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著名文学家红学家,中国红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铁岭有文字记载历史约年。铁岭自从辽置银州以来,历经了辽、金、元、明、清各朝直至新中国的建立,已有多年的漫长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很多历史名人。

请跟随「数字铁岭」一起来认识他们。

端木蕻良端木蕻(hóng)良(-)铁岭市昌图县人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红学家,中国红学会研究顾问。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山西、重庆等处任教,在重庆、香港、上海等地编辑《文摘》副刊、《时代文学》杂志、《大刚报》副刊《大江》、《求是》,长期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

“红楼情结”贯穿其一生,他数十年写作红楼随笔80多篇,20多万字,对曹雪芹的家世、生平、思想以及具体的生活环境都有所研究;他撰写的《曹雪芹》是其晚年颇为重要的作品,为世人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年9月25日生于辽宁铁岭市昌图县。

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端木蕻良第一部小说《母亲》。

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年参加“一二·九”运动。曾在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从年至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地位。

年5月,端木蕻良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至上在重庆复旦大学任教,编辑《文摘副刊》。

年,与萧红到香港。

至年在香港主编《时代文学》和《大时代文艺丛书》,曾先后参加《力报》、《大刚报》、《求是》的编辑工作。建国后,历任北京市文联创作部部长、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分会副主席。三十年代学习世界语,热心世界语的宣传、推广,年曾在《世界》杂志发表文章盛赞世界语,八十年代加入中国世界语之友会,在报刊上继续写文章宣传世界语。

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蕻良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等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年,《曹雪芹》中卷出版,在中国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4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