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哈尔滨市,简称“哈”,别称冰城,古称上京、会宁府、阿勒锦、滨江,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共辖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总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万人,城镇人口.3万人,城镇化率65.9%。年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当然哈尔滨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是民国才女,一位是中科院院士。
第一位:萧红萧红(年6月1日-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结识萧军。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年7月,萧红高小毕业,因呼兰只有男子中学,没有女子中学,萧红进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萧红爱好文学和绘画,特别爱读鲁迅、茅盾、郭沫若的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迫使张学良接受修筑"满蒙新五路",引起东北人民的强烈不满。晚上还和同学们偷偷往墙上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日本强修五条铁路"等标语。
在初中一年时,父亲给萧红订了亲,男方的家长过去是东省特区的一个"统领",未婚夫汪恩甲是滨江小学教员。年7月,萧红初中毕业,想继续升学。但父亲却叫她结婚,并给了一笔钱买嫁妆。萧红想,一旦结婚,则无法继续念书,但父亲很顽固,他决定的事是不容易商量的。萧红不便公开反对,于是偷偷跟表兄陆振舜乘车去北平,入北平女师大附中高中部学习。但迫于家庭的压力和经济-,萧红不得不于年1月返回呼兰。萧红到北平读书这一大胆举动,遭到家里、亲戚、邻居的白眼和讥讽,萧红难以容忍,同年10月,毅然逃出家门,只身来到哈尔滨。萧红出走后,父亲大为恼火,认为给他丢了面子,宣称"开除她的祖籍”。
汪恩甲得知萧红和家庭闹翻,找到萧红,将萧红骗到道外东兴旅馆,与她同居了。年2月哈尔滨被日本侵略者占领,8月大水淹了哈尔滨。而汪恩甲说回家取钱,则一去不复返。萧红怀有身孕,困在旅馆。萧红-给《国际协报》写信求援,在裴馨园及萧军等人的帮助下,逃出困境,不久与萧军同居,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了创作生涯。年年底,写出了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年10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地下党员舒群等人的资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
日本侵略者进驻哈尔滨以后,对新闻出版事业的控制越来越紧,作家的创作受到严重的摧残。年夏,中共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党外进步作家,帮助萧红、萧军离开哈尔滨去青岛。在青岛,萧红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由于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党组织又帮助萧红、萧军去上海。年10月底,萧红、萧军到上海后,立刻给鲁迅写信,希望能早日与鲁迅见面,请求指导。11月30日,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终于见到了十分崇敬的鲁迅先生。萧红投奔到鲁迅身边,这是她一生中的重大转折,是萧红创作道路上的新起点。在鲁迅悉心指导和热心帮助下,她创作发表了许多小说、诗歌和散文。
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小说、散文集《桥》。尤其是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出版,倾注了鲁迅先生的许多心血。《生死场》是一部真实地反映北方人民的生活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现实主义作品。鲁迅为这部书的出版进行多方努力,但书稿被国民党当局扼杀,鲁迅决定作为"奴隶丛书"之三,自费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生死场》作序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了,女性作者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年12月,《生死场》出版,在进步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萧红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此,在鲁迅的教诲下,萧红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
萧红从日本回国不久,年"七·七"抗战爆发。民族的灾难,生活的变迁,使萧红暂时摆脱了个人生活的痛苦。年9月,在上海沦陷的前夕,萧红及其他一些文艺作者从上海撤退到武汉。年1月,应李公朴先生之邀,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此时,由女作家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从前线来到临汾。2月下旬,萧红随丁玲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去西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副主席亲切会见了她们。这年初夏,萧红决定和她共同生活6年的萧军分手。后来,萧军离开西安,与王德芬女士结婚去了延安。萧红和端木蕻良回武汉举行了婚礼。由于时局动荡,萧红与端木蕻良辗转到了四川重庆,此间,萧红写了《朦胧的期待》等许多作品,成为她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年底,日本侵略者对蒋介石政府采取迫降政策,大肆轰炸重庆。为躲避日本轰炸,年春端木蕻良和萧红去香港。
在香港,萧红应邀参加了"鲁迅六十诞辰纪念大会",8月3日那天,萧红在会上报告了鲁迅的生平事迹,在当晚举行的纪念晚会上,演出了萧红创作的哑剧《民族魂鲁迅》。萧红除偶尔参加文艺界的聚会外,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她写了短篇小说《后花园》。以寂寞、苦闷、怀旧的情绪创作了《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被茅盾先生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人民饱受煎熬、麻木愚昧的情景,并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顽强。这时萧红疾病缠身,在病中,完成讽刺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马伯乐》。此外还写了《北中国》、《小城三月》、《给-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短篇小说与散文。到香港的后二年,是萧红创作的丰收期。
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占香港、九龙。年1月,萧红病重,医院治疗,庸医误诊为喉瘤。开刀手术,根本没有瘤子,加重了病情。1月18日,医院,确诊为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此时萧红已不能说话,在纸上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月21日,医院为日军占领,萧红被从病床上赶走。处在危险期的萧红,那堪如此折磨,第二天便离开人世,年仅31岁。
第二位:包为民包为民,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共产党党员,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某型号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于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历任航天部一院十二所副主任、副所长、控制系统主任副总设计师,一院十所第一任所长;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航天运载器总体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殊荣,是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毕业后工作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历任航天部一院十二所副主任、副所长、控制系统主任副总设计师,一院十所第一任所长,是一院十所的带头创始人之一。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6月,做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高考录取进行时》特别节目《考场职场市场》。
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年10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所)联合成立的“空间测控通信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包为民担任实验室主任。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4月,启动包为民西电宁波平台院士工作站;10月8日,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揭牌仪式,包为民担任专家组组长。年,在深圳大学设立包为民院士工作站。
包为民主持了中国新型远程战略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使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年6月11日,镇海籍院士包为民应邀参加在金港大酒店举行宁波“天一论坛”院士报告会,作了《中国人的航天事业》的专题演讲,就新中国的航天路、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等内容作了阐述。年9月11日,包为民,应邀来青海大学为师生作了题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走向航天强国》的专题报告。
年11月19日,包为民应邀参加北京交通大学的“交大大讲堂,作了主题为《走向航天强国,向世界科技前沿进军》的报告。年10月8日,包为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钱学森空间科学实验班揭牌仪式上的讲话中,从“钱学森之问”切入,他指出“钱学森班”将致力于结合学校电子信息优势和空间技术特点,遵循钱老“大成智慧”的教育思想,理工文齐发展,科学艺术相互促进,形成一种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教育体系,大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爱国精神奉献的空间技术精英人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后续事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