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回顾品读萧红

?本文约字,阅读全文约需要14分钟

萧红,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一生短暂却极璀璨,生前她曾预言:我不知道将来有没有人看我的书,但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

萧红自小叛逆,14岁五卅惨案发生,各地掀起爱国风潮,萧红参加学生运动,上街示威游行。15岁家里不想让她继续念书,她抗争:你们不让我上学,我就跑去教堂当修女!家人妥协。

(一)闹剧般的初恋——汪恩甲

18岁,萧红六叔给她定亲,男方叫汪恩甲——萧红情感经历中的第一个男人。最初萧红没有提出反对,据说是因为这位未婚夫长得挺帅。

汪恩甲只比萧红大两岁,在哈尔滨三育学校当老师,最初两人是认真交往的,同班几个好友都记得萧红为汪恩甲织过毛衣,后来汪恩甲的父亲去世,萧红还去参加了葬礼。

但是交往中,萧红发现汪恩甲吸鸦片,而且喜欢读书的萧红也不想这么早结婚,她想要继续读书,尤其希望能够去北平读书。

家里自然是不同意的,于是在年7月,萧红假装同意结婚,从家里骗出了给她办嫁妆的钱款后,先到服装店里做了一件新大衣,就跑到北平去投奔了表哥陆哲舜。两个以兄妹的名义合住一个小院分屋而居。

这下萧红家里炸锅了,开始给陆家施压,陆家停了给表哥的生活费。不到半年之后,萧红和表哥就各自回到了呼兰县的家里。

但是,萧红跟汪恩甲的交情没断,萧红友人回忆,萧红在北平期间汪恩甲还去找过她。

年2月,萧红又跑北京去了。但这次在北京陪着萧红的,是汪恩甲。二人像一对即将结婚的小夫妻,采买结婚用品,筹办婚事。

没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曾为弟弟婚事牵线的汪家大哥汪大澄,听说萧红曾经和别的男人出走北京,要求弟弟立即退婚。这件事让萧红的父亲极为难堪,萧红的父亲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当时又负责风化教育。(萧父原先是哈尔滨呼兰县教育局局长,此时是巴彦县的教育局督学。)

萧红绝不是个息事宁人的主。

一怒之下,萧红把汪大澄告到法院,状告他代弟休妻,新娘子告媒人!

开庭那天,萧红的同学们到庭助威,她的父亲和几位亲属也在场。在法庭上,法官问汪恩甲本案的最核心问题:“是你大哥逼你退婚吗?”

汪恩甲回答:“不是。”这个回答,让法官当场判离,官司输了。

一场官司,萧红成了呼兰城里最大的笑话,萧红父亲把全家搬到乡下老家。在老家,萧红被长达6个月的软禁。

可是这个姑娘就是不知道疼,撞了南墙也不觉得疼,在家里替佃户长工说话,惹怒了她的大伯父。用我们东北人讲话,“你大爷永远都是你大爷”,萧红的大伯父把她一顿毒打,关起来。又拍电报催促萧红父亲回家,将萧红勒死埋掉,以免危害家族。

家里有人看不下去了,谁呢?萧红的姑姑和婶子,在姑姑婶子还有长工的帮助下,萧红坐火车逃往哈尔滨。但是没有钱没有投奔的人,萧红在哈尔滨流落街头,汪恩甲再度出现。

走投无路的萧红再次回到汪恩甲的怀抱。两人住进东兴顺旅馆,开始同居。这个时候,萧红还是渴望读书的,她找到了自己的堂妹们,在她们的帮助下在女二中的高中一年级得到了一个插班生的位置。但是学只上了十多天,萧红发现,自己怀孕了。

年的5月,萧红临产期将近,汪恩甲失踪了。究竟是他主动抛弃萧红,还是被家里扣下,没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俩人欠了旅馆块钱的住宿费(另有一个说法是块),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一碗猪头肉才不过半毛钱。

(二)纠结一生的苦恋——萧军

旅馆老板为了挽回经济上的损失,准备把萧红卖到妓院去。萧红于是写信求助于《国际协报》副刊,当时编辑商量着要救她,但是萧军非常冷漠。后来他回忆说,当别的同事为救萧红出谋划策时,他无动于衷,只多喝了两杯而已。但是报社还是派他去见见萧红,二萧就这样初次见面。

(萧红萧军合影)

萧军年老时回忆初见萧红的样子,她是那样寒酸窘迫又未老先衰:“她整身只穿了一件原来是蓝色如今褪了色的单长衫,开衩处有一边已裂开到膝盖以上了,小腿和脚是光赤着的,拖了一双变了形的女鞋;使我惊讶的是,她的散发中间已经有了明显的白发,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再就是她那怀有身孕的体形,看来不久就可能到临产期了。”萧军见到这样的萧红,本来打算把书放下就走,但是萧红说:能坐下来谈谈吗?

