黄世昌医生至今我也未能与他见过面。而且,在与他通过这次信后,也没有继续联系过。在行医多年的时光中,类似的病人,他当然遇到过许多,为这样的病人撰写的病历大概也会不计其数。但我宁愿相信,在他的笔下,决不会有别的病历,会像这封信这样,缜密的科学分析中,也包含着一个医生对陌生的作家的热爱。

一九八四年春天,我还在《北京晚报》工作,负责文艺方面的采访。新年伊始,在文体新闻版上,我新设了一个专栏“作家近况”,一周一次,陆续介绍一些居住北京的作家的生活,文字与照片均由我负责。或许是因为我偏爱现代文学的缘故,专栏一开张,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几乎都是八十开外的老人。如冰心、宗白华、胡风、曹靖华、萧军、艾青、骆宾基、端木蕻良、萧乾等。现在回想,我大概是计划从年长到年轻慢慢写下去。后来,我因去编副刊,这个专栏也就没有继续了。

沈先生自然也在我所介绍的老作家之列。在只有数百字的文字里,我提到了他半身不遂已近一年的病情。就是这样一篇毫不起眼的小文,引起了这位医生的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