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掉落在地的树叶、果实、种子等植物残骸。如果把它们收集起来,就可以制作成自然风的装饰品或小摆件。
秋天是捡“垃圾”的好时节,不如多出门走走,给自己家里增添一些装饰。丨Pixabay
这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所以,请尽情动手去收集吧!
树叶要怎样收集
秋季里最常见的收集,就是植物的叶片了,特别是一些树木的叶片。因为俯拾皆是,根本不需要专门去找,就能见得到。但就算是最常见的树叶,也需要经过一些简单处理,才方便收藏起来。
本文作者在杭州收集的秋叶。丨天冬
这有什么难的吗?不就是捡一片树叶,夹在书里头让它变干吗?小学的时候自然课都干过啊!
还真不这么简单。确实,把树叶夹在书里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处理,和植物学中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近似。
腊叶标本:将带有花、果的植物压平、干燥、定型,最后再固定在台纸上的一类兼具科研和科普展示用途的植物标本。
由于植物组织通常含有大量的水分,在长时间储存过程中,富含水分的组织很容易滋生各种真菌,导致霉变,因此,在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中,干燥就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植物标本只有在干燥脱水过程中细胞死亡,才不会腐烂变质,能够长期保存。
经过风干和压制的树叶标本。丨NeuchatelHerbarium/wikimedia
传统的腊叶标本制作方法,是将采集来的新鲜植物,夹在吸水纸之间,再用标本夹夹紧,通过不断的更换吸水纸和机械力的挤压,将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吸出。但因叶绿素、花青素等色素遭受破坏,通常标本都会退色而变为黄褐色。
为了保留颜色,我们可以参考野外制作植物标本时的操作思路:快速烘干。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制作植物标本时,会用瓦楞纸把植物夹紧,在对着瓦楞纸的空心的“楞”,用暖风机来烘干。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快速脱水。
褪色的腊叶标本。丨NeuchatelHerbarium/wikimedia
如果在家里制作树叶标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用餐巾纸或卫生纸等吸水性强的纸,把树叶两面覆盖好,在外面再用平整坚硬的物体夹紧。书、木板或其他板子均可,能购买到家庭用的小标本夹当然也没问题。之后,用吹风机在侧面吹热风。这样可以使树叶快速变干,保存颜色的效果会好一些。
当然,还有个经典的操作,就是制作“叶脉书签”。这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且要基本的化学实验用具。
要选取较老而坚实的植物叶片,用碱性溶液煮或浸泡。这一步用食用碱(也就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或二者混合,都可以。浓度和煮浸的时间,也要视不同的叶片而定,直到可以敲掉叶肉为止。
杂交鹅掌楸叶脉书签制作,先用碱性溶液处理,敲掉叶肉。图为敲掉一半叶肉的效果。丨天冬
之后将剩下的叶脉捞出,用吸水纸上压平,之后还可以染色。
染色步骤。丨天冬
无论是树叶还是叶脉,都可以放在亚克力相框中,或者用空白的幻灯片板夹起来,靠胶或缝制来封紧边缘,制作成更精细的摆件或工艺品。
叶脉书签完成品。丨天冬
什么样的树叶值得收集
总体来说,只要自己喜欢的树叶,都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来收集,但太大或者含水量太多的叶片,可能会不合适。比如南方的面包树,或者华中以南常见栽培的八角金盘。通常人们喜欢找一些“彩叶”,例如在秋季变成红色、黄色、橙色等颜色的树叶。
八角金盘。丨OrengiHarvey/wikimedia
红色
最经典的红色叶片,包括黄栌、枫香、乌桕,以及槭树属的一些种类,此外红瑞木、银缕梅、红槲栎也都是红色的。
有一些例外,比如五叶地锦(五叶爬山虎)、火炬树、黄连木等种类,它们的叶片是羽状复叶,小叶很容易从叶轴上脱落,所以要收集的话,只能把小叶收集起来,连同整个叶轴一起收集的话,通常都会散架。
五叶爬山虎红色的叶片。丨Pixabay
黄色
黄色的叶片,人们最喜爱的可能要算是银杏了。鹅掌楸属的叶片,因为形状特殊,秋天也可能变为黄色或橙色,所以同样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