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3月16日19点,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北京区域项目主任黄文彬老师现身百日素养大咖课直播间。
△左黄文彬老师右主持人
黄文彬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北京区域项目主任,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拥有10余年的工作经验,负责中国与非洲、湄公河次流域和亚太等地区的可持续林业合作。
聚焦“种树”这一话题,黄文彬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科普,解开了他们的认知误区,比如砍树一定会对森林造成破坏,这一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观课学生与老师进行了频繁的线上互动,拓宽了视野,收获了满满知识。
直播伊始,黄文彬老师介绍了他见过最奇特的树木——非洲的猴面包树。
据黄老师讲述,猴面包树特别大、高耸入云,是茫茫非洲大草原上一道独特的景观。由于猴面包树的果实可食用,在非洲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这种树被当地人民称为“粮食树”。
以下是黄文彬老师直播讲座干货内容完整回顾,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国被种植最多的树是什么?综合排名前五位是这5个树种:杉木、杨树、桉树、落叶松、马尾松。黄文彬老师对5大树种的形态和特性进行了详尽介绍。
杉木:形态——属乔木,高可达30米;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通常微弯、呈镰状。特性——杉木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多的酸性土壤;不耐水淹和盐碱,在阴坡生长较好。杉木侧根、须根发达,再生力强,生长迅速,15至20年即可成材,是山区绿化的重要树种。杨树:形态——属落叶乔木,可高达30m;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特性——喜光,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沿河两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长。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并且杨树的生长速度快,产材量大,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桉树:形态——常绿乔木,高约20米;树皮深褐色,有不规则的斜裂沟;枝、叶花有芳香;叶子通常互生,有柄,多为镰刀形。特性——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对水的需求量较大。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主根深,抗风力强。多数根颈有木瘤,有贮藏养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生长速度很快。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实,5-7即可成材。落叶松:形态——落叶乔木,高达可达35米;叶线形,柔软,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球果单生,成熟时上部的种鳞张开,称黄褐色、褐色或紫褐色。特性——落叶松喜光,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落叶松叶耐低温寒冷,一般在最低温度达—50℃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落叶松树根系十分发达,抗烟能力强,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马尾松:形态——乔木,高可达45米;树皮红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针叶,细柔,微扭曲。4-5月开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特性——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涝,不耐盐碱,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和阳坡的冲刷薄地上,以及陡峭的石山岩缝里都能生长。一般15年至20年左右成材。二、怎么种树?一挖坑?二回填?三栽植?四浇水?当然不是!正确的种树步骤:1、用铁锨在合适的位置,挖出一个深30厘米左右的小坑。2、将准备好的小树苗,放置在需要栽植用的泥土坑中。3、给泥土坑里浇适量的水,把树苗放在坑中,用铁锨铲一些泥土后,回填到刚才挖出的土,并用脚轻轻地踩一踩。4、轻踩泥土后再次浇水,使树苗的生长坑土壤疏松,利于生长。5、整理小树旁边的环境,可以用小石子或者瓦片,给小树周围做个小围墙,便于下雨时收集雨水,让小树苗茁壮成长。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种树也从传统种植升级为如今的“机械化种植”,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植苗管种植,可以简化种树步骤,大大提高种树效率。三、种多少棵树才能成为森林?01.森林的定义
关于森林的定义,黄文彬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来自百度百科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两种介绍。
百度百科:森林指的是由乔木、直径1.5cm以上的竹子组成且郁闭度0.20以上,以及符合森林经营目的的灌木组成且覆盖度30%以上的植物群落。包括郁闭度0.20以上和乔木林、竹林和红树林,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等。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则将森林定义为:
“面积在0.5公顷以上、树木高于5米、林冠覆盖率超过10%,或树木在原生境能够达到这一阈值的土地。不包括主要为农业和城市用途的土地。”
02.中国的植树现状解答“种多少棵树才能形成森林”这一问题前,黄文彬老师对中国的植树造林情况进行了介绍。在过去50年,中国在植树造林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变“绿”了。我们现有2.08亿公顷和21.63%的森林覆盖率,特别是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是目前对全国森林资源增长贡献最高的国家。中国在不断变“绿”,但在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特别是位于热带雨林地带的国家,比如刚果雨林、亚马逊雨林,全球森林资源在不断锐减,每分钟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在消失。
03.中国森林的特点
1)我国的森林依旧“年轻”
“年轻”森林的生态功能不够完备,对环境的贡献度比较低:
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森林资源还没有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很多森林还处于退化状态。
大兴安岭集团公司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7立方米,与60年代的立方米比相差31立方米。
2)森林缺乏生命力
现在很多森林貌似繁盛但其实徒有皮囊,大型哺乳类消失,食物链断裂,破坏了生态系统动态制衡过程。
这类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无法延续,因此不具有可持续性。
有动物的森林才是有活力的森林,有了动物,森林才可以称之为森林。
因此,要形成森林,种树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为动物提供遮蔽环境、取食环境、饮水环境,同时减少人为干扰,让森林“活”起来。四、砍树好不好?应该辩证看待对于砍树这一问题,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滥砍滥伐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但科学砍树却是帮助科学管理森林、形成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手段。那么,砍树帮助科学管理森林,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森林不是一天形成的,森林由树木组成,树木生存时间可长达千百年。我们在不同的年代,观察同一地点的森林植群,会发现有不同的组成植物,森林外貌形象也有变化,好像看到不同的森林。运动和变化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森林动态包括随时间推移,优势树种发生明显改变,引起整个森林组成的变化过程,这就是森林演替,即在一个地段上,一种森林被另一种森林所替代的过程。
例如:1)裸地—草丛—灌丛—阳性树种森林-耐阴树种森林;2)裸地—草丛—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
森林演替是森林内部各组成成分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森林演替的过程中便需要“科学砍树”:
砍掉长势不好、可能会被其他树种取代的树木,让天然树木生长起来,加速形成稳定的群落环境,以此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因此,砍树好不好,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科学的砍树是营造森林和动物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
-END-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