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楼考研

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身为免费师范生,意味着大学期间丧失了考研机会,保研更是不可能。但文学正如我的玫瑰蓓蕾,当我获得某全国百强中学被别人钦羡的工作时,内心却空前失落。于是,我毅然决定,竭力抓起浮在虚妄之海的枯草,去走那不平坦的路程。

如果说“工作”是求职季让我焦虑而执着的话题,那么伴随着大学毕业、工作等一系列事项接踵而来,之前想象的未来图景正被现实处境与新生的理想所扭转。年虽然还未到真正断裂的时候,但其内里蕴含的激变因子,已经成型。大学时代自我臆想的小资产阶级白日梦与颟顸从众的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浅薄庸俗自由主义思潮一道,让命运通向现实之地的同时,也以必然的现实沉疴而宣告谵妄之念的消弭。在此基础或言之废墟上重构的,是大学以来的守望与激情。甚至追溯到自己童年时期,接续一个完整的文学志业图谱,并企图将自我写作、台湾交换、大学生活等一系列节点联系,勾连出自己的精神画像,并企图证明自己继续沉潜深造的必然性。于是,我曾写下幼稚的诗句:

楚地回首望帝京,云飞风起少年心。昔日山中折桂子,来年痛饮一勺冰。

但是这种反抗姿态的选择,既蕴有机遇,也隐匿着危机与挑战。既要完成平日的工作学习任务,又要寻找学习与工作间的平衡。对平庸琐碎、失去自我的高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以及无聊卑微的生活状态,我强烈不满,对象牙之塔产生激情的执念;另一方面,又必须深省读研的危机:成为回锅肉,是不是一种逃避?同样的,如果冒险走出这一步,又将必然面对未知的抉择。

如果踏上新的学习旅程,身上的担子其实更重,自己的学习策略也将进一步修正。而对未来图景的勾画,也将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新的路径。从今天看来,总体是光明的,但也需要经历风雨的准备。

拥有怎样的人生?在庸俗中痛饮至死,不甘心。大学四年很多时候陷入郁结之中,幸而在工作伊始做出自我发展的抉择。反省大学生涯,自然遗憾诸多。然而更应该深切反思的,是将有限的时间投以浅薄,以偏狭的视角错失瑰奇。

那么,走向何处?黑夜的死气里游着地平线下的反抗,莽莽的高原上吹着冬末的希望。

继而,春天来了;继而,梅柳渡江。

二、考研总结

本次人大现当代考研报名人数人,录取3人,报录比1:53,很多同学都在专业二上折戟。确实,如果你选择人大现当代,请一定不要小觑对专二现当代文学复习的准备。同时,我的专业底子差强人意,本科曾获国家奖学金,所以对专业课的复习感觉尚可。另外,我因边工作边考研,所以复习进度与效率肯定和全日备考的同学有所不同。

1、英语

英语单词的复习方式,我对背单词书索然无味,所以干脆扔掉了单词书。扔书的更关键原因是,我对刷APP百词斩有着疯狂的热爱。一年前我就已经将百词斩上的考研词汇刷完,之后便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巩固。我每天给自己设定的要求是刷个单词(如果是初次刷,只用刷40个,之后每轮累增)。直到考完的今天,我还在刷词,这竟然养成一种习惯。

当然,百词斩刷词也有不足的地方,这个知乎上有提及。我建议诸君可选择自己偏好的APP,扇贝、知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前期可适当结合兴趣提升英语能力(看扇贝新闻、quora等)。我的另一个复习策略是,将00-17年所有的阅读真题在做完一遍之后,都英译汉翻译一遍。这一工作在八月前大功告成。我当时要求自己每周完成两篇,到期末完成36篇,暑期再每日一篇,完成30篇,共计66篇,覆盖00年以后的所有阅读。并对翻译过的要在8月后半段和9、10两个月再次过两遍,重点消灭疑难句式、单词、词组,并在10、11、12

月进行模拟练习,分别是两次全卷模拟(第一次为17年真题重做)和每周一题的单题模拟。

在翻译过程中,我会将难词、易错词、易混词拎出,然后以滚辘轳的方式反复碾压。作文我总结了一个万能模板,基本所有的大作文写作都能套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英语政治我都没有报班,也没有看网上视频,因为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低效。看视频的话,我宁愿看一些专业公开课。在这里强推B站上岭南大学许子东老师

(就是锵锵三人行的许老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公开课,书看累了就听听,风趣幽默,寓教于乐。

2、政治

作为男生,我对时事新闻比较敏感,对近现代史也非常感兴趣,所以10月前没有专门针对政治的复习。10月开始,我第一是保证单选多选的正确率,刷题;第二其实会发现毛概等重点也就在那一小部分,笔记整理重点先放在马哲毛概,吃准,吃透;后期(11月左右)就能结合冲刺背诵与肖四肖八熟练记忆大题。

十一马基毛概重点整理背诵,题单选多选(十一8天完成),肖四、肖八冲刺试题(11月20日买,之后集中突破)。

3、专业一(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

对于专一,两年的考研真题让我们明确,第一是名词解释各科无死角,第二是选做题,

因为个人偏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所以现当代、古代、外国部分要求是达到必答的水准,而对文学理论比较生疏,所以只要求自己能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就可以。我总结了大概个文学理论(含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的名词解释,基本能覆盖文学理论的考察范围。前期3-6月因工作和专二复习,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刷两遍教材,整理好文学理论的名词解释;暑期再疏通两次古代、外国、文学理论的笔记,并在后期加重笔记复习。

以下是备考期间我写的复习思路:

