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隆兴太原堂漳平市溪南镇小潭村易氏宗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nb.ifeng.com/a/20180702/6696719_0.shtml
万代隆兴太原堂——漳平市溪南镇小潭村易氏宗祠太原堂介绍

一、人杰地灵太原堂

小潭易氏宗祠太原堂建于元初,坐落上小潭上埔堀,土木结构,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坐向乙辛兼辰戌,金钩形,地灵形胜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易氏祖先纯士公开基小潭若干代后分为两大房派,即上小潭隆明户,下小潭万兴户。上小潭隆明户始祖均宝公(字啟波),元初择上埔堀居住,占此风水宝地,丁财颇旺,三代遂有男丁18人,女眷16人,出银向汪、游二姓买来本乡四至公山,汪、游二姓外迁。从此易姓兴旺发达。清同治13年(公元年),湖广襄阳府均州吏目易梦麟组织重修。每年的7月13日众裔孙都有祭祖活动。

年由于国家建设“莆永”高速公路的需要被征用拆迁。征用虽有获得补偿款元,但原址的风水宝地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为纪念先祖文化美德,捍卫祖业,光宗耀祖,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把太原堂发扬光大,应广大宗亲的要求决定重建太原堂祖祠,于年3月15日由易阳春、易水源等宗亲一起把先祖香火请出,并给予妥当临时安置。

二、策划迁址太原堂

经广泛征求乡亲乡贤意见和多方考察、民主讨论以及地理专家考究,决定将太原堂迁建至山兜厝祖厝地(金星堂)。山兜厝祖厝地原为追祀第三世祖崇济公建造的金星堂,由于文革期间被毁坏,年久失修,祖祠已不存在了,该厝地中央地块文革前生产队建了牛栏,后来废弃荒芜。经讨论决定在此地重建太原堂祖祠。据史料记载此地金星堂是由第四世祖先明安、明渊、明聪、明逸四兄弟共建,坐址菁坑口,土名山兜,龙脉自燕尾尖拖遇而来融结以此太阳金星落穴,上等风水宝地,坤山艮向。明景泰元年(公元年)始建,明正德5

年(公元年)重修,至明万历14年(公元年)因被外盗放火烧毁,至清顺治16年(公元年),二房子孙协力经营竖柱上梁重建,追祀三世祖崇济公为肇基祖考,以明安、明渊二公配之。此后二公裔孙盛传至今,人丁兴旺,事业发达。是正宗龙来地理太阳金星,三山齐出内包藏,丙水交流会合中,丁财两旺事业兴,如此的上等宝地何不用之?该厝地距省道百米,交通便利,面积广大,有多平方米。在此重建太原堂祖祠定是大吉大利。

为了能更快更好地重建太原堂易氏宗祠,年5月组建了“重建太原堂易氏宗祠筹建理事会”。理事会会长:易水源,副会长:易炳旺、易高州,会计:易阳德,出纳:易友金,理事:易阳春、易居南、易金理、易秋伯、易光和、易高禄、易德寿、易高泉、易炳南、易木荣、易志荣、易高安、易良桂、易维阳、易必镇、易友福、易福贵。通过多次召开理事会成员会议,民主讨论,研究决定太原堂祖祠坐西南向东北,向首申寅兼坤艮分金丙申与丙寅,与原金星堂向首一致,面积.7平方米,结构为砖木结构,造型为皇宫式点金式建法。

三、众志共筑太原堂

按照设计结构、造型、功能和建筑面积进行了测算,仅靠微薄的一点补偿款资金远远不够,缺口较大,为此由宗贤易金聪书写倡议书,向太原堂的各地易氏宗亲发出倡议:本村宗亲按男丁每丁至少捐献人民币元;外地宗亲自愿捐献。宗亲们积极行动起来,群策群力,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出钱出力,人人都献出一片孝心、一点力量、一份贡献,万众一心,集我太原堂易氏宗亲之力,重建太原堂易氏宗祠,重振太原堂易氏雄风,共同完成重建宗祠大业。理事会决定将所有捐资者刻碑留念,万古流芳。为太原堂添砖加瓦增光彩捐款名单如下:

对筹款资金制定了相关的财务监管规章制度,支出数额较大的由筹建理事会通过,合理地使用资金。理事会成员积极为筹建太原堂宗祠做准备工作,负责联系师傅,购瓦片、杉木、石料等材料,尽心尽力,各负其责。会长易水源更是忙前忙后,多次请教外地宗亲建言献策,联系外出工作的易氏宗贤易明金、易建明、易金星、易金聪、易玉平、易高安、易炳福等献策筹资,并得到了他们的鼎力支持,特别是易明金宗贤在百忙之中先后到厦门、福州等地联系宗亲乡贤为筹建太原堂宗祠筹措资金。

年8月6日,重建太原堂破土动工,族孙们纷纷来到现场不计酬劳,拆牛栏平整地。9月8日石匠师傅进场,下地基,以每立方米75元的价格砌地基和砌砖单包工承包给了师傅,并请地理先生定向首埋下合砖。10月15日,木工师傅进场,以6万元单包工,包括瓦工,承包给了安溪县魁斗镇尾溪村易世金宗亲施工。12月15日竖石柱,从安溪买来的石柱直径30公分,长度4米,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青年仅用一天的时间十二根石柱拔地而起。12月18日子时,吉日良辰,直径30公分长度5米的栋梁,披着红布裹着背巾缓缓而上直至大堂屋顶中央,良辰吉日上栋梁,房房发福,丁财两旺,万代隆兴,子孙兴旺。感谢浙江苍南易氏宗亲易会川等两人前来参加上梁仪式,并代表苍南易氏宗亲捐款人民币元。至此重建太原堂总耗资人民币多元。

