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大清国的头牌汉奸真不是白当的

郭嵩焘,清朝第一任驻外公使。

妥妥的,第一任有编制的,特大汉奸。

当时,谁想做这个啊,兄弟还不是被逼的。

因为这个时候,政府摊上大事了:马嘉理事件。

年,英印、英缅当局为了一条建立从印度经缅甸通往中国内陆的贸易交通线,英印当局以有数名官员将越过滇缅边界来华旅游为名,委托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向总理衙门申领护照,并请威妥玛从在华英方官员中,选派精通中文、熟悉中国人情和了解英国对华政策的人赶赴云南,协助考察。年7月9日,威妥玛照会总理衙门,已派使馆官员马嘉理,前往云南,迎接印度派来的英员并担任翻译。

年1月,马嘉理到缅甸八莫与英方派出的官员柏郎会合后,向云南边境进发。月1日,马嘉理在云南腾越地区蛮允被杀。

事件发生后,署理云贵总督岑毓英上奏调查结果:马嘉理是因与边民发生冲突,被边民所杀。对于这样的结论,英国不认可,朝廷派湖广总督李瀚章、前侍郎薛焕赴云南会同岑毓英共审此案,11月份,二人先后抵达昆明。年4月,李瀚章、薛焕、岑毓英联名向朝廷上奏结案报告:此案是参将李珍国所为,李是阻击行动的指挥者。威妥玛还是不接受这个调查结论,他认为李珍国是奉岑毓英之命行事,岑毓英则是奉旨行事,意即此事是清政府所为。

威妥玛抓住此事死死不放,并不是他有什么过硬的证据,从他私下与英国外交大臣德比的谈话可以看出,他也知道要查清这样的案子非常困难,他甚至感慨,如果不是中国官方毫不犹豫地承认了马嘉理遇害一事,英方可能一点办法都没有。

威妥玛是借题发挥。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撞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五口通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逼迫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获得了诸多权益,包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但中国依然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外国公使们虽然驻进了北京城,但清政府却以种种理由不让他们按国际惯例和条约精神觐见皇帝和皇太后、递交国书,中国也不向邦交国派出常驻使节……忍清政府好久的威妥玛想要乘机和中国政府新账老账一起算。

年8月,威妥玛向中方提出了包括遣使赴英道歉、遣使常驻英国在内的诸多要求,同时表示,中方如不同意,将撤馆断交,甚至进行军事打击。

在威妥玛的威逼之下,清廷被迫同意派员赴伦敦道歉并派出常驻英国公使。在当时,愿意同洋人打交道的士大夫本就寥寥无几,这种到洋鬼子的老家天天同夷人打交道的差事,官员们想都不敢想,何况还是去装孙子道歉,不是做二大爷哩,所以朝廷上下人人将出使英国视为危途。清政府找啊找,最后找上了郭嵩焘。

为什么找郭哥呢?

小儿没娘,说来话长。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岁的郭嵩焘做了浙江学政罗文俊的幕僚,现场目睹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推演,由浙江而天津;由广州、厦门而浙江;由浙江而上海、南京……稀里糊涂的,大清就败了,南京条约就签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是小粉红,对英国人不远万里跑过来欺负我们很是愤慨。

但是光愤慨不行呀。特别是清政府这个时候,举国还都是二傻子。

琦善说:英国不但是女人做王,而且这女人还是自行择配,呸,真是不要脸;

耆英说:英夷都是夜盲啊,一至晚上,他们啥也瞅不着哈,还有,夷兵打仗时有进无退辣么勇敢,是因为他们四十以内不娶妻室,光棍嘛,打起仗来才无所顾瞻临敌争先;

骆秉章说:英夷上身似乎刀枪不入咧,但他们下身有毛病,腿脚僵硬,用长棍一扫,应声而倒;

林则徐不但附议以上多条,还加了几条:英国人离不开中国的大黄茶叶,不喝茶,他们消化不良,不吃大黄,他们大便不通,那啥,听说女王的叔叔,正准备宫变,要夺女王的宝座哩……

更别提一代翰林院掌院院士徐桐,到了光绪时代还愣不承认世界上有诸多国家,说:“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没有证据能证明,郭嵩焘能比他们高超多少,但他不是那种实心残,而是空心残。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后,他迅速地贴进保安三问:英国人是胡?他们从哪里来?到中国干嘛?