文学理论是学习的薄弱项目,在简答可选的新形式下,要做到:对重点名词解释,包括重要古文论、外文论名词熟练记忆;对简答,守住重点知识简答熟练记忆。

外国文学两年的考试情况看,名词和简答中,会遇到一个偏的作家(济慈、斯特林堡),

但还是以重要作家风格为主。近年考察主要以重点作家作品及其特色为主,如名词的欧利比德斯、塞万提斯、荷马史诗、狄更斯,年特别注意的是考复调小说和三一律。简答偏重重点作家作品文学史地位与创作特色,如易卜生戏剧的现代地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色、拜伦诗歌创作主要特色,一般作家也有可能考察,如名词的济慈、简答的斯特林堡现代戏剧史上重要意义。、13、12年方向比较大,比如现代主义的艺术特色、什么是魔

幻现实主义、20世纪现实主义荒诞意识、浪漫主义特征等,可以发现最近两年更加具体化到作家作品个体观察,以重要作家为重点。在体裁频率分布上,戏剧(易卜生、斯特林堡、

欧利比德斯)、浪漫主义抒情诗(拜伦、济慈)受到侧重,而在各章节频率分布上,浪漫主义5次、19世纪现实主义5次,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古代文学也是重要的基本盘,从陶谢、建安风骨、龚自珍、曹植、荆刘拜杀、西厢记的名解和宋江、贾宝玉、古文运动、苏轼词对宋词影响等题来看,都重基础,也有所侧重于魏晋文学、元杂剧、明清长篇小说、宋词、唐文、清诗。在唐诗、晚明小品、散曲、诗经、话本等上题材类型等基础知识也有分布。

现当代文学重视作品细读理解,了解分析主题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如16年,作家作品就考到了《知堂回想录》、革命样板戏、艾青诗作、先锋派、《锻炼锻炼》、饥饿主题的现当代作品、潘晓来信和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伤逝》。再如15年,《上海屋檐下》、鲁迅杂文、新生代诗、革命历史小说、陕军东征现象、历史剧核心、娜拉作品形象分析、现代主义流变等。

从15到16年变化来看,对细的具体书目考察更细,更考验阅读量;同时,当代题目还是比较难的,潘晓来信和陕军东征是八九十年代的热点,看来会对新时期重点的文学现象要加以了解。而《伤逝》的重写,说明对重点作家作品的回归同时,也要注意自身阅读积累的提升。

同时,杨庆祥、张洁宇老师的论文专著中透露出相关热点,值得注意。现当代文学目前来看尚未有研讨新世纪文学的倾向,所以重点还是在于现代重要作家作品全了解(如《知堂回忆录》、艾青、鲁迅伤逝、娜拉形象异同)和当代特别是新时期的重点事件(潘晓来信、陕军东征),注意重要文学主题,如娜拉逃跑主题、饥饿主题,这些都有需要联系现当代作家作品。也要注意重要时间节点,如艾青逝世20周年、夏衍逝世20周年,革命样板戏推行50周年-、鲁迅逝世80周年、赵树理诞辰周年、莫言

红高粱发表、路遥平凡的世界等。那么逝世于-7年、出生于-7年和-7年的重大事件,

以及-8年的一些最大事件,自然也成为文学热点。从今年逝世的文学人物来看,较少考察当年逝世的热点人物(如陈忠实、白鹿原等),但还是要做准备。

由此,年的百花文学和代表诗人作家、反右运动;-8年逝世的张恨水、阿垅、罗广斌、周作人、废名、海默、三突出、杨朔、田汉等,京剧革命;年穆旦、黄谷柳、阿英、何其芳、文学复刊、班主任、伤痕文学、归来作家诗人,78年逝世的郭沫若、柳青、今天;87、88年先锋文学、第三代诗、新写实小说、王朔,逝世的梁实秋、叶圣陶、沈从文、萧军、师陀;97、98年逝世的刘绍棠、张弦、李霁野、汪曾祺、张志民、茹志鹃、钱钟书,文学事件90年代诗歌、白鹿原、女性文学、尘埃落定、许三观卖血记也要留意。

也要留心16年的逝世周年的老舍、曹禺、矛盾、丁玲等。还需注意、、、的重要事件作品,如新文化运动、大革命低潮与左翼文学、抗战文学等。

以下是9月-12月专一复习时间表:

9.1-9.10外国文学基础、文艺学拓展

9.11-9.30古代文学参考书、明清文学与笔记

10.1-10.7外国文学参考书与笔记

10.8-11.5第一轮三科笔记背记补充(29天)

11.6-12.3第二轮三科笔记背记补充(30天)

12.4-12.22最终轮笔记背记补充

4、专业二(现当代文学)

再次强调,现当代是重中之重。以总分占比计算,专一占分15+50=65分,专二分,总计分,占总分值/=43%;专二名词解释一般拉不开分,主要是简答和论述题拉分。今年过线只有3人也让我大呼意外,但也说明专二复习至关重要,我也是一大半时间扑在该科复习上。

就月份而言,3月至6月重在教材阅读和作品阅读,7、8月则重在专题与专著。但是这是大的思路,并不是说只顾此而不顾彼。

具体来说,5月之前重在基础的教材与笔记的温习,以及基础作品的疏通;之后则可以以现当代研究等参考书、学者论文为依托,进行专题复习。暑假,肯定需要再次的笔记疏通,但这主要是加深记忆,并且为9月之后的冲刺期做准备,务必让后期的记忆分重难点,这样有的放矢见效快。更多的是对一系列专著的密集阅读,拓展认知空间。两天一本,也能解决大部分的专著研习。最关键的是,阅读专著论文一定要自己整理出提纲大要,对重要批评家重要观点要摘抄领会。关于学者论文,3月期就可以每周读一些人大教授的作日常的学术思

维锻炼,如杨庆祥、程光炜、杨联芬、张洁宇等老师。而对于网络平台资源,我采用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能够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sz/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