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学院薛之谦广告你真看懂了吗拆解企

上周,相信你也应该被《薛之谦史上最疯狂的广告》爆了屏。

在广告中,薛之谦强凑了《灵契》主角杨敬华和端木熙的CP,吞了《爱神巧克力》中的神奇巧克力,被《一人之下》的冯宝宝暴打,又在《狐妖小红娘》“千山万水,陪你一起看”的弹幕之中怀抱涂山苏苏坚定前行。

作为腾讯动漫的代言人,薛之谦俨然化身“国漫守护神”,要一同守护“共同的信仰”。而“国漫”二字,才是这则广告不应被遗漏的重点。

实际上,腾讯动漫自年成立起,就开始扶持国内作者、动画工作室,支持原创国产动漫内容;年,在腾讯平台连载的原创作品超过两万部,有超部漫画作品点击过亿,30部漫画点击超10亿,13部动画作品播放破亿,其中不乏爆款级原创国漫IP。

腾讯为何要积极布局国漫?

国漫新生代到了觉醒的前夜了吗?

国漫市场上究竟有哪些力量在制造新的奇迹?

除了《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国漫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管你是否是二次元,“国漫之光”都值得你倾听。

进击的国漫

提到“国漫”,究竟谈的是什么?尽管行业内缺乏一个精准的定义,这里我们仅限定一个边界,指的是国产团队原创制作和发行的动漫作品,包括动画系列、动画电影、漫画。

早在前几年,人们对于国漫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喜羊羊》、《熊来了》上;近两年以《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为代表的国产动画电影则把进度条向前拉近了一些;但是,在互联网语境下,逐渐涌现出更多内容出品方、作品和平台,让国漫渐向类型多元、世界观丰富、受众延伸的方向发展,也在市场和资本运作方面展开更多先期试验。

#视频:进击的国漫高燃混剪(1分33秒)

提到新生代国漫,我们不得不提一部《从前有座灵剑山》。这个最早由“国王陛下”于创世中文网创作的仙侠类小说,于年被腾讯动漫网络漫画化;在年则由中日合作改编成动画系列,由日本大牌动画制作公司StudioDEEN制作。剧情丰满、节奏轻松明快、人设讨巧,本土化内容尤其受到中国观众好评。据悉,该IP还有改编成动画电影的计划。

《灵剑山》之后,《狐妖小红娘》成为国漫的又一个代表作。这部由庹小新编绘、盘丝大仙上色漫画作品,在漫画杂志《漫画SHOW》连载,后转移到腾讯动漫独家签约连载;年,由上海绘梦动画负责制作动画系列,6月首播,定位是“国内首部人妖虐恋动画”。这部动画在豆瓣有着8.5分的评分,被评价为“实力制作,剧本真诚,世界观完整”,且有鲜明的中国风,和外面打着中国风旗号、实则模仿日漫风的“所谓国漫”不同。在腾讯动漫频道,《狐妖小红娘》动画专辑点击已达1.7亿,创下了同期国产动画播放的新高。

而更加令人惊喜的是,国漫作品中一部分口碑人气皆不俗的作品,已不再满足在二次元的世界当中寻找存在感,转而寻求向三次元逆向输出的契机。在豆瓣上获得8.3分的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就是一部国产漫画漫改剧。作为一部国产武侠动漫代表作,《画江湖之不良人》截止年9月全网总播放量超35亿,随后衍生出同名真人剧、舞台剧、小说、手游等。

从上述几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国漫开始在内容制作水准、架构设计、IP运作等方面精益求益,可是,当揭开表象的繁荣,这个市场上究竟是谁在摸爬滚打?

谁在为国漫造血?

