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地理冲刺卷

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ikeyun.com/cms/news/437845.html

年高考地理冲刺卷

汪新太编辑

利用气候条件、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明程度、生活成本等指标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某类型人口流动适宜度指数。下表是“年我国某类型人口流入适宜度指数排行榜”。据此完成1~2题。

1.该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是

A.养老B.经商C.旅游D.求学

2.该人口流入对迁入地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容量增大B.社会服务短缺

C.科技水平提高D.就业压力增大

河道来沙系数(ζ)是指河流含沙量与流量的比值,主要反映河道输沙能力与水沙变化关系。依据河道来沙系数将水沙运动状态划分为水少沙多(≥0.)、水沙协调(0.≤ζ0.)与水多沙少(0.)3种状态.水沙搭配关系越不协调,越容易导致河道冲刷或淤积.图1示意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头道拐水文站位置及各季节来沙系数。据此完成3~5题。

3.头道拐水文站河道输沙能力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冬季C.秋季D.夏季

4.头道拐水文站不同季节水沙不协调引起的河道冲淤状态是

A.春季冲刷B.夏季淤积C.秋季冲刷D.冬季淤积

5.导致头道拐水文站春季水沙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①河道封冻②风沙入黄③降水产沙④生产用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九嶷山地区位于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区之一。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不同走向断裂不仅反映了断裂构造的时空演化关系,而且还体现了断裂构造的成矿作用。出露地层依次为海相沉积的Z地层和E地层及浅海台地相沉积的D地层,后期在一些断陷盆地中发育陆相沉积的K地层。区内花岗质岩体出露广泛,自西向东由金鸡岭、砂子岭、西山等岩体组成。图2示意九嶷山地区断裂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岩浆活动易形成金属矿床。图中锡矿带易出露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7.a、b、c、d四处断裂构造,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aB.bC.cD.d

8.断裂带本身及其旁侧与外围相比,在含水性、岩石成分以及结构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利用该差异制作区域断裂分布图,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数字地球C.北斗导航系统D.遥感技术

吕二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为典型黄土,土层厚度50cm以上。科研人员在该流域选取四个坡度近似的林地(灌木林、刺槐林(人工纯林)、油松林、针阔混交林)为径流小区研究植被覆盖对坡面径流的影响。下图示意一次降水过程下不同植被坡面径流产流过程。据此完成9~11题。

9.据材料推测,四种林地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

A.灌木林B.刺槐林C.油松林D.针阔混交林

10.与其余林地相比,灌木林坡面径流出现时间早主要是因为灌木林

A.地势起伏小B.降水强度大C.地表覆被少D.土壤孔隙大

11.为提升刺槐林水土保持能力,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种植林下灌草植被B.增大刺槐种植密度

C.清理林下枯枝落叶D.发展林下家禽养殖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徐闻所在的雷州半岛以火山丘陵地貌为主,大部分为砖红壤。

材料二广东省徐闻县盛产菠萝,有“菠萝的海”之美誉。菠萝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目前徐闻菠萝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菠萝约70万吨,产量约占全国的40%。徐闻县菠萝种植集中在7—9月,第二年2—4月上市。“徐闻菠萝”高铁专列已开通,可将菠萝销往北京、上海等市场。近年来,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

(1)说明雷州半岛菠萝种植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生产特点。(6分)

(2)分析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推测徐闻菠萝上市季节可能遭遇的一种气象灾害,并说明理由。(4分)

(4)评价湛江地区发展菠萝加工产业的合理性。(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校学生赴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考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建设。同学们了解到,该流域自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存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当地农民告诉同学们,这里的农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夏秋季节,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严重;淤地坝建成后经拦泥淤地,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据当地水文站统计,王家沟流域的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

(1)据图指出该流域不同类型淤地坝的数量差异及分布差异。(8分)

(2)和坡耕地相比,说明该流域坝地农田种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8分)

(3)该流域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解释其原因。(8分)

43.(10分)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需求,紧贴“清新福建”品牌发展需要,福建省气象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指出旅游业严重依赖气象条件的原因。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生态围坝(见下图)是由若干个植物浮床、弹性填料、固定桩等组合而成的生高单元。阳澄湖位于太湖平原,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出产的大闸蟹在全国享誉盛名,但曾受水产养殖影响,水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生态围坝在阳澄湖得以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分析阳澄湖生态围坝在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2.B3.D4.B5.C6.A7.C8.D9.D10.C11.A

1-2解析略

3.D[解析]由材料可知,河道来沙系数主要反映河道输沙能力与水沙变化关系,由图可知,夏季来沙系数最高,可推测该河道夏季输沙能力最大。该区域地处我国温带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输沙能力最大,故选D。

