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中的园林景观与城市绿化中的园林景观的组成要素基本相同,即包含有:亭、台、楼、、山、花架、花坛、园路、坐凳、廊、门、雕塑小品、植物等等,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园林景观的基本元素。
园林风格决定植物配置的方法,不同的手法,将产生不同的风格,两者相辅相成。园林植物配植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全盘考虑、合理布局,才能避免配植陷于杂乱和生拼硬凑。在植物配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植物配置主次分明,疏落有致一个空间内的植物配置,平面或立面,要根据树形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多树种配植,如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混植,除不应妨碍每一树种固有特性的发挥外,还必须注意突出主题,切忌平均分配。为了使落叶乔木,突出鲜明的色调,常绿和落叶乔木配置时,常绿树要低于或高于落叶树。不同灌木高矮相差不大,灌木群凭借自然地形的起伏,用叠砌阶梯、花台的办法配置,以增强高差,使之形成错落的轮廓线,做到层次分明。
乔木、灌木组成树丛、树群时,要有深有浅,若隐若现,疏实相济。开朗的空间应有封闭的局部;封闭的空间要开辟透视线,以形成虚实对比,体现自然的意境。一般来说,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些,选择树干高大,树冠较高的乔木;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以保持透视线。对视野零落的地方,要组织致密的树丛遮蔽,以达到“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的目的。本项目的植物配植由高到低:高层的乔木→中层的花灌木→较高层的地被植物→较低层的地被植物→草坪,做到错落有致,充分体现层次分明的特点。
2、植物配植与建筑物相协调,自然有致园林建筑物是形态固定的实体,植物是随季节而变的、随年龄而异的生物。植物不仅使建筑产生季相变化,还可衬托和丰富建筑的庭园景色。水池是我国园林中常见的景物,常以它作为构图中心,使园景明净开朗。因此,池岸、水边的树木形态和配置,最惹人注意,必须与水景和谐。
园中假山的花木配置,更要严格选择,假山虽非真山,但有“深求山林”意味。植物配置要与假山的大小相称。以土为主的假山,乔灌木错综配植,品种可以多一些,构成浓荫蔽日,短枝拂衣,宛如自然的山林情趣;以石为主的假山,为了欣赏叠石和树木的姿态美,花木配植宜疏。
在本项目中,水池边摆放的景石边种植了垂柳、芦苇、鸢尾等植物,利用植物的柔性线条去弱化景石的线条,水中倒影亦可构成美景。同时在建筑的转角处种植了红端木、女贞等,利用植物的柔性线条来弱化建筑的棱角;冬季,建筑的灰色外立面衬托得红端木红色的枝条更加醒目,为萧索的冬季增加了一道风景。
3、植物配植注意四季变化除形态外,植物的色彩在园林中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植物配植既要四季常青,又要四季变化。欧阳修为此写下了“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来,莫叫一日不开花”的著名诗句。园林植物配植应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巧搭配:“春季早临花争艳,夏季浓阴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诗讲了季节变化及对居住区景观的直接要求,即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注重色相变化,可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居住区绿化便显得生动、活泼。本项目充分考虑了植物的不同季节的季相,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垂柳发出嫩芽、栾树萌发红色嫩叶、碧桃盛开;夏季绿叶成荫——各种植物的浓绿叶片、合欢的绒花;秋季嘉实累累——金银木的枝上红果、银杏黄色的叶片;冬季琼干银鳞——红端木的红色枝条、常绿树种的苍翠,春夏秋冬使小区的景观各有其风采。
在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应用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布局设计,使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的基础上。“旭东嘉园·上海沙龙”项目中,小区整体植物配置手法和植物群落结构较为丰富,应用了色叶及香花树种,同时绿化景观与建筑特色相结合,形成了风格独特、主题突出的景观效果,实现了环境质量的高标准和绿化景观长久化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