想要透彻一个行业,我们需要先看这个圈子里的造血方。目前,纵观整个行业,包括以下三类国漫内容输出方。

传统内容输送方

以《漫友》、《知音漫客》等为代表的纸媒杂志平台作为传统内容输送方,为国漫市场提供了最早一批内容扎实、画风精良的作品。与日本的动漫作品运作模式类似,由漫画杂志作为中心对漫画内容进行选择以及推广运营。

这些杂志背靠着国内有名的漫画工作室,来实现比较稳定的内容输出。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夏达的《长歌行》等。

但随着近年来纸媒的衰落,漫画杂志也进入了寒冬,出版量下挫,大量杂志停刊。以《狐妖小红娘》为例,作品因原刊登杂志停刊才转而在腾讯动漫平台上继续发布。而以《漫友》为代表的老牌漫画杂志,也不断进行转型尝试,以继续保证优质内容输出。

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内容方

如今活跃在国漫市场上的一些热门国产漫画作品,其输出过程中都带有鲜明的互联网基因。如在年底搬上银幕的《十万个冷笑话》系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系列,其最初连载地皆为“有妖气”漫画平台。“有妖气”是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纯原创漫画网站,号称数千名中国原创漫画作者汇聚,在线连载最热门的漫画作品。

以“有妖气”为代表的互联网内容平台,转变了传统模式中以漫画杂志方为内容主导的结构,将选择权交给了读者——以读者人气来决定作品的进一步转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者作品的发布门槛,使得平台发布的国产漫画作品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除此之外,社交网络上的红人漫画家也成为了优秀国产漫画的造血方。在社交网络上最受追捧的漫画家,如幕星社(幕斯、坛九、old先)、使徒子、罗小黑等等,都极具影响力。每当他们的微博发布新的连载漫画,转发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可轻松破万。

网络红人漫画家的运作模式,同网红的运作模式相似。但是当这些红人漫画家积累足够人气之后,会将自己打造为平台,利用自己的人气去签约和推出其他新漫画家的作品。其中典型代表为幕星社,最初核心成员为在《漫友》杂志连载漫画获取一定人气的old先和幕斯,在网络上积累一定人气后,签约并推出坛九的《SQ》,三人逐渐发展为幕星社的中坚力量。

资本方和大型平台

在国产动漫发展的过程当中,资本与大平台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部分优质国产漫画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运营潜力。

以腾讯视频为例,在成立之初,腾讯动漫主要购买国外尤其是日本动漫IP,几年来,腾讯动漫先后与日本集英社、角川集团、讲谈社等达成合作,引入正版知名动画。但之后,腾讯动漫其实并没有一味购买国外的热门IP,而是选择主动制造IP,也就是加大扶持本土国漫的力量。

年,腾讯动漫投入万元资金来扶持原创动漫内容,其中万元是漫画资金,0万元是动画资金。此外,还推出了“追梦计划”,通过一套奖励机制来鼓励作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漫画作品。

以漫画《一人之下》为例,《一人之下》原先是一部漫画,但进入腾讯动漫平台后,粉丝规模不断扩大,随后还接入优质的动画团队,各种二次元衍生内容如宅舞、音乐、COS、手办等纷纷涌现。经过这一波的众创过程,《一人之下》就被初步打造成一个动漫IP。

可以说,大型内容平台通过一整套流程:挖掘种子IP——扩大影响力——打造衍生内容——挖掘IP价值——打造IP链条——多维变现,实现优质内容的价值挖掘和培养。

成熟点,我们得把国漫当做生意了

在优秀的内容出现之后,我们得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讨论:那就是优质内容如何创造价值,毕竟在资本驱动下的文娱产业,盈利才是促进内容良性循环的动力。既然是生意,我们就得严肃点来谈。

国漫觉醒前提:持续的优质内容生产力

对于文娱内容行业,想要有可持续的优质内容,人才仍是第一生产力。国漫市场红火的背后,不得不承认目前确实存在的人才隐忧。为此,我们独家采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动画导演——段雯锴。

