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邓煌生/文
高地是清流县嵩溪镇余坊、阳坊两个行政村的总称。《清流县志》有载:高地岭,在县北永德里。高峻百仞,故得名。高地土地肥沃,明代马益诗赞:“两熟潮田天下无”。高地生产的大米蜚声八闽。二十年前,我在嵩溪工作时,就曾上过高地,吃过那里四溢飘香的农家饭,我对高地米最为钟情。年春分时节,我和清流县文广局的领导再次上嵩溪高地,了解高地历史文化,又闻到高地贡米的饭香。
高地在县城北面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相连,距县城20公里,从嵩溪镇到高地,要爬一座高高的“伯公岭”,岭上有处盆地,盆地两端是村庄,中间是大片良田,这里就叫高地。高地有余坊、阳坊两个行政村.共有人口余人,耕地面积近亩,世代以种植水稻为主。高地四周是山,秋天稻谷成熟,田段一片金黄,从高处俯瞰,就像一只盛满金子的碗,因此,高地古时就有“架上金盆”的美誉。这里水质资源无污染,山上原生态灌木林植被完好,长年的落叶腐烂形成大量有机肥,以及富含有机质和多种矿物质元素,经雨水冲刷流入农田,形成农田土层增厚,土壤肥沃,加之该村海拔多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的正常生长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无论何种品牌谷种在这里种植,都能产出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的大米,自古高地米就是方圆百里客家人公认的佳品。
高地余坊有一座古建筑“余氏家庙”,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据老辈人讲“余氏家庙”原先有竖立一块石碑名曰“赦书堂记”,记载高地米一段美丽的故事:相传在明朝初期,高地人余回祖(系余氏第七世祖)曾在京城皇宫当过御厨和尝菜官,常优选江南优质大米供京官食用。一次回乡探亲,想到家乡独特的地理条件,长出的稻米不正是皇帝所需的口感吗,于是将高地米带进京城,亲自做给皇帝食用,皇帝食后龙颜大悦,盛赞高地大米味佳。此后,福建清流永德里高地出产的大米即登皇家御膳,“高地贡米”因此而得名。
清流县是福建省的粮食主产县,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产大米质地优良,尤其是嵩溪镇高地及其周边乡村所产的稻米品质更上一筹,明清时期曾有“高地贡米”的美誉。高地种植的稻谷品种有“柳叶尖”、“金包银”、“芒尖”等。产出的大米,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曾获年福建省农产品金奖,产品远销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城市。
近年来,高地米产量少了,“高地贡米”品牌当下遇到瓶颈。为保护高地贡米的质量和特色,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打响高地贡米品牌,清流县政府提出发展“高地贡米”的决策,把项目向“高地贡米”规划区倾斜,为重振历史品牌。以科学生产布局,优选主栽良种、政策倾斜扶持、实力龙头入驻,抓好高地米生产,支持和鼓励粮食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粮食产销关系,发展订单生产等九项措施,提高农民种粮效益,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不用多久,清流人将又闻高地贡米香。(邓煌生)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对应内容:
-0丨县歌丨招聘丨求职丨路痴丨美食丨特产丨二手丨租房丨景点丨快递丨天芳悦潭丨龙津丨赖坊丨东坑丨交友丨婚俗丨定光古佛丨攻略丨微社区丨福利丨活动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