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后一次的召唤
文/周百坤
春节又要到了,就在我欢天喜地迎新年的时候,年的那个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陪我母亲过除夕的情景,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挥之不去。
早年,我老家在辽西一农村居住,家中七口人,我们姊妹五个,在父母的精心哺育下,都相继成家立业了,有的从事种业科研,有的出国劳务,有的在县级政府机关当了领导,有的在学校任教,有的自己经商做老板,都各自在城镇里安了家,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我父亲去世后,年进八旬的母亲,搬到镇里和我老弟一家人生活。由于过不惯城镇生活,母亲非要回农村老房居住,我们百般劝说母亲在城里居住,享受晚年之福未妥,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顶着不孝之嫌,满足母亲的要求,把农村老房装修一新,我妹妹舍去在城镇里生活的机会,携家人陪母亲在农村老房暂时居住,安度晚年。
自从我们姊妹们成家立业之后,各居他乡,平日里工作较忙,除在年节和大事小情中,全家人有机会一起相聚外,但一大家子人,从来没在一起过次除夕夜。每年除夕夜到来之时,我母亲坐在农村的土炕上,听到一声声的鞭炮声,就思儿想女,企盼一大家子人,一起过个除夕夜。年除夕夜来临之前,我母亲再也耐不住寂寞了,早早的通知我们所有家人,今年除夕夜务必回家过,一家人好好团圆团圆。这一发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入年少时期的母亲召唤,“孩儿们,回家吃饭啦!”。我们姊妹们接到电话后,都不敢怠慢,如期相约在年三十这一天,和母亲一起过除夕,了却母亲朝思暮想的心愿。
我们一大家子,老少四辈,总计二十三口人,可以说是人丁兴旺,后继有人。不论是我们姊妹们,还是妯娌们,以及晚辈的孩儿们,都相处的和谐友好,从没发生过任何纠纷与矛盾。整个大家庭里,充斥着一种和谐、温馨的特殊味道,那就是亲情味。这种亲情味,弥漫在大家庭里,就像陈年的老酒,日子过得越久,味道越浓。我们这个大家庭,不但有城镇流光溢彩的现代化生活,而且也有农村田园浪漫的生态化生活。每当我们一家人相聚一起的时候,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我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从辽西搬迁到城市的,在我们姊妹中,我距老家最远,因工作忙的原因,平日里,我们全家人一起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只有过年期间,选择正月初二回老家给我母亲拜年。这一年,我们在母亲的召唤下,一家五口人,在年三十早上,开着私家车从铁岭出发回辽西老家,一路上,我的心里增添了许多喜悦,想着母亲的笑容,想着姊妹们的相聚,想着孩儿们的问候!一股股暖流涌进心头,期盼着早日到家,与亲人团聚,一路上的年景风光,都来不及驻足观看,很快就平安到家了。只见老家的大门上,粘贴了喜庆的春联,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院落打扫的整洁一新,好一派过年的景象。每当我们姊妹们一家人进院时,我母亲都是满脸微笑,出来迎接,不断的嘘寒问暖,特别是见到重孙女,赶忙牵着手,一个劲的亲,高兴的嘴都合不上。
除夕夜的晚上,我们一大家子人,分三桌落座,围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饭。开饭时,母亲首先讲话说:“今年我请全家人一起过除夕夜,是我多年的夙愿,今天实现了,也是我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天,祝福儿孙满堂,家业兴旺。”话音刚落,博得家人们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母亲又说:“今年过除夕夜,有史以来是人口最全的一次,只可惜……”
我明白了母亲想要说啥,立刻打断了母亲的讲话,我说:“感谢母亲今天为我们准备的年夜饭,让我们改了馋。感谢母亲把我们养育成人,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谢母亲把我们聚在一起过除夕,让我们阖家欢乐!祝母亲晚年幸福,健康长寿!祝大家庭年年和顺!财源滚滚,家业兴旺!”说话期间,我瞅了母亲一眼,只见我母亲流下了热泪。
我母亲接着说:“今天我太高兴了,太激动了,啥也不说了,大家吃好喝好。”整个餐桌上,家人们相互敬酒,表达着新一年的祝福,到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美好气氛,整个场面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之后,母亲吩咐我老弟说:“快去放鞭炮,让孩子们乐呵乐呵!”我老弟走出门外,把长长的一挂鞭炮拴在竹竿上,挑起点燃后,炮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我的孙女们捂着耳朵,躲在大人的身后,偷偷的观看。紧接着,我老弟又把两箱礼花点燃了,随着一声声的炸响,瞬间把漆黑的夜空照亮,只见礼花在空中变换着各种形状,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不胜收。高兴的孩子们围着我母亲来回打转,一直欢呼着说:“真好看!真漂亮!”就在家人们欣赏礼花的高兴之余,我怕母亲冻着,就搀扶着母亲走进了房间,一同观看中央春晚文艺晚会。燃放完鞭炮后,家人们忙着包起了饺子,我母亲见大家都包饺子,也凑上前来帮着包饺子,还不时的包一些“元宝”和“麦穗”饺子,嘴里不断的叨咕着:“来年子女们都有钱花,有粮吃。”
我听到后问母亲:“您说的准吗?”
