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萧红与汪恩甲我曾是那样爱你,但你

电影《黄金时代》中汤唯饰演的萧红

萧红,这位大家应该都很熟,特别是在汤唯拍完《黄金时代》之后,很多人都知道了萧红,知道了她那命运多舛的一生,如果说那个时期论命运的坎坷感情的混乱,估计没有几个人能与萧红相比,而在萧红生命中出现的三个重要的男人:汪恩甲、萧军和端木蕻良端,这三个男人,却没有一个给了她现世安稳,有的只是无尽的伤痛。

原本我只选择了萧军,但后来发现不可避免的会写到汪恩甲和端木蕻良,这样一来字数就非常多了,放在一个篇幅会导致大家阅读起来很费力气,所以,我就把汪恩甲与萧红单独写了一篇,主要是因为这是一段非常狗血的事情,看完之后会感叹萧红的命怎么这么苦,她所经历的值得所有的人思考。

一九一一年六月一日,在哈尔滨市呼兰县,一个叫张秀环的孩子诞生了,取名张秀环,六月一日当时不是儿童节,而是端午节,在这天出生的孩子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所以,家里人就把萧红的生日改在了六月二日。

这还没完,她的名字里的秀环二字又与二姨的名字重合,这是犯忌讳的事情,后来又改成了张乃莹,最后才改成了笔名萧红,这一改,她的命运可就变得坎坷了起来,其中就有后来被开除族籍,从此与这个家族没有了关系。

萧红的家境不错,在当地算是地主了,虽然家道中落但在她父亲这一代倒也还行,他的父亲张延举还任了一些不错的职位,比如教育局长之类的,她的母亲姜玉兰也是大家闺秀,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萧红自然也不会差,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不错,往后的萧红想必也是个大家闺秀,文文静静。

小时候的萧红很是调皮,她的父亲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管教她,她的母亲则疲于照顾其他三个小孩无暇顾及于她。所以,她大部分时间是跟自己祖父生活的,如果你看过《呼兰河传》就能理解她对祖父的感情,但话说回来,萧红的父亲并不是她祖父的亲生儿子,而是从他祖父的堂弟那边过继来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位老人对萧红的喜爱,尽管这位老人跟萧红的父亲张延举关系并不是怎么好。

童年的萧红大部分记忆都与祖父有关,一老一小时常打闹,这对她日后性格和所追求的那份纯真有着很深的影响。

她穷极一生,追求的不过是童年菜园子里的那份纯真。

所以,她任性、顽劣。

并且勇敢。

哪怕是被命运摧残的遍体鳞伤。

八岁那年,萧红的母亲病逝,父亲又娶了一位女子梁亚兰,其实这位后妈对萧红还算不错,梁亚兰也是知书达理之人,虽然后来有囚禁萧红的事情发生,但这是萧红父亲的意思,父亲对萧红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一方面是希望她也能有出息,一方面长大后他就不希望萧红继续念书了,觉得女孩子念那么多书也无用,正经找个男人嫁了才是人生大事,所以,自从萧红在呼兰县念完初高之后,这里的初高就相当我们现在的六年级的样子,父亲就不愿继续让她读书。

为此萧红也是闹了一番脾气,她是不愿就此中断求学之路的,又哭又闹不吃不喝,以此来反抗父亲的这种偏见,这种无声的反抗时间长达一年,最后还是在祖父的协调下,父亲才同意让萧红继续前往哈尔滨念书,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她是的多么的执拗,倔强,不服软。

是不是觉得萧红的人生轨迹和另一个人很像,对,张爱玲。

后来,萧红前往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校进行学业,在她念到初二的时候,家里就给她定了一门婚事,是她一个叔叔做的主,至此,萧红开始遇到她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男人—汪恩甲。

这是一九二八年,这一年,萧红十七岁。

从此,萧红的命运被这个男人改写,从此,开始了命运多舛的一生。

家里早早给她定婚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生性顽劣,思维活跃在学校也是积极分子,再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正是抗日情绪日益渐浓的阶段,家里生怕她闹出大的动静,希望找个人家安定下来。

而这位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跟萧红家里的叔叔张廷献是同学,汪大澄当时还是一个小学的校长,也混的不错,这样一来汪家也是跟教育系统有点关系,汪恩甲本人还是一个小学教师,在萧红的父亲看来,他们俩还算般配。

定下亲事的萧红并没有什么意见,那时候的她还小,不反对也不逃避,对于汪恩甲她也不讨厌,其实汪恩甲长得还挺俊的,两人开始通信交流,订婚后汪恩甲还辞去了职务到哈尔滨来念书,此后两人时常有见面的机会,萧红还给他织毛衣,俨然是小情侣的做派。

萧红

在两个人交往的过程中,萧红也渐渐发现汪恩甲的陋习,那就是抽大烟,这让萧红很是反感。不过萧红依旧我行我素,在学校参加各种进步青年的集会,也把自己打扮的跟个男孩子一样,反正就是怎么酷怎么来,这段时间她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思想得到了提升,至少,她内心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种子。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萧红越玩越大,顿时就觉得哈尔滨也容不下她了,她就想着去往北平,那里才是她的乐园,正好她有个表哥陆哲舜也想去,这位陆哲舜也是个生性顽劣之人,他也很喜欢这位表妹,正好有机会就一起带着出来了,两个在当时看来是“问题青年”。