交谈中,萧军看到了萧红放在桌上的一首小诗,里面有这样几句:

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

萧军动心了。一句话一首诗两个人就这么相爱了。

临走时,萧军留下了口袋里仅有的5角钱,在那之后,萧军时常来看她,但是萧红还欠着旅馆的钱呢,没有钱,想拯救谁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8月,哈尔滨的一场大水,成全了二萧的倾城之恋。旅馆老板跑了,萧红从窗口跳上了一条货船才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后,二人搬到朋友家暂住。白天,二人破衣烂衫地在大街上游荡,到了晚上才借居在朋友家。用萧红的话说,他们就像两条被主人收留的野狗一样,只有吃饭和睡觉才回到主人家里。本就人在屋檐下,但萧红非常孩子气,不谙世故。两个文艺青年激情上来时,会不避耳目、不顾一切地亲热,曾被朋友四岁的女儿看见,惊问大人,他们在做什么?萧红临生产前,情绪不稳,还经常冲朋友的岳母大发脾气,这些都让朋友很尴尬,到最后,朋友一家搬出去了,房子留给他岳母与萧红、萧军住。

8月底,萧红就医院,生下一名女婴。她没给孩子喂一口奶,就把孩子送人了。这件事让萧军很高兴,认为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任何障碍,可以尽情地相爱了。

出院后,因实在和朋友妻子不合,两人拿着朋友资助的5块钱,先是在欧罗巴旅馆落脚,后萧军找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搬到了商市街。这一年,萧红21岁。

虽然萧红与萧军开始了新生活。可那时他们穷得连一日三餐都难保,月子里的萧红经常被饿得头昏眼花。而萧军,更不是一个会体贴照顾人的先生。

年,萧红24岁的时候,完成了系列散文《商市街》的写作,这当中,有很多描写二人日常生活的片段。可以用困苦不堪来形容。

但是,萧红的创作热情,是伴随着她困苦的生活而来的,从汪恩甲抛弃她,萧红一人落难东兴顺旅馆开始,她就创作了非常多的诗歌。

年,两人在商市街同居之后,在萧军的引导之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不得不说,萧红的才情是常人无法企及的,5个月之后,萧红开始以悄吟的笔名发表作品,她的处女作,长篇纪实散文《弃儿》在当时的《大同报》副刊连载。

同年10月,萧红和萧军出版短篇小说,散文集《跋涉》,轰动了东北沦陷区的文坛。

年,萧红和萧军就已经成为了日伪特务机关的眼中钉肉中刺,6月,为了躲避迫害,二个人去了青岛。在青岛期间,萧红完成了她文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代表作《生死场》。同年11月,二萧来到上海,萧红和鲁迅先生见面了。

鲁迅,可以说是萧红生命中为数不多的真心爱护她的人,第一个是萧红的爷爷,第二个就是鲁迅先生。因住得不远,萧红更是常去鲁迅家。

萧红对鲁迅先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很多人觉得是像女儿对父亲的一种依赖。

有一次,萧红穿了新衣裳也要特意去问鲁迅,“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吗?”

“不大漂亮”,鲁迅点了根烟卷,“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在一起很浑浊。”

还有一次,萧红要去参加宴会,她来到鲁迅家里,要许广平给她一条绸带来束发。米色、绿色还有桃红色的发带一堆,许广平选了一根桃红色发带系在萧红的头发上说:“好看吧!多漂亮!”又拉着萧红给鲁迅看,她觉得这样的萧红是美丽的。然而鲁迅的反应非常激动,“他一看,就生气了,眼皮往下一放,说:‘不要那样装饰她……’”

鲁迅在萧红面前似乎也从来都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文人形象,在萧红的记忆里,他是一位有趣、好玩、值得信赖的先生。

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都受不了,“不知萧红每次来,她都想干些什么,就是不走。”萧红就像个小孩,不懂成人世界你来我往的那一套,觉得舒适,便什么都不想,哪怕日日待在别人家,也未觉不妥。

鲁迅对萧红的帮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设宴引荐她认识各路文学大咖,还在年11月为萧红的《生死场》做序。但是萧红跟萧军的关系,却越来越恶化。确切的说,是萧军对萧红的厌恶,越来越没遮没掩。没人知道萧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萧红的,但是在上海的时候,萧军对萧红打的毫不避讳。

萧军曾经给萧红起过一个别号,病驴。没有人会这么称呼自己爱人的吧。

多年后,萧军回忆他和萧红的情感经历曾说:“作为一个六年文学上的伙伴和战友,我怀念她;作为一个有才能、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不幸短命而死,我惋惜她;如果以‘妻子’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并没有什么‘遗憾’之情!萧红就是个没有妻性的人……”

