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09746.html
大社老记顾万明(新华社退休记者)
我怎样当新华社记者(3)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黑龙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农业机械研究所的一个技术干部,来到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他是来反映单位领导违法侵犯他的权利,因为此事涉及个人隐私,在这里就是几十年后老记也不能透露案情。个人案子一般如果典型意义不大是很难公开报道的,因为全国这样的事多了去了,发内参就更难了。再说国营农场就是过去的黑龙江兵团改制的,是我的老东家,但我决定还是去了解情况。
有人可能会说,你不是经济记者吗,怎么也搞案件调查呢?一般新闻单位对记者分工很严,如果你采访、报道了不是你分工范围的新闻,就叫做"踩线"了,是不允许的。但我们新华社对记者分工不严格,就是让记者有多方面的采访锻炼,偶然涉及分工外的报道也没有问题。
几天后我就乘火车去了佳木斯市。佳木斯是黑龙江国营农场总部所在地,改制前是兵团总部所在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经毛主席年6月18日批示成立的,当时是因为珍宝岛战役后,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形势很紧张,为防止苏军进攻而成立的兵团。我年下乡到兵团28团6连,我们主要是务农,在形势紧张时也备战,我们也有枪。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根据当时中苏关系缓和,兵团改制为国营农场。
到佳木斯后,我就在佳木斯宾馆住下了。第二天,我就去调查案情。我先找了国营农场总部所在地派出所的一个曾经办案的民警,他很正义、正直,对现在总部处理案件的态度很不满意,他因为出于公道讲真话,不准他再办案了。他对领导包庇犯罪分子很气愤,向我透露了许多案情。我又不透露身份来到了农机所,向了解案情的职工调查了一些情况。
在掌握了案件基本情况后,我到了农场总部纪委,向纪委一位领导反映了此案对涉案干部没有严肃处理的问题。纪委领导认为我调查的情况不对,基本还是为涉案干部讲话,态度很糟糕。我决定不再寄希望于农场总部处理。
那天,我正准备当天晚上返回哈尔滨,这时佳木斯宾馆通知我说,有会议要在宾馆召开,所有旅客要在当天退房给会议。我对这样不尊重旅客的做法有意见,就对前台服务员表达了我的不满。此时边上有一个男人听了以后,态度很凶地说,要开会议了,旅客不管什么理由要把客房退出来。他是会议组织方佳木斯总工会的干部。我讲了这样很不尊重旅客,他就更厉害了。我不服气他的说法,他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是新华社驻黑龙江的记者。
因为我已经买了当天回哈尔滨的火车票,我当晚就离开了宾馆。后来我听说那男人后来认为我肯定是假记者,一般如果是中央级的记者到佳木斯采访,肯定事先通知佳木斯市委,然后都有市委新闻秘书陪同,哪里有像我这样的中央记者一个人住宾馆的?
这个男人带了人追到火车站,想抓假记者立个功。我坐的火车已经开走了,他只有干瞪眼。当然我不怕此人来追"假记者",我是真记者,有红派司的记者证。
回到哈尔滨后,我写了<会议赶宾客>的报道。当地报纸上刊登后,佳木斯宾馆给我来信,对赶客人的做法作了检讨,认为今后应该改进服务态度。但佳木斯总工会的那个男人看了报道气得要死,不服气,给分社写信反映我在宾馆吃白食。哈哈,那真是假的,当时住宾馆客人都是房费包饭费的,哪儿来的吃白食一说?他市总工会就是请我,我还不想去呢。再说我与省总工会主席都是铁哥们,他算是哪一级的?分社领导当然相信我,一般新闻单位都是保护记者的,就把信给了我。我就把信寄到佳木斯宾馆去了,让他们查查我有木有吃白食?
但是把案件处理好才是最要紧的。你想全国每天有多少案子发生,其中有多少冤、假、错案?记者又能干预多少案子?这样的个人案子一般不能公开报道,还有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内参也是发大事的多,个人案件除非有特别的典型意义,一般也很难发。这时我想起了年7月,我在北京总社参加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报道时,我负责广东、港澳代表团的新闻报道。我在会上认识了广东人大代表、广东民盟主任委员、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端木正。端木老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原来在广东中山大学当教授。我就把案件调查材料寄给了端木正副院长,相信这位民主党派的副院长可以干预一下此案。
过了没有多久,我接到了在黑龙江高级人民法院当秘书的一个朋友写来的信,告诉我端木正副院长在我的材料上作了批示,材料已经转到省高院,该院已经开始重新调查、处理此案。后来,此案作了公允的处理,涉案干部得到了查处。
(文责自负)
作者华尘是南粤文坛三栖大腕:开创了室内电视连续剧《顺意坊》,开创了全国改开年代第一个选美品牌《美在花城》,创作了长篇连载漫画《乐叔与虾仔》。《乐叔与虾仔》为广州人一睹为快,发行量上百万,几达到上海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的影响。近来华尘宅在家里百无聊赖,再次拿起画笔创作漫画《乐叔与虾仔》,与时俱进反映14亿人的战疫。新《乐叔与虾仔》堪称《方方日记》的漫画版,华尘从年三十就开始画起,每日一个主题,比方方还早了两天。他矢志战疫不止,画笔不停。作品主题思想新颖、深刻,语言嬉笑怒骂,画面漫画与摄影融合,为国内罕见。
大社老记顾万明点评:
“老婆、老母同时落水,你先救哪个?”是一道对男人来说的千古难题。在本年的战疫中就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医疗器械、设备严重缺少,而病人多,就有老年人与年轻人先救谁的问题。
在意大利近来新冠病人猛增,呼吸机不够用,就规定60岁以上老人不救了,把呼吸机给年轻人去用。一位90多岁的意大利老人毅然拔了呼吸管,把生的机会给了年轻人。听说后既感动又心恸,毕竟老人本来也应该救的,无奈之下的不得意而为之。
在我们这边好像还没有这样的规定,可能因为是大国,医疗器械、设备可以全国调拨,一省有难,多省增援。全国总有疫情少、设备有闲的地方。大国有大国的好处,就把入水的老婆、老母一起救了,男人没有被这道难题难倒!大社老记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