考察的结果,英国人不过是通商谋利,他长出一口气,一溜小跑去历史中寻找制夷策略去袅。寻找的结果,认定北宋以前,朝廷处理夷务比较理性务实,南宋以后则骄妄自大不切实际。万事不外一个理字,只要讲理,洋人也不难对付。于是,循理成了他处理夷务的基本原则。

年,太平军打入湖南,在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下,先是左宗棠,后是郭嵩焘,都进了张亮基幕府。同年,曾国藩回老家守母丧,政府着他就地办团练。曾不想干,不是人干的,郭嵩焘不但自己力劝,还把曾国藩他爹——老曾同志也搬出来,一块劝,别说吾曹不出待苍生何了,就是咱湖南老乡,你也不能眼看着涂炭呀。曾国藩这才下山组建湘军。之后,在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的呼唤下,郭嵩焘与罗泽南带兵投效,这也算郭氏版的投笔从戎吧。可惜书生还是有些不适,3年,重新打回老家。江忠源不愿意放过他,那啥,我跟政府说一下,你去帮办曾国藩吧。于是他就去袅。

6年,当绝大多数国人还将洋人视为红毛蛮夷,唯恐躲之不及时,郭嵩焘赴浙江为曾国藩筹饷的间隙,主动到上海拜访了英、法、葡三国领事,参观了洋行、火轮船、传教士的墨海书院,买了望远镜,品尝了外国人的葡萄酒和奶油蛋糕,见识了租界的繁华和有序,发现了西方是真文明真礼仪,就连街上看到的洋孩子,他也感叹长得真漂亮!

8年,郭嵩焘到北京做翰林院编修。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战场上打过、在租界走过的郭嵩焘,对北京的纸醉金迷与昏庸顽固,严重不适。9年,他引起了咸丰的注意,着他在南书房行走,做了咸丰皇帝的秘书与顾问。但皇帝的意思,似乎是给僧格林沁培养合作伙伴,甚至有学者推测,这是想把郭嵩焘培养为北方的曾国藩。

问题是,两人合作并不愉快:一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二是,这个时候的郭嵩焘,已是天朝最清醒的士人,在上海租界的见识,对历史夷务的研究,对身边士大夫心性的洞透,都决定了他与众不同,白里透黑。跟同仁聊天,上来就瞎说实话:“洋务一办便了,一与言战,便无了期”,吓得座中人全不敢开口。同志哥这说不得呀。打得过得打,打不过更得打,而且,知道打不过,也不能说出来呀,那不是妥妥的汉奸嘛。当年林则徐就是这样哄道光的,英夷算个毛呀,不够我们百姓打鸡捉狗的;私下说的则是,啧啧,诸葛亮来了也打不过……郭嵩焘的意思,英夷不外是通商,犯不着打,实在想打,你也得讲个理出来。但僧王是蒙古骑圣,不挺英毛,郭的话不但不听,反而奸诈行事,用正规军在大沽口诱击英法换约使者,然后说是乡勇干的,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升级,英法联军由天津打到北京。

郭嵩焘给咸丰上书,求要通下情,求实际。所的实际,就是不要瞒和骗,说实话,干实事;所谓的下情,就是军情、民情、夷情,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可惜,从上到下,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反衬得郭嵩焘里外不是人。他憋死了,既不能跟咸丰说破,就是曾国藩也跟他急,你咋不把北边的战事跟我说清楚呀,你故作啥子神秘哩?

好在不久,皇帝就让他去山东诸海口查办厘税了。不查办还好,一查,先把自己查办了:其一,郭嵩焘真把自己当清官了;其二,一查就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人家还如何吃拿卡要贪污腐败哪;其三,僧王及其小伙伴的捣鬼。总之,查办的结果,是郭嵩焘本人交部议处。议处的结果,降二级调用,还回你的南书房吧。

年,郭嵩焘请病回籍。英法联军打到北京。他原先的预判一一应验。他给好友写信,还是瞎说实话,打不过就不能打,洋人所求不就是通商么?为什么拒绝呢?为什么以议和为耻呢?傻逼士大夫们捉弄出这样的舆论到底想干嘛?

