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飴食
大家好,眼见着春节快接近尾声,端木继续接着上一期的内容跟大家聊一聊中国传统的甜食。上期内容点击查看:(中国传统甜点简史1)
过年那段时间母亲过来端木的居所小住了几日,每天相伴又看了一遍10版的《红楼梦》看到红楼梦里的那些飨宴想起聊一聊这里头的甜食,有红楼学者做过统计,回的《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种。包含9个大类,其中主点心17种、食品38种、饮料23种等等,名目繁多,精妙绝伦。所以端木可能需要分几期随意聊一聊这里头的甜品了,有吃的也有喝的。
碧粳粥:
《红楼梦》第八回:“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
“碧粳”是一种优质大米,主要产地在河北省,山东等地也有引种。据《食味杂咏》介绍,其特点是“粒细长,带微绿色,炊时有香”。
碧粳粥系用玉田碧粳米熬的粥,绿畦香稻粳米饭亦用此米煮成。此米在清代系贡品,谢墉《食味杂咏》云:“京米,近京所种统称京米,而以玉田县产者为良,粒细长,微带绿色,炊时有香。其短而大、色白不绿者,非真玉田也。”其赞玉田米诗:“京畿嘉谷万邦崇,玉种先宜首善丰。近纳神仓供玉食,全收地宝冠田功。泉溲色发兰苕绿,饭熟香起莲瓣红。人识昆仑在天上,青精不与下方同。”颈联即指此米。
如果说碧粳米是绝迹的品种的话,那么玉田胭脂米又是一个在现代几乎已经绝迹的水稻品种同样十分珍贵。清朝时期的玉田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是贡品,只有清朝的皇室贵族能够享用,原产于河北省丰南王兰庄(旧玉田县王兰庄)。此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米粒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胭脂米并非血糯米,也不是红米,颜色深于普通红米、营养价值更高于普通红米。
胭脂米来源自古老的胭脂稻,胭脂米还不止一个单一品种,有所差别。国内现存的胭脂米包括康熙胭脂米、皇宫胭脂米等。《丰南县志》记载:胭脂稻已于上世纪70年代几近绝迹断种。
年,胭脂稻标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声名大噪。
说了这么多其实端木自己也是很爱喝粥的,平时喜欢用越光米搭配道明寺粉一同煮至,即使是很简单的白米粥,也能甘之如饴。这里分享一点煮粥的心得吧。
1:冷水浸泡
提前将米用冷水浸泡1小时,让米粒充分膨胀。
这样做不仅熬起粥来节省时间,还能使搅动时米粒会顺着一个方向转。这样熬出的粥米粒比较酥、口感更好。
2:开水下锅(如果家里是电饭煲就没这一步了)
好多人都说,煮粥应该冷水下锅,可真正的行家却都是开水下锅!冷水下锅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糊锅,开水下锅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而且,开水下锅粥更容易熟。
3:调整火候
大家都知道,煮粥要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熬。但是,很多人会忽略这个过程。不要嫌麻烦,这一个简简单单的转换,正是粥能熬出香味的关键!
4:持续搅拌
搅拌不仅是为了糊锅,更是为了“出稠”,这是煮出来的粥入口丝滑的关键所在。具体步骤是:下锅时搅几下,小火熬到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搅动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聊到这里端木突然想起前些年在苏州生活的时候吃到的很地道的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的儿时童谣深入人心,糖粥的软糯香甜令人难忘。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先盛入碗中,表面撒一层红色豆沙,有红云盖白雪之美。你想想这个时候听一曲昆曲是不是再有感觉不过了。下面分享一段端木最喜欢的昆曲曲目《牡丹亭》里的一段游园惊梦。
当然端木也很喜欢下面这首卡奇社的歌分享给大家,年轻的朋友应该会喜欢。
卖糖粥的叫卖声不再,但苏州糖粥依旧生生不息。下午两点到四点,潘玉麟夫妇推着小车准时来到皮市街。桂花糖粥,赤豆小圆子,香、甜、糯、肥,这就是糖粥之美。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