四、开光添彩太原堂

通过安溪和浙江平阳、苍南易氏宗亲,周边相邻村的易氏宗亲以及太原堂众裔孙的鼎力支持和太原堂筹建理事会所有成员的齐心协力、辛苦付出。一座神圣的华堂于岁次壬辰葭月(公元年11月)戊申日(初一日),良辰吉日,开光点眼。时辰一到杀猪手易志鹏宗亲杀猪喷血,由年轻力壮青年宗亲易良平、易志荣、易维炳、易木辉、易木荣拖着猪绕着祠堂跑三圈,然后摆出贡品三牲米粿敬祭后山土地,由地理先生宣读祭文,呼龙喊山,由宗亲易日坤、易啟明舞狮,由宗亲易端木、易景辉、易高贞负责锣鼓,绕着祖祠三圈,鞭炮礼炮齐鸣。紧接着地理先生割公鸡血祭栋梁,给栋梁开光点龙眼,念吉言。理事会成员身披红布条各忙着各种事项。宗亲族孙也前来助乐,人数盛多。浙江平阳易氏宗亲易景山、易会长、易会暢、易景眼、易景政等5人前来参加庆典活动,并代表平阳易氏宗亲捐款人民币00元,还参观了村里的风水神树大榕树,并合影留念。十一月初二(第二天),是进祖神位的吉日,位先祖神牌由礼生的红笔签点下按顺序请上太原堂的神龛上。接着众裔孙纷纷摆上贡品敬奉祖先,先敬祭土地公公,后敬祭祖公,在热烈的请神击鼓声和鞭炮声中,由祭祖礼生易春焕、易友金主持宣布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并宣读祭文,多位祖公和妣氏由两位礼生配合一一读出。“繄惟祖德,情实难忘,兹届仲冬,谨俻豆觞,礼物咸在,答拜宗祊,伏翼我祖,鉴纳馨香,默佑孙子,丁财两旺,富贵绵长,人文蔚起,奕世无疆。尚飨。”众裔孙按顺序参拜了祖公,浙江平阳宗亲也参拜了祖先,后与族人合影留念,参加庆典活动的还有和坑、湧磜、易坑的易氏宗亲,以及在外工作的易氏宗亲。庆典活动在庄重、祥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宗亲们满怀喜悦,憧憬未来,幸福满满。

年2月22日初春时节,八闽易源文化经济促进会暨福建易氏宗亲联谊会第一届第二次监理事会在漳平召开。上午安溪易氏宗亲30多人前来小潭参观太原堂易氏宗祠,并建言献策。而后由安溪易氏宗亲易松木老会长组织安溪宗亲热心捐资筹款人民币多元作为太原堂后续修缮。他们慷慨解囊,大爱无疆,弘扬祖德,为太原堂添砖加瓦。太原堂祖祠装修及周边水泥地板硬化和通往省道百米路拓宽征地工作于年4月15日开始动工,历时一个多月,总投入多元。

五、万代隆兴太原堂

太原堂地灵人杰,人丁兴旺,繁衍分支迁徙福建安溪、浙江平阳、浙江苍南、台湾等地,宗亲数万,遍及海内外。在上小潭现已繁衍到第二十五世,人丁多人(其中包括和坑、湧磜两自然村)。自古以来,太原堂易氏族人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民风淳朴厚道,勤劳俭朴,讲礼仪,尽孝道。历代出了吏目、庠生数名。改革开放以来人才辈出,至今已有大学生50多人(其中有两位还是漳平市高考状元),获得高级职称的有5人,科级干部7人,年易小莉考入博士研究生被中南大学录取,还有许多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广州等经商做生意。小潭村拥有耕地面积亩,森林面积3.4万亩,土地肥沃,山林资源丰富,全村以生产经营食用菌香菇为主业,每年约有多万棒。这是村民经济主要来源,是走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附:太原堂楹联

花心柱:太阶稳且平啟祚云仍承德化,原址安而泰波光岁月耀金星。

厅中柱:先人炎宋时来择兹甲地,正派隆明户啟庆及壬林。

部口柱:太原遣风常怀先人创旧地,金星焕彩辉耀后裔闢新天。

巷头柱:燕峰似屏龙献瑞,碧水如黛凤呈祥。

东厅柱:太和共励从宗志,原始常怀报本心。

大门联:太廊云蒸鹏翼健,原畴途坦骏蹄骄。

原址太原堂楹联:

太初伊始基闢碧潭歌肇祀,原本可推名推金马庆遗微。

太素有鄉宋代开基碧潭地,原泉推本唐朝孝瑞玉芝香。

先人炎宋时来择兹甲地,正派隆明户啟庆及壬林。

太和共励从宗志,原始常怀报本心。

原址金星堂楹联:

金镇西山地脉钟灵开甲地,星缠奎度天文著瑞啟侕风。

金盛秋天秋月团圆思祖德,星环北极北围捷报耀宗功。

金风淡荡香飘桂,星月辉煌洁荐蘋。

撰稿:易阳德

八闽易源文化经济促进会

暨福建易氏宗亲联谊会

秘书处

.06.0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46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