不想干嘛,就是为了衬得你们都是败类,人家是爱国粉红嘛!

年咸丰死,太后辛酉政变。

年,做了江苏巡抚的好基友李鸿章上奏启用郭嵩焘,给他一个苏松粮道。第二次到上海,结识李鸿章身边两大牛人,冯桂芬和丁日昌,如鱼得水。先是苏松粮道,继而两淮盐运使,3年,奉调署理广东巡抚。广东地面,除了传统政务,最麻烦的就是夷务,但郭嵩焘特别在行,当然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术,就是清醒务实而已。郭嵩焘关于洋务,已有成熟系统的认识:中国人处理夷务,和呀剿的,可是,什么是“和”什么是“剿”,为什么要“和”为什么要“剿”,

怎么“和”怎么“剿”,大家清楚不?

不清楚,都是捶胸顿足,义愤填膺的。

他说:本朝夷务有四凶:琦善、耆英、叶名琛、僧格林沁是也。而且,林则徐贻误事机,比琦善还严重,自己把琦善列为四凶之首,不外是琦善心木不正故也。

而他在处理夷务时,不外是诚信循理,有约必遵,有令必行。

天京陷落后,森王侯管胜潜逃香港,暗中给福建的太平军余部运送物资。郭嵩焘知道,如果以叛乱罪与港英当局交涉引渡侯管胜,按照政治犯不得引渡的西方惯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郭嵩焘以多人控告侯管胜在公海抢劫为由,将侯管胜成功引渡回国。

4年,郭嵩焘在广州与荷兰使臣换约时,发现对方带来的只是抄录副本,“与互换之义未符”,果断指出了对方的错误,并要求对方按约定将原本和副本一起带到。哥赢了。

5年,英商按照《北京条约》的规定要求入潮州城,遭到了潮州士民的阻止,朝廷令郭嵩焘处理。郭嵩焘把潮州士绅召到省城,讲明英商入城既是条约的规定,也是圣旨的许可,令士绅们知晓利害关系,使事情得以妥善解决。

就这,被恭王奕䜣赞为“洋务精透”!

一句话,瘸子里面挑将军。实在没有高个,现在得找个,去夷人的地盘,与鬼子打交道了。不找你郭哥找谁!

郭哥当然可以找个借口不去,很多亲友也劝他,这事绝对不能干呀绝对不能干,但郭哥还是坚持,洋人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循理”交往即可。

不得不说,郭哥错了,洋人固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国人;不是洋人不跟你讲理,而是国人跟你不讲理!

但这个哥哥有点二。特别是太后亲自出面,你不能跟那帮傻子一个见识呀,你不去谁去呀,横竖我和皇帝知道你的心,于是他就不再拒绝了,结果迎来的是漫山遍野的嫌恶咒骂,同僚避你不及——好好的人可惜了;同乡——湖南人都不愿跟你老乡了。有人编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郭嵩焘不跟他们一般见识,都象你们这么爱国,大清早玩完了。

郭嵩焘于年上路,与副使刘锡鸿等由上海出发,年1月抵伦敦,随后递国书,建使馆,开始了自己的标配汉奸生活。年,郭嵩焘又奉旨兼驻法国,又开辟了驻法使馆。

赴使路上,郭嵩焘大开眼界。他应政府之请,他把自己的沿路考察写成使西日记寄回总理衙门,结集出版为《使西纪程》,希望打开国人眼界。没想到,国人眼界没打开,骂他的嘴巴倒是打开了。朝野上下一片咒骂,吓得朝廷赶紧禁毁此书。

爱国气氛高涨了,但国人的眼睛更瞎了。

年1月,郭被招回。原因很简单,副使刘锡鸿告他状了,他也不想干了。

刘锡鸿同志作为副使,本来应该是协助正使郭嵩焘的,但这位副使,更象是监视汉奸的。告的罪状,有十几条:游英国的炮台,居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啊;见巴西国王,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丢人不丢啊;白金汉宫听音乐,居然学着洋人的小样看节目单,不要脸啥;居然还学英语,学不会,又令少妾学,让她四出应酬,不成体统哈;摹仿洋人风俗,集会时索伞、去扇,听唱时捧单、击案,奉客时,不喝茶,居然改品人家的糖酪,忘本哈;擅改国家礼制,接见新加坡大酋时,竟改尚左为尚右……郭不服,也参奏刘的不是,于是正副使,我参我,我奏你,来而不往非礼也。政府急了,严厉批评之,各打五十大板,以后再这样定将严惩。

