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新课标文综高考地理试题图片

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页,全卷满分分。考试用时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1.B

2.D

3.A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

C.款式新D.质量优

4.A

5.D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标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毫米B.约为毫米

C.约为毫米D.远小于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

C.河谷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6.C

7.A

8.B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

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B

10.C

11.D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二、非选择题:共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答题(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人,预计年种植面积达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图5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第(1)题,该题目中提示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作答,为答题指明了方向。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剑麻纤维供不应求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剑麻产量少,解释时要结合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是剑麻需求量大,解释时要结合剑麻的用途。这两方面均可以在材料和图表中找到支撑信息。第(2)题,该题是工业区位因素题,设问只需要“指出”即可,不需要分析。根据图中信息从距海位置、交通、河流等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该题考查考生对特殊地理事象的分析能力。题目中说“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说明剑麻不易保存、易变质。结合剑麻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说明清楚即可。第(4)题,该题属于典型的生产活动意义题,从“对当地经济”和“对当地人民生活”两个角度答即可。另结合材料,有“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的信息,符合题意,直接答出即可。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米至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第(1)题,该题目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为背景,考察学生对陌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图表的判读能力。该题一共分为三小问,切勿遗漏。由题意可知,正常规律呈单峰变化,由m到m生物多样性应先增后减,图中明显看出阳坡m-2m处不合规律。第(2)题,该题目依然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由图表中2m-m处信息可知,阴坡生物多样性高于阳坡。第(3)题,该题实际上是上一小题的延续。阳坡向阳,接受太阳辐射更多,地表温度更高,蒸发多,湿度小。第(4)题,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趋向一致。海拔越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越小,互影响增强。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图7),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图7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该题在旅游地理题目中较新颖,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解释生活中的各类地理现象。解答时可从居民生活习惯和居民留在村落中的作用等几方面思考。

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该题考察生物入侵的危害。结合怪柳自身的特点说明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注意结合材料,侧重说对周围物种生存造成的影响。

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7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