4.B[解析]由图可知,夏季来沙系数最高,可推测该河道、夏季输沙能力最大,夏季当流速减慢时,大量泥沙淤积,B正确;冬季来沙系数最小,河道输沙能力弱,泥沙沉积少,D错误;春秋季来沙系数较高,输沙能力较大,当流速减慢,泥沙易于沉积,A、C错误。故选B。

5.C[解析]由图可知,春季来沙系数较高,说明水少沙多。春季降水少,河道解冻,①③错误;春季多大风,附近有沙地,风沙进入河水,导致水中沙多,②正确;春季农作物需要灌溉,生产用水导致河水减少,④正确。故选C。

6.A[解析]已知岩层断裂处矿产易出露,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①③靠近断裂,可排除BD选项,再结合锡矿的成矿条件,一般分布于花岗岩体中,而③位于的E地层为海相沉积的沉积岩层,可排除C项,所以,图中锡矿带易出露的区域是位于花岗岩体断裂附近的①地,A项正确。

7.C[解析]由材料可知,图中Z、E、D、K地层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而a、b断裂穿过E地层,a、b形成晚于E,d断裂穿过K,d形成晚于K,而c断裂穿过b、d,可知c形成晚于b、d,所以形成最晚的应该是c断裂,C项正确。

8.D[解析]已知断裂带与外围相比,在含水性、岩石成分以及结构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使断层辐射、反射的电磁波与外围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可以被遥感技术识别,从而利用该差异制作区域断裂分布图,所以D项正确。

9.根据材料“下图示意一次降水过程下不同植被坡面径流产流过程。”,如图所示针阔混交林出现地表径流的时间最短而且地表径流量最小,说明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地表土壤冲刷最轻,水土保持效果最好,D正确,ABC错,故选D。

10.地表植被密度越低,对降水的阻滞接纳作用越小,水分下渗越少,也就有越多的地表径流,灌木林植被密度较低,阻滞接纳降水的能力差,坡面径流出现时间早,C对,没有理由表明灌木林地势起伏小,A错误;与其它植被相比,降水强度相同,B错误;灌木林土壤空隙大,故选C。

36.(1)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园农业。(2分)

主要生产特点: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2分)商品率高。(2分)

(2)徐闻县位于低纬热带地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适宜菠萝生长;(2分)雷州半岛以火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2分)铁路、公路和海运交通便利;(2分)开通了运送菠萝的高铁专列,拓展了国内外市场。(2分)

(3)暴雨洪涝灾害。(2分)4、5月份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正值菠萝上市。(2分)

寒潮灾害、低温冻害。(2分)菠萝上市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如遇强冷空气南下导致当地气温降幅较大,会使菠萝减产。(2分)(任答一类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4)徐闻菠萝产量大、质量优,发展菠萝加工业充分发挥了徐闻的原料优势;(必答)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提高第二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吸收当地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任答3点得6分)

37.(1)骨干坝:位于干流沟道,(2分)数量少。(2分)中、小型坝:大部分位于支流沟道,(2分)数量多。(2分)

(2)坝地农田土地土层厚、肥力高、水分条件好;(4分)坝地农田平坦,易于耕作、管理及灌溉。(4分)

(3)泥沙淤积抬高了沟道内的侵蚀基准面,沟道下切受抑制,坡面趋于稳定;(3分)坡面退耕还林(草)措施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轻了坡面流水侵蚀(固定坡面)。(3分)

(1)本题属于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类试题,读图归纳概括可以得出,骨干坝数量少,分布在干流沟道;中型坝和小型坝数量多,主要分布在支流沟道。

(2)相对于坡耕地,坝地农田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水分条件较好;坝地农田平坦,分布相对集中,更便于耕作、灌溉及农田管理。

(3)坝地体系建成后,一方面,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了坡面植被,减轻了坡面的流水侵蚀;另一方面,淤地坝主要建在沟道中,抬高了沟道内的侵蚀基准面,减小了坡面沟道的纵向坡度,减缓了沟道水流的速度,抑制了沟道下切侵蚀,从而使坡面趋于稳定。

43.适宜的气象气候条件有利于气象景观形成和旅游活动开展,景区气象服务有利于游客安排适当时间出行;气象灾害及风险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赋存状况、旅游者的出游决策以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合理即可,10分)

44.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圈坝减少污染水体向外扩散,降低湖区污染程度;(2分)植物浮床可以吸附污染物,净化水体,改善湖区水质;(2分)水质改善利于维持湖泊生物多样性等。(2分)

水产养殖:水质改善,利于提高水产产量和品质:生态围坝为鱼虾蟹提供栖息场所,减少鱼虾缦外逃;减少饵料投放量,提高饵料的利用事,降低养殖成本等。(任答2点得4分)

