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本文节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著
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 ,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 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平《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书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十种尽是《史记》、《汉书》。这在旁人看起来似近于滑稽,而应征的人却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喜欢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我为了写这封信给你,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物部 的书可以分为四类:(一)冒险小说和游记,(二)神话和寓言,(三)生物故事,(四)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就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JulesⅤerne:AroundtheWorldinEightyDays)和《海底两万里》(TwentyThousandLeaguesUndertheSea),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Defoe:RobinsonCrusoe),大仲马的《三剑客》(A.Dumas:ThreeMusketeers),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Hawthorne:WonderBookandTangleWoodTales),金斯利的《希腊英雄传》(Kingsley:Heroes),法布尔的《鸟兽故事》(Fabre:StoryBookofBirdsandBeasts),安徒生的《童话》(Andersen:FairyTales),骚塞的《纳尔逊传》(Southey:LifeofNelson),房龙的《人类的故事》(ⅤanLoon:TheStoryofMankind)之类。这些书在国外虽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十分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地谈一点学理。他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在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Keats)、雪莱(Shelley)、柯勒律治(Coleridge)、布朗宁(Browning)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Shakespeare:Hamlet)、《李尔王》(KingLear)和《奥瑟罗》(Othello),歌德的《浮士德》(Goethe:Faust),易卜生(Ibsen)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Turgenev:VirginSoil)和《父与子》(FathersandChildre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Dostoyevsky:CrimeandPunishment),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Flaubert:MadameBovary)莫泊桑(Maupassant)的小说集,小泉八云(KoizumiYakumo,原名LafcadioHearn)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如果我应北平《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把这些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如果要知道,你应该去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地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你嫌这封信太冗长了罢?下次谈别的问题,我当力求简短。再会!你的朋友孟实-EN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著江苏人民出版社,索书号:D.63本书以青年们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包括谈读书、谈升学与选课、谈作文、谈情与理、谈社会运动等十二个方面。阐述了作为美学家、教育家的朱光潜在这些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还收录了《谈修养》中的一些文章为附录,是作者对人情世故多了一些思考体验后而总结出的做人的道理。
往期文章
梁实秋:谈友谊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王强:尘世纷繁,躲进书房
沈从文:谁的生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
余秋雨:三十年的重量
陈忠实:我的树
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伯特兰·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汪曾祺:夏天
杨绛:孟婆茶
季羡林:听雨
钱钟书:窗
朱自清:背影
川端康成:花未眠
法布尔:萤火虫
刘慈欣:坍缩将在深夜1时24分17秒时发生
奇普·沃尔特:大脚趾的异想传奇
李娟: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
村上春树:猫城的故事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萧红:失眠之夜
弗兰西斯·培根:谈读书
林清玄:猫头鹰人
史蒂芬·霍金: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张抗抗:天山向日葵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丰子恺:吃瓜子
理查德·道金斯:复制基因
汪曾祺:淡淡秋光
巴金:灯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三毛:大胡子与我
严歌苓:蛋铺里的安娜
达·芬奇:地球具有一种生长的灵魂
张爱玲:天才梦
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欧·亨利:女巫的面包
老舍:济南的冬天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林语堂:论读书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
达尔文:驯化变异
席慕蓉:写给幸福
张恨水:北平的春天
台静农:我与老舍与酒
简媜: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
张晓风:岁月在,我在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节选)
海明威:一天的等待
都德: 一课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节选)
周国平:失去的岁月
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宗璞:紫藤萝瀑布
汤显祖:惊梦(节选)
老舍:我的母亲
余华:活着(节选)
李时珍:本草纲目(节选)
赫拉利:人类简史(节选)
白先勇:一把青
张悦然:父亲
冼星海:留学巴黎
刘慈欣:三体3·死神永生(节选)
梁实秋:旅行
卡夫卡:变形记(节选)
郑振铎:劫中得书记
鲁迅:伤逝
沈复:闲情记趣(节选)
儒尔·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节选)
彼得·梅尔:一只狗的生活意见(节选)
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节选)
威廉·戈尔丁:蝇王(节选)
斯蒂芬·埃德温·金:肖申克的救赎(节选)
劳伦斯·布洛克:酒店关门之后(节选)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归有光:项脊轩志
曹文轩:秃鹤
费孝通:差序格局(节选)
郁达夫:故都的秋
安房直子:花椒娃娃
乔斯坦·贾德:伊甸园
刘大任:晚风细雨(节选)
张爱玲:倾城之恋(节选)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节选)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节选)
赫尔曼·黑塞:童年轶事(节选)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赛珍珠:圣诞节的清晨
林清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节选)
吴承恩:西游记(节选)
米歇尔·德·蒙田:阅读的价值
傅雷:傅雷家书二则
孙武:孙子兵法(节选)
路遥:平凡的世界(节选)
卡尔维诺:良心
琦君:压岁钱
老舍:四世同堂
曹雪芹:红楼梦(节选)
史蒂芬·霍金:我的病历
余华:兄弟(节选)
萧红:小城三月(节选)
鲁迅:秋夜
列夫·托尔斯泰:穷人
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汪曾祺:跑警报
丰子恺:我的母亲
西蒙娜·德·波伏瓦:真正的爱情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冯友兰:活出人生的意义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贾平凹:酒
林夕:生命中不能拥有的
黄宗羲:柳敬亭传
马可·奥勒留:我从父亲那里学到的
梁实秋:酸梅汤与糖葫芦
F.S.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节选)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节选)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节选)
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节选)