段雯锴指出,就目前中国动画创作来说,亟需三类人才:专业的动画编剧、一流的美术设计师、精通技术的人才。以动画编剧来说,动画编剧的工作同传统影视编剧差异很大,而国内动画编剧人才稀缺,传统影视编剧进入动漫产业又未免“水土不服”。

“动画编剧往往要跟导演组、美术设计师们、故事板艺术家们密切配合,每次在一起探讨故事都会有非常激烈的脑洞碰撞,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设计出来的,每一处表演设计都是来自想象力,故事细节的表现与这些工作都是息息相关,动画编剧必须要与其他创作者配合共同创作。”

在美术设计以及技术方面,拥有独到设计理念的美术设计人才缺乏,技术专业开发团队重视不足,都成为未来可能会桎梏国漫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美术设计为例:

“无论在国漫还是世界动漫领域,美术设计绝对是团队的核心,总体来说,有较好技法的美术设计师并不稀缺,但是有好的设计理念设计感觉的人才在国内并不多。”

而优秀的美术人才能够为作品、帮导演定好调性,也能从角色上拓展出更立体的商业空间。

技术方面,段雯锴也坦言:

“首先,国内没有自主产权的动画软件平台,整体技术环境仍停留在幼儿阶段;此外,中期制作团队在开发技术上投入的成本很少,更别说有什么技术突破了。无论是技术还是价格,都很难与国外老牌技术团队竞争。”

“在《疯狂动物城》和《海洋奇缘》之后,还暂时看不到追赶上的机会。”

因此,国漫想要保持更加健康的正向循环生态,必须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从学院派、民间、平台扶持孵化等多个方向,挖掘优秀人才。而未来谁手握最多的动漫人才,谁也拥有通往未来商业世界的最多王牌。

动漫IP:如何不雷声大雨点小?

说道IP你可能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但确实仍是挖掘价值、实现盈利的生态通路。目前,对于动漫IP来说,主要包含如下板块:漫画、动画系列、动画电影、游戏、真人电影、玩具、品牌授权等。对于国漫IP,这里我们仅重点谈论几个风险:

首先,动漫在某种程度上周期较长,资本容易没有耐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回报率高的环节上。其中,对于动画来说,周边玩具授权是非常重要的回收渠道。段雯锴也指出,IP开发需要将IP衍生产品的目标受众群定位清楚,真正撬动购买力付费人群。此前,国产动画电影《精灵王座》出品方——方米粒影业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青也指出,

“动画电影是家庭娱乐,应该做成合家欢,这是动画电影的本质特点,从迪士尼到皮克斯都是这么干,所以不要脱离这个。”

与之相反,市场上热炒的“影游联动”等仍是有待检验的“伪命题”,切不可盲目投资。

其次,IP的开发模式需要去中心化。在二次元经济下,内容来源愈加多样化。曾经以作者为中心的IP开发模式已一去不返。从读者到作者,都可以成为内容的开发者。漫画IP的独特性,使其可以在读者和爱好者间产生大量二次元衍生内容,如宅舞、音乐、手办等等。而资本或平台方应该有效整理利用这些周边内容,盘活IP经济。

第三,国漫IP的投资切忌盲目追风。这一点,在小说IP的开发上我们已经有前车之鉴,大量同质内容在短时间内涌现,不仅会让观众疲惫,“供过于求”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向循环。因为在此时,宣发、营销、排片等因素的影响力会远大于作品质量本身。还是以《精灵王座》为例,这部制作水准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上乘的心血之作,却因宣发不利造成排片和票房惨淡,令人唏嘘。

国际化:反向输出还是遥远的梦?

除了挖掘IP实现变现,国际化也是另一大路径。还是以《灵剑山》为例,我们已经看到了国漫IP与海外机构的联系愈发密切。但《灵剑山》、《大圣归来》等作品在日本的反响平平,从某种程度上预示国漫的国际化征程前路漫漫。

段雯锴认为,中国动漫作品一定会走向国际市场,但阻力不会少。其中,国漫作品的“中国化”既是为其带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7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