郭不干了,把关防印信转交参赞,你代理吧,爷罢工。政府一看,好,你小心点哈。鸿章一看苗头不对,出面力保。结果是,郭、刘同时撤回,另换他人。

郭估计没想到,一辈子清名从此栽了。一是国内再没了你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船回湖南,迎接他的是爱国粉红们的围攻谩骂与大小字报。

回家抱孩子的郭嵩焘,意兴萧然。但是家国情怀,又如何不关心洋务呢?出使英法期间,他综合考察了西方的经济、政治与教育,认识到西洋国家绝对不是历史上未开化的夷狄,同样有着数千年的文明,且其文明确实高于中国,决不能象对待历史上的外族入侵那样对待西方;上天不会眷顾落后和自甘落后的国家,面对比中国先进的西洋文明,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如果连学习别人的勇气都没有,那就完了;西洋与中国通商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想闭关锁国已不可能,不如坦然接受,对中国来说,这既是灾难也是机遇,得其道而用之,中国就能借助西方实现自强。

郭嵩焘看得深想得远。认为仅仅从器物方面向西方学习远远不够,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难能可贵的是,郭嵩焘并没有激进地要求清政府即速改弦易辙,效法西洋政体。在他看来,中国政治经过三千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侵蚀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教育、文化还是政治制度,一旦与原有观念发生冲突,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导致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非常困难。一句话,以中国之人心风俗,以中国士大夫之无识,以秦汉以来政教之流败与深厚,垂三百年而始有振兴之望。细而言之,武器、制造业,如果顺利,也许三五十年勉强能“望见其涯略”,但是政治制度的改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铸,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涤荡旧染”,需要百年之功;磨砺出合适的能够正确引领国家前进的精英人才亦需百年;使新的观念累积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同样需要百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郭嵩焘的清醒在于,不光看到了世界,还看透了中国。这是真正的清醒。

不过中国最大的悲剧一直是,清醒者本人更是悲剧。活着招人讨厌,被唾沫星子淹死,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死后连个谥号都混不上,遭人遗忘,墓穴被毁,连历史研究都没有给予足够的评估与尊重!

你睁眼看世界,但闭眼的人只能看你是汉奸。他跟李鸿章说过:“中国人眼孔小,由未见西洋局面,闭门自尊大。”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理解他呢?他放在了千年之后:“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百代千龄,你说还得多少年?何况现在满网络依然在捉汉奸,所以你就坐稳了你那头牌汉奸的交椅吧。

老婆多了就是好今天,你浪了么?鲁迅当年也是左右都得招架的太后与奕訢是如何联手对付大清爱国贼的美国何以是美国:美国的带头大哥是如何给美国的大老粗们做自媒体的?人生很苦,但我很甜:劳动快乐网络上的角色扮演:有你的戏份不?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秦始皇杠精是如何炼成的以后遇到杠精不用跟他们急了孩子快被打死了,亲戚都出来了国庆和俞渝是哪种婚姻模式?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四月的安师美如画吾皇万岁朱之文南方人物周刊也可以这么三观不正么?跑就跑吧,还偷人家三只鸡罗志祥VS周扬青:光屁股小人儿打架的问题自己买自己的书最后的窃?格瓦拉:还没炒就糊了?平时不读书,今天咋也得装装读书人了哈得有多二百五的娘才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拉黑自己的女儿春天的故事:万金诗选美国的道德秩序来自以色列人

雷公公是方老太安排的卧底么?

崇祯是被自己的政治正确绑架死的

来,说说秩序这回事

没想到三联生活周刊也如此三观不正,海底捞涨个价又怎么了?

指认高管性侵的李星星的代理律师都透露了啥?

戒掉“大词”“大话”的恶习有那么难么?

秩序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4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