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小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生命里亮灿灿的记忆……
主讲嘉宾简介
李威,德惠市第六小学五年六班语文教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共党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英语四级、国家职业汉语等级中级……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又一次走进六小寒假好书推荐直播间。我是李威老师。在大家学习过《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一课后,相信大家一定印象非常深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作者萧红运用活泼可爱,富有孩子气的语言描绘着园子里的一草一木,那里有作者萧红的快乐的童年。而在课后的阅读链接,即《呼兰河传》的结尾,确是另一番叙述风格,语言平实,让人感到无限的伤感。而这中间萧红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呼兰河传》吧!
作者简介:
萧红(年6月1日-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结识萧军。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第三、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总共九个小节,除了第三、第九两个小节外,其余七小节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开头,中断以前的言语,继续新的言说。第三章是整部小说的重彩油画的聚焦点,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第四章写“我”家,共五小节,除第一小节外,其余四小节的开头分别是: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每个小节就是一个完整的言说序列。第五章承接第四章对租住在西南角小偏房里,以赶车为职业的老胡家的介绍而来,写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第六章写有二伯。本章节是《呼兰河传》“最像小说”的一章,它从小团圆媳妇,也就是第五章泼墨浇成的黑洞内部开始,将笔墨集中在滑稽中透着悲悯的灰色人物有二伯身上,以极大的耐心和顽强意志,筑造了一条灰色的过渡地带。有二伯既可厌又可怜的品质,恰好和他既住在“我家”,但又不是家庭成员的特殊位置,构成了内在呼应。以第六章的灰色人物有二伯为缓冲和过渡,形成了一片独立而稳定的区域。结尾处,有二伯因“绝后”而生的哭泣,顺势为全书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一家——焦点是冯歪嘴子小儿子咧嘴一笑中露出的“小白牙”——的命运,营造好了势所必至的运笔方向。《呼兰河传》到此结束。
荐书理由: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士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具有浓郁的地方名族文化的艺术特征。文中对故乡呼兰河镇的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风俗描绘,反映出了旧社会的封建文化印记。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化,表现出集体无意识下的悲剧人生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死观相关联的;对生命主题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寻求,也透露着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
阅读视角:
1、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内涵,于是产生了“陌生化效果”;
2、成年叙述者视角,叙述者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小说中人物保持着距离;
3、萧红视角,萧红视角是居高临下的,读者可能看不见她,但她随时会出来发议论,有时连议论也不发,但读者可以感觉到萧红的情感波动。
原文摘录:
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2.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4.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5.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审核:宣世梅佟铎
制作:代亚翠
点击在看不迷路,我带大家上高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