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女人——萧红
止庵
民国女作家堪称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包括萧红、丁玲、张爱玲、林徽因等。她们的人生遭际,文采风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同凡响的魅力。她们被不断地发掘、谈论,同时也被不断地误读、遮蔽。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文学天赋极高,命运更具戏剧性、英年早逝的民国女作家——萧红。
1
情感比当今女性还前卫
萧红的婚姻情感史,富有戏剧性,也引来更多渲染与误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稚感叹,现在有关萧红的传记很多,但不少传记都在渲染萧红和男人们的爱情,弄得萧红像一个滥情的女性。“有些传记穿凿附会,比如萧红和萧军在什么场合下相遇的,本来缺少记载,但传记里却把萧红当时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讲得活灵活现,弄得非常庸俗。”
在《黄金时代》里,萧红与萧军等人的情感关系,也成了言情小说式的多角恋。霍建起拍的传记电影《萧红》去年三八节上映,其中有这样一幕:萧红和恋人萧军、追求者端木蕻良三人并排躺在一张床上。端木蕻良躺在右侧,隔着躺在中间的萧军,带着一脸殷勤,向躺在左侧的萧红表达仰慕之情。萧军不服气,和端木争辩起来,虽然谈的是文学,言辞中却不乏醋意。电影之后的情节是,萧红与萧军分手,跟着端木走了。
2
人生作品遭误读和庸俗化
萧红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自由,追求文学的自由,让人看到的是一个自由的灵魂。林贤治动情地说,“在爱情上,如果不追求自由,她可以当姨太太,过舒适的生活,但她宁愿背叛家庭,选择走上流浪的道路。”在他看来,萧红离开萧军,也是因为不能忍受萧军的家暴和不忠,要告别屈辱的生活。萧红追求自由独立,但在一个男性社会里,注定是悲剧。而在文学创作上,萧红不愿意为党派利益支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萧红曾是一员左翼作家,但她游离于左翼之外,如《生死场》看似写抗战,实际上抗战篇幅极少,写的更多是东北农村底层的苦难生活。止庵直言,萧红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天赋很高,靠本能就写出了好作品;但也正因为此,她的作品参差不齐,好作品特别好,而另一些作品又明显很弱。林贤治说,萧红跟丁玲不一样,惧怕集体革命化的生活,她不是写阶级斗争的作家,更多是从文化的视角,以悲悯的情怀表现底层人的生存,超出阶级斗争的局限。
林贤治深情地说,萧红的创造性被严重低估,文学史上的地位还不够高,她的小说具有散文化特征,对生活观察很独到,对人性中恶与丑陋的暴露,以及对男权社会暴力的揭示比较深刻。萧红写《生死场》《呼兰河传》,把自己放进里面,不会隔岸观火,是用生命来写作。
3
后世影响
实际上,民国女作家对今天女性作家的影响,除了张爱玲之外,其他作家都没多大影响,萧红也不例外。“民国和今天是不同的文学世界,文艺体系不一样,作家的生存方式也不一样。”林贤治感慨,今天的主流女作家们养尊处优,关在作协大院里的生活和写作状态,就跟萧红不一样,萧红的作品很难对她们产生影响。
萧红是幸运的,在适当的年代,遇到了该相遇的人,写了想写的作品。萧红是不幸的,生前四处流浪,情感千疮百孔。恰恰是萧红的幸与不幸,成就了萧红的作品与人生。正如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所写:“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是的,任何时代,任何时刻,都能成为写作者的“黄金时代”,无论是萧红还是所有他人。
新浪微博:现当代文学君
投稿
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
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2:
现当代文学网考研群:
他们也在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文系?
▋汪曾祺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刘震云北大演讲精华摘录:毕业后,有两句话千万不要信
▋《白鹿原》丨温柔与粗糙,写不尽的白鹿原
▋《围城》丨人人都爱唐晓芙,我独偏爱孙柔嘉
▋迟子建:愿能人生九十,望窗外自然老去
▋贾平凹丨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那些只有张爱玲才能想得出的天才比喻……
▋苏童说这是他笔下最动人的爱情故事
▋莫言微博回忆《透明的红萝卜》发表经过
▋张洁: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
▋迟子建:愿能人生九十,望窗外自然老去
▋王安忆《长恨歌》:人面桃花相映红,繁花落地寂无声
▋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人能为爱等待多久?
▋你知道《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影响了多少中国作家吗?
▋毕飞宇解读汪曾祺《受戒》(金句频出,干货满满)
▋32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谈读书,句句让人醍醐灌顶!
▋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最全鲁迅先生年谱,留一份收藏!丨许寿裳作
▋她被誉为是“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当余华、阿城、王朔、方方等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民国女作家萧红最全珍贵老照片,都在这里啦~
留言区互动:
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