母亲看我一眼笑着说:“这都是过去的令,准不准,信不信由你。”
饺子快要包完了,突然间,我母亲似乎想起啥来,赶忙问到:“包饺子时里放钱币没?”
我二弟媳妇回答到:“放了。”
我母亲说:“放了就好,这可别忘了,今晚谁吃到放钱的饺子,谁有福”。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家人们围在一起,尽情的品尝着三鲜馅的饺子,每个家人的脸上,都绽开了幸福的笑容。我在吃饺子的时候,千方百计的在盛饺子的盘中,寻找包有钱币的饺子,其目的是找到后,偷偷的送到母亲的碗中,有意让母亲吃到,但功亏一篑,未能满足我的一点心愿。
这时,我母亲边吃饺子边说:“谁吃到包有钱的饺子了?”
我妹妹高声答道:“你大重孙女吃到了。”
我母亲赶忙说:“还是我重孙女有福。”
一家人吃完饺子后,时间已转到了大年初一,在我的主持下,我按照传统的家规,晚辈们依次给我母亲拜年,行磕头礼。
母亲见状忙说:“现在不兴这个了,只要你们有孝心在,常回家看看我就满足了。”
我的小孙女非常调皮,轮到她拜年的时候,毫无拘谨的来到我母亲跟前,深深的磕了一个响头说:“恭喜太奶发财,红包拿来。”
我母亲也不怠慢,高兴的说:“好!好!好!我都准备着那,都有份。”说着从怀里拿出一大叠事先准备的红包,首先发给了两个重孙女,然后依次发给孙子和孙媳妇。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母亲给孙子辈发完红包之后,又把四个儿媳妇叫到跟前说:“我也给你们发一个红包。”
四个儿媳妇见状忙说:“我们都快成老太太了,这个可使不得,我们万般不能接受您的红包,钱还是您自己留着,喜欢吃啥就买点啥。”
母亲说:“我自己每月都有退休养老金,儿子们还经常给我钱,我都花不了,知道你们都不缺钱花,但你们做女人的最幸苦,受的累也最多,这些年与我儿们,不论贫与富,你们都不离不弃,同甘共苦,还给我生了好多孙子,延续了我们家的香火,功不可没,我给你们的红包钱虽不多,但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今天不收,我就和你们激眼。”万般无奈之下,儿媳们感动的流下了热泪,欣然接受了母亲的这份心意。
当我看到母亲手中的红包已经发没了。就调皮的走到母亲跟前说:“红包您都给了,咋不给儿子闺女发红包?”
母亲说:“儿子闺女都是我生养的,不给红包你们也不挑我。”说着抿嘴直乐!
一家人在欢快、祥和、幸福的美好气氛中,圆满的过完了除夕夜,满足了母亲的心愿。由于我母亲家房间住不了这么多的人,离家较近的家人们,都开着私家车返回了家中,我扶着母亲和离去的家人,一一进行了送别,我母亲望着家人离去的背影,一动不动的站在大门口,连连招手,高声嘱咐道:“开车要注意安全,明年除夕夜再相聚!”说着说着,母亲的脸上又一次流下了幸福而高兴的热泪。
谁能想到,这次一大家子人,一起团圆过除夕,竟成了我母亲过的最后一次除夕夜,年的夏天,我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不能和我们一起过团圆年,吃年夜饭了,令我悲痛万分。现在我常常想起,若要父母健在时,我们不论居住多远,工作多忙,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母亲再一次的召唤,“孩儿们,回家吃饭啦!”,就不留任何遗憾!
作者简介周百坤,满族,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曾发表于《文学月报》《博爱》《辽海散文》《浮玉》《铁岭文艺》《悦读阅香》《晚枫笔韵》《沈阳农业大学学报》《锦州农村经济》《中国农垦》《新农业》《辽宁日报》《辽宁农民报》《铁岭日报》《辽沈晚报铁岭版》《铁岭广播电视报》等。年《边城作家网》全国中秋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铁岭市端木蕻良文学大赛二等奖。
《青年作家年鉴》是由青年作家年鉴编委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青年文艺》报社、广东校园文学网携手打造,并由汤炎忠担纲主编、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国青年作家全档案百科全书、权威年度精品选集。
欢迎青年作家投稿
专用邮箱qnnianjian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山东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