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逄增玉,年出生于吉林省,祖籍山东。年2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年12月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年任教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年晋升副教授与教授,其间获东北师大文学博士学位和国务院特贴。年招收硕士,年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东北师大教师文学院院长、东北师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并赴日本创价大学、樱美林大学任教2年,曾兼任吉林省和长春市政协委员和吉林省文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文联与作协理事。年至今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暨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汉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文法学部副部长、中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孔子学院处处长等职。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常务理事)、老舍研究会、闻一多研究会与东亚汉学学会理事、《抗战文化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现代传播》编委等职,还曾任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孔子学院、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孔子学院、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理事,出版《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东北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论稿》《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等7部学术著作,主编教材和教辅数十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余篇,海外报刊学术随笔数十篇,其中CSSCI,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四十余项,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省级项目和中外合作项目近20项。著作《满映:殖民主义电影政治与美学的魅影》在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一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近代以来屡遭侵略的中国,遭遇了一场最大的国难。是时,执掌国家政权的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人虽然没有下达不抵抗的指令,并且在策划和组织国防建设以应对越来越明显的来自日本的侵略威胁,但是由于国力和战略的考虑,以及正与地方军阀进行征伐与战争,特别是与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中共红色政权处于高度对抗状态,所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的侵略行为,只能采取暂时避让不扩大事态的政策,“不抵抗”和“卖国”的指责,端肇于此。而中共正在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以革命夺权为目的的土地革命战争即阶级战争,此时意识到民族危机的加深并发表宣言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其主要行为还是国内革命战争,加上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把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主要看成是对苏联的威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方针的指示和影响,也难以大规模组织关内力量对抗日本侵略,只得通过中共满洲省委组织抗日队伍进行战斗。中共领导的抗联和原隶属国民政府的马占山国民军虽然与日寇进行了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殊死战斗,国内新闻报刊也进行了宣传报道,像马占山抗日和江桥血战还成为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