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歌散文之三十一家乡的柿子红了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

家乡的柿子红了

作者:权永军诵读:闫雪娟

古有“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到皮”的民间谚语。一日,步行在县城的街道上,看到了有温熟的柿子叫卖,随手买了几斤,尝了一口,挺甜的。我的家乡在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山西省最南端。深秋时节,这里漫山遍野,田埂地头都是柿子树。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故乡最美的季节。

家乡的柿子红了,这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柿子树上,乡村的风景也跟着红了。其实,从夏末开始,家乡的柿子就开始泛黄了,变红了,随后是柿子叶也开始变了颜色。那一串串红柿子就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那随风摇曳的柿子叶就像一面面小红旗在展示着优美的舞姿。灯笼与红叶相映成趣,成为了家乡秋日里最美的风景。

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常。家乡的柿子红了的时候,也是最忙的时候了。记得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准备好摘柿子的工具后,我和姐姐就成了摘柿子的主力军,因为柿子树枝比较脆,大人上去容易把树枝压折。柿子也比较娇贵,不像核桃一样敢用长杆子敲,必须一颗一颗去摘,如果破了,就不能保存,不能做柿饼,只能切柿瓣。柿瓣既不好吃,也卖不上好价钱。当然,小孩子也是馋嘴的,我们姐弟俩在树顶上寻找最红最软的一个柿子,嘬一口甜蜜蜜、软滑滑、凉丝丝,那种惬意和幸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此时,父亲母亲正在树下一边摘低处的柿子,一边接我们吊下去的篮子,时不时仰头盯着我们姐弟俩的一举一动,嘴里还不停地叮咛慢点慢点。老家摘柿子一般不摘完,对长在高处或者细枝子上的柿子一般就放弃了。听母亲讲,摘柿子都要留一些,一是看守树,给来年留个种子,一年更比一年茂盛;二是留给鸟儿们的过冬粮食。这可能就是过去人们保护鸟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最朴实的意识,千百年来,口口相传。

老家的柿子品种很多,有小如珍珠的火罐子柿,有大如拳头的牛心柿子,也有直接食用的甜柿子。有的品种适合加工,有的品种适合放置变软后再加工。老家有种柿子在国内可是稀有品种,在过去可是皇家贡品,做成柿饼后,放置在水里可以融化,我们都叫它水化柿。当然柿子既是一种水果,也可作为一种食物,还可酿成酒和醋。饿了的时候,吃上一两个柿子再不会有饥饿感。和父母把柿子摘完后,就开始加工了。旋皮(去皮)、切瓣、晾晒,然后收藏。旋柿饼是一项大工程,当然也是技术活,我记得老家的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旋柿子的高手,旋出的柿子皮犹如一条彩带上下翻飞。柿饼旋好后一般用绳子一颗颗绑起来,一串串挂在院里的墙上或者屋外的树上,直到“捂霜”,这个过程一般要前后折腾一个月左右。制成后的柿饼,即可以包装贮藏了。

每到逢年过节,谁家来了亲戚客人,都会用柿饼招待。现如今,老家的乡村旅游发展了,每年柿子红了的时候,各地的游客都到老家的山沟沟里旅游,老家的柿子做成的柿饼后也销往了全国各地,听说原来一两块的柿饼都卖到了几十块钱。红了的柿子,笑了,笑成了乡村火红的暖意,笑出了故乡人最美的生活。

柿子红,故乡情。家乡的柿子红了,嘴里的柿子更是甜到了心里,家乡的一幅幅“柿”情画意已经转化为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即便天涯海角,老家那一株株柿子,我永远想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7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