阳澄湖是我国有名的大闸蟹产地,但其受到湖水污染的影响,水产的品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生态围坝的设立有效的改善了这一现状。分析生态围坝的意义主要从图中涉及的一些要素切入进行组织答案,如生态围坝湖中湖的本质、植物浮床的作用、弹性填料和水体交换材料的作用等,即可分析出其生态意义,然后再由生态意义推导出其经济意义即可。生态围坝实质上是人工打造的湖中湖,其将围坝内与坝外湖区隔开,防止被污染的湖水入围;同时通过植物浮床的设置,能够有效阻隔废水和吸附水中污染物;通过弹性填料和水体交换材料的铺设,能够通过交换水体以提升水质;此区域的水质得到净化,水产品质提高,更有利于销售;形成可循环的生态系统,长远来看能够减少养殖成本。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地理选择题命题特点

1排序一般由易到难。前面几组题只要认真分析,做对没太大问题。

2.以组合题形式出现。题目之间大多前后相互关联,要整体把握,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组题的第一个特别重要。 

3.题目材料有时与日常认知相冲突。做高考题时,一定要根据材料推导答案,只有从材料中找不到答案时才调动旧知。

4.答案的四个选项均衡分布,不会出现某一选项占比过高的情况。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选择题材料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区域图(有时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呈现,不给图,但考的是图),这种题,注意时间、空间,即我们常说的时空分布,勾画关键词,限定词,特别注意图例、图例、图例(重要知识说三遍)。另一种是统计图或统计表,这类题除找准关键词、限定词外,特别注意纵横坐标代表的意义和数量值,然后在分析时注意时间变化,而不是只注重空间变化。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高考有20%的分数不是为我们准备的,放弃吧。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但第一组题可以改动答案,因为这组题是容易出错的,开始心浮气躁的,错的概率大。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一审材料(加以引申、延展),把很专业的术语转化为人话(你能懂的话);二审题干设问(画出关键词、限定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设问有关的选项)。 

2.慎用宏观的知识点去解释和推理微观或小区域的题。(高考题喜欢考矛盾,考特例)。做大区域的题时,勿钻牛角,想常识(这种题现在很少了)。做小区域题还真得需要钻点牛角,找与材料有关的选项,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

3.善用排除法。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设问无关   

4.实在不会做的题就跳出来,不看材料,只看答案。

5.选择题做完抓紧涂卡,涂完检查一遍,以免出现涂错的情况.。.

二、综合问答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综合题特点

1明确设问行为动词。统计近八年全国卷,行为动词有:

①简述(阐述):简单扼要叙述,根据材料罗列要点;

②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表明结果。   

③说明(解释):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其中原理、成因类相当于分析,规律特征类相当于简述

④推断(判断):根据事实或前提推论。

⑤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⑥提出(指出):下一步准备怎么干,提出论点看法,提请考虑干什么。

⑦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⑧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

2.重视关键词。主要有以下四类

(1)特征(特点、差异、变化)。对应的行为动词一般是“简述”,思维含量最低,就是把图或文中的信息概括一下。差异就是对两地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变化就是对同一事象找出时间差异。

(2)原因(条件、依据、理由、来源、区位优势、各自优势)。这些成因类的题,“依据”最好回答,把图文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论据表述出来即可;“原因”这个关键词考的最多,对应的关键词是分析或说明,必须有因果,有时还要交代一下背景(分值多的时候是个得分点,分值再多的话结论也是得分点);“理由”介于依据和原因之间,有时是依据,有时是原因;“条件”类似于原因,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但组织答案比原因简单些,与材料的相关性更大些,原因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条件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但条件又分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位优势即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3)影响。影响分不利影响(危害)和有利影响(贡献、价值、益处、利益、作用),从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组织答案。高考题总是很小的切口,所以一定是让你分析其中的某一方面,例如“经济价值”“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注意答环境影响时要说明带来的次生灾害。

(4)措施(办法、建议),对应的行为动词一般是提出、指出等,也就是下一步怎么干。模板有工程(技术)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意识措施。但高考题设问很细小,一般是让你从某一个方面往深处挖掘。

(二)语言表达三要领

1.条理性:分点叙述;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2.层次性: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适当多答(注意是适当)。   

3.完整性:尽量具体详细,要有最后结论,有很多时候结论是得分点。判断的问题,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

(三)综合题答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看完所有文字、表格或图材料,文字要画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穷尽材料,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可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准备用。   

第二步审设问:找出行为动词,关键词,限定词,注意限定词有时好几个,而这几个方面正是答题的方向。

第三步语言表达: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逐项表达,每个要点二句话。

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看所给条件是否全部用上,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

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分享,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10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