沈从文:边城(节选)
袁了凡:了凡四训(节选)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节选)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节选)
李汝珍:镜花缘(节选)
伏尼契:牛虻(节选)
马尔克斯:告别信
吴敬梓:范进中举
茨威格:不朽的逃亡者
柏拉图:理想国(节选)
刘成章:安塞腰鼓
纪昀:滦阳消夏录二
卢梭:论最初形态的社会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节选
亚当·斯密:国富论(节选)
史蒂文·温伯格:最初三分钟——关于宇宙起源的现代观点(节选)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节选)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节选)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节选)
比切·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节选)
陈寿:三国志(节选)
比尔·波特:隐士的
汪洁:时间旅行
萨特:文字生涯
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车万育:声律启蒙(节选)
加缪:局外人(节选)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节选)
曾国藩:冰鉴(节选)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梦、记忆和思考(节选)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飞鸟集(节选)
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节选)
托马斯·哈代:苔丝(节选)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节选)
金庸:射雕英雄传(节选)
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节选)
钱穆:中国通史(节选)
川端康成:雪国(节选)
佚名:增广贤文(节选)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节选)
迟子建:故乡的吃食
松尾芭蕉: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节选)
张抗抗:书之书(节选)
周兴嗣:千字文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普罗斯佩·梅里美:卡门(节选)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外婆的道歉信(节选)
本杰明·富兰克林:致儿子的信
王诩:鬼谷子(节选)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节选)
巴尔扎卡:高老头(节选)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节选)
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猜想(节选)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节选)
小仲马:茶花女(节选)
王树增:长征(节选)
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节选)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石黑一雄:长日将尽(节选)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节选)
约瑟夫·布罗茨基:怎样阅读一本书
果戈里:死魂灵(节选)
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节选)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节选)
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节选)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节选)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节选)
杜鲁门·卡坡蒂:圣诞忆旧集(节选)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节选)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节选)
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节选)
马克·吐温:百万英镑(节选)
威廉·斯泰隆:苏菲的选择(节选)
阿尔贝·加缪:鼠疫(节选)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节选)
保罗·鲍尔斯:遮蔽的天空(节选)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节选)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节选)
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节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节选)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节选)
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霍比特人(节选)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节选)
张恨水:金粉世家(节选)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名利场(节选)
山田宗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节选)
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节选)
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节选)
太宰治: 失格(节选)
老舍:骆驼祥子(节选)
姜戎:狼图腾(节选)
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节选)
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节选)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人生的枷锁(节选)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节选)
罗曼·罗兰:名人传(节选)
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节选)
许仲琳:封神演义(节选)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节选)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节选)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节选)
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节选)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老人与海(节选)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节选)
莉莉·海沃德:尤尔小屋的猫(节选)
冰心:小桔灯
斯蒂芬·温伯格: 理论之梦(节选)
卡洛·罗韦利:时间的秩序(节选)
曼尼·斯坦伯格:呐喊——大屠杀回忆录(节选)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夏洛的网(节选)
王树增: (节选)
吉米·哈利:万物有灵且美(节选)
弗兰克·赫伯特:沙丘(节选)
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节选)
张恨水:纸醉金迷(节选)
松田道雄:育儿百科(节选)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节选)
高尔基:在 (节选)
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节选)
梁实秋:教育你的父母
罗翔:刑法学讲义(节选)
中村恒子: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伍绮诗:无声告白(节选)
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节选)
武汉抗疫日记(节选)
安徒生:拇指姑娘(节选)
达芙妮·杜穆里埃:蝴蝶梦(节选)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节选)
巴克曼: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节选)
季羡林: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儒尔·凡尔纳:地心游记(节选)
饶平如:平如美棠(节选)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凯瑟琳·曼尼克斯:死属于生命,就如生也属于生命
伊坂幸太郎:金色梦乡(节选)
米奇·阿尔博姆: 星期二(节选)
袁隆平:妈妈,稻子熟了
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节选)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讨厌的勇气(节选)
许渊冲:梦与真(节选)
罗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节选)
杨利伟:太空一日
劳丽·加勒特:失信(节选)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刀锋(节选)
●●●
深圳图书馆│图书馆之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或许你还对这些活动感兴趣...
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