(萧红萧军在上海)

年的夏天,是萧红非常苦闷的一个夏天,因为萧军和别人的暧昧,萧红接受了鲁迅的建议决定东渡日本,一方面静心写作,一方面去找在东京留学的亲弟弟张秀珂。

但是非常不凑巧,就在萧红抵达东京的前一天,张秀珂离开东京返回故乡呼兰。所以,在东京的半年,萧红没有亲友,非常的孤独寂寞。

在日本,萧红依旧是深爱着萧军的,在她给萧军的信中,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吃个鸡蛋,买一条毛毯,换个枕头,吃点西瓜,绵绵密密尽是深情。

就在这一年的10月,鲁迅先生逝世。鲁迅先生的离世对萧红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写过一篇散文《记忆中的鲁迅先生》。每一段的开头都是鲁迅的生活细节,“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鲁迅先生不游公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鲁迅先生备有两种纸烟”“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萧红对鲁迅的依恋,一直伴随着她短暂的后半生。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埋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年1月,在鲁迅先生离世2个月之后,萧红回到了上海。她和萧军的关系持续恶化。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三)唯一的合法丈夫——端木蕻良

8月底,萧红结识了她情感经历中的第三个男人,端木蕻良。10月下旬,端木蕻良征得了萧军的同意,搬去和二萧同住。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萧红开始了《呼兰河传》的创作。

(萧红端木合影)

年2月萧红萧军抵达临汾,任教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在此期间结识了丁玲。但此时战事吃紧,大学撤往乡宁,萧军执意要留下打游击,萧红则认为抗日应该各尽所能,用笔一样能为抗日呐喊。于是二人在临汾分手。临别时,萧军说:“我们还是各走自己要走的路吧……我想我不会死的,我们再见,那时候若还乐意在一起,就在一起,不然就永远分开。”

两个月后,萧红和萧军在西安相见,这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相见。这个时候,萧红的身边已经站着端木蕻良。萧红对萧军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三郎,我们分手吧。

5月下旬,萧红和端木在湖北汉口举行了婚礼。这是萧红生命中的唯一一场婚礼。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萧红说:我和端木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历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萧红呐,哪怕你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是不是一定要说出来呢?哪怕你真的要说出来,是不是一定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呢?从这个角度来看,端木是委屈的,他全家人都不同意他娶萧红,但是端木坚持了,他给了萧红一个家,一个名分,尽管他们结婚的时候,萧红还怀着萧军的孩子。

但是,似乎端木对萧红的照顾也不是那么体贴细致的,他们结婚后三个月,日军就逼近武汉,端木独自一人去了重庆,萧红那时已经怀孕6个月,生活没有着落,只能又去投靠文协的朋友,最终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大着肚子的萧红一个人在9月中旬抵达重庆。11月的一个夜里,生下一名男婴,但据萧红自己说,孩子生下来就死了。

一年后,也就是年的1月,萧红和端木离开重庆,飞抵香港。在香港萧红完成了《呼兰河传》的写作。

(四)弥留之际的陪伴——骆宾基

香港,是萧红人生的最后一站,年7月,萧红因为医院,结果发现有肺结核,她的身体虚弱,突然就病情加重,卧床不起。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端木蕻良和另一位仰慕萧红的青年作家骆宾基一起把萧红护送进香港的思豪大酒店,第二天,端木蕻良就离开萧红,准备突围去新加坡。在那之后,萧红致死也没有再见到过端木蕻良。在她人生弥留之际,陪伴她的,就是那位仰慕她的文学小青年——骆宾基。

(青年骆宾基)

但是,在萧红离世前的45天,在日军炮火的紧逼之下,萧红的住处转移了6次,医院转移了4次,这其中包括一些医院,这些都是端木去筹钱,托人找关系办的。作为一个文学小青年,骆宾基是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能量的。

然而,究竟是陪伴更重要,医院对萧红更重要,我们外人无从得知,只知道萧红在临死前对骆宾基说: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

年1月22日上午10点,31岁的萧红因不堪战争的折磨与刺激,以及医生误诊手术等原因,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离世。端木剪下了萧红的一缕青丝,年,呼兰西岗公园萧红墓新建,墓中所葬,就是这缕青丝。

萧红生命中的四个男人,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究竟谁是最爱萧红的,没人说的清,但除了早早退场的汪恩甲,剩下的三个人在萧红死后打了一辈子的口水仗,为着萧红的版权。

萧红说,“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

最后,附上萧红散文《饿》的朗读节选,文中描写了萧红和萧军在哈尔滨商市街同居时的生活片段,文中的郎华就是萧军。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偏方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