来了北平之后,自然也是玩得嗨,萧红在女师大附中读书的时候结识了更多进步青年,经常和他们谈天说地彻夜不归,这对一个女孩子就意味着伤风败俗。

她的任性,给远在哈尔滨的家里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她顽劣,她并不懂什么是后果。

在北平的那段日子里她是快乐的,就像一只小鸟一样,放飞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萧红与陆哲舜的关系显得异样,甚至这位表哥对萧红有非分之想,据李洁吾回忆,有一次陆哲舜按耐不住要强迫萧红,但萧红拼命抵抗,最后萧红自己哭了起来,这件事后来萧红给李洁吾的信中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然而,好景不长,家里知道她任性地跑到北平之后,父亲更是气得跺脚,写信叫她回来,而表哥家里那边也觉得这样太不像话了,说再不回来家里就断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就这样,第一次的疯狂就此终止,回到哈尔滨的萧红很快就被父亲囚禁在家里,希望她好好反省,一个月后,萧红逃出了家,又回了北平,孤身一人,生活艰难,一个穷学生根本就没钱,路费都是朋友李洁吾给她的,家里知道她又跑了,让未婚夫汪恩甲到北平劝说她回。

汪恩甲到了北平之后,正好萧红生病了,他劝说萧红回哈尔滨,答应可以让她继续读书,在一九三一年三月,汪恩甲带着萧红回了呼兰,但这时候汪家人听说萧红在北平的那些惊人举动,觉得她举止轻浮不守妇道便建议休了,解除婚姻。

但萧红的父亲张延举知道后很是着急,他是不同意退婚的,毕竟自己要脸,退婚了以后萧红还如何嫁人,后来这事还闹到法庭上,最后张家败诉,这事情又是搞得一团糟,尽管在法庭上汪恩甲说是自己要与萧红解除婚姻的。

事后,张延举觉得很没面子,对他的仕途也有所影响,黑龙江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解除萧红父亲张廷举教育厅秘书一职,调巴彦县任教育局督学。

无奈之下,张廷举只好把萧红送回老家阿城县看管,生怕她再去惹是生非。

在老家的萧红又和看护她的家人发生冲突,主要是她的大伯,因为张家原来就是地主,自然要向下面的佃农征收田税,但萧红看不惯觉得大伯心太狠手太黑,两人就吵了起来,萧红差点把她伯父打一顿,气的他说要赶紧让萧红的父亲来接人,赶紧把她带走。后来萧红也知道自己闯祸了,估计老家是呆不住,索性又跑了。

这是一九三一年的十月,萧红二十岁。

回了哈尔滨,怎么办,没法生存,在街头流浪了一个多月的萧红又只得去找汪恩甲,但汪家的人把她骂了出来,汪恩甲知道后还是把她安顿在哈尔滨道外东兴顺旅馆,最终结果就是两个人同居在一起,而萧红也怀有身孕。

这个时候,这个看似很好的男人汪恩甲却玩起了失踪,不告而别,留下身怀六甲的萧红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旅馆,而且,当时他们还欠旅馆一笔巨大的住宿费,这时候的萧红傻眼了,男人跑了,自己没钱,家里不管,还怀了身孕,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本来两个任性的年轻人住的旅馆就很高档,每天住宿费高的惊人,估计汪恩甲就是被这个吓跑的,此后这个叫汪恩甲的男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他就像出现在萧红生命中的一颗流星,闪耀了一下,但留下的只剩昏暗。

走投无路的萧红差点被老板娘卖到妓院去,萧红此时也积极的寻求帮助,希望有人能帮助她渡过难关,天无绝人之路,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男人—萧军,说来也巧,萧军虽然想帮助萧红,但他也没有多少钱,正好那时候哈尔滨下大雨,老板顾着逃命去了,萧军就机智的把萧红背了出来,此后萧军收留了萧红,照顾她生活,一九三二年八月,萧红生下了一个女婴,但两人无力抚养,便将孩子送给了一个病室的妇女。

这就是萧红的生命轨迹中的前半段,这部分经历就足够抵上别人一辈子遇到的糟心狗血了,关于萧红对汪恩甲这种不告而别突然失踪行为的评判,季红真就谈过:

“萧红和汪恩甲的矛盾主要是心意不能相通,她最不满的是汪恩甲吸鸦片,以及浪荡的习气。

实际上,萧红对萧军和骆宾基都提起过汪恩甲,并无恶言,对婆家也没有怨毒,只是说自己娘家的不是。

而且她一再向朋友诉说她对第一个孩子的怀念,临终遗嘱又让端木找回她和汪恩甲的孩子,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过真爱的。”

那萧红与这次舍身救自己出来的萧军又会是心意相通吗?

下一篇:《萧红与萧军》

◎本文原创发于猪先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6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