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在线诊室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277977.html
全国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喻意是()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先天素质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2.《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与演绎法B.演绎法与类比法
C.类比法与对比法D.对比法与例证法
3.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当自己的见解证据不足时,克服偏见的最好方法是()
A.多听不同意见B.克服狂妄自大心理
C.端正认知态度D.摒弃自我中心主义
4.《张中丞传后叙》中所写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英雄人物是()
A.张巡B.许远
C.南霁云D.贺兰进明
5.《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
A.让老百姓休养生息B.让老百姓得到安置
C.对老百姓弃之不顾D.对老百姓置之不理
6.《先妣事略》:“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这段文字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7.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
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8.《秋夜》:“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里的“他”指代的是()
A.枣树B.蝴蝶
C.月亮D.天空
9.下列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
A.《秋夜》B.《爱尔克的灯光》
C.《香市》D.《都江堰》
10.《蚂蚁大战》的主题是()
A.人类应该保护自然,回归自然B.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C.物竞天择,强者生存D.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才能取得胜利
11.作者在《湘夫人》中所流露的主要情感是()
A.对遭受排挤的愤懑B.对流放遭遇的忧伤
C.对理想破灭的失望D.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12.《陌上桑》中,罗敷拒绝使君“共载”的要求所表现的性格特征是()
A.机智B.坚贞
C.善良D.豪爽
13.作品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D.杜牧
14.下列《长恨歌》的诗句中,妙用比喻手法,从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备的是()
A.太液芙蓉未央柳B.梨花一枝春带雨
C.在天愿作比翼鸟D.宛转蛾眉马前死
15.柳永《八声甘州》中,融贯上下片的词语是()
A.残照当楼B.无语东流
C.登高临远D.妆楼颙望
16.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
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
17.辛弃疾《摸鱼儿》上片所描绘的整体景象是()
A.风雨交加B.芳草拦路
C.春天归去D.画檐蛛网
18.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A.恋人B.忧愁
C.革命D.理想
19.《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与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写方法不同之处是:比较多地运用了()
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20.《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A.火车开进香雪的家乡B.香雪跟旅客和和气气作买卖
C.“北京话”打开香雪的眼界D.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作家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A.梁启超B.胡适
C.朱光潜D.鲁迅
E.钱钟书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3.下列《我与地坛》的语句中,作者借“我”之口,对母亲的心理作直接描写的有()
A.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C.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D.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E.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24.《蒹葭》中,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唏”,再到“白露未已”,暗示了()
A.追寻对象的飘忽B.追求时间的漫长
C.追寻空间的广大D.追寻对象的变换
E.追求者的执著
25.杜牧《早雁》“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两句的寓意有()
A.敌军退兵在即B.形势已经好转
C.来春可望还乡D.战乱仍在继续
E.难民还乡无望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王者:
27.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
2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方:
29.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以草具:
30.直夜溃围南出
溃围:
31.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为所杀:
32.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夜分:
33.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锐身自任:
34.耿耿星河欲曙天
耿耿:
35.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艳羡: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
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请回答:
A.这段话有哪三层意思?
B.作者为什么要给“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和“绝对之是”加上引号?
C.你认为克服“绝对之是”观念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37.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请回答:
A.项羽慨叹“天之亡我”,说明了什么?
B.项羽为什么要将宝马赠与亭长?
C.指出文中采用的修辞手法。
38.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请回答:
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B.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方法?
C.这里揭示了都江堰的何种精神?
39.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请回答:
A.从题材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
B.全诗所揭示的“心远”的内涵,可分为哪三个层次?
C.本诗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40.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
请回答:
A.为什么“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
B.“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
C.举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五、作文题(30分)
41.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全国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耒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B.概括法
C.对比法D.类比法
2.《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铢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
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
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
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
C.对偶D.排比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
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
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
7.《香市》的作者是()
A.鲁迅B.茅盾C.巴金D.宗璞
8.下列《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
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D.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我也都一律尊敬
9.《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里的“长锸”象征着()
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
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A.山水诗B.送别诗
C.悼亡诗D.爱情诗
1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
A.下担捋髭须B.脱帽著帩头
C.来归相怨怒D.十五颇有余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
13.《长恨歌》中最具浪漫色彩的内容是()
A.杨家女倾国倾城B.唐明皇重色误国
C.杨贵妃马嵬殒命D.太真女仙山寄情
14.《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
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5.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
A.梧桐与鸳鸯B.旧栖与新垅
C.空床与南窗D.自己与亡妻
16.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D.孤苦无依之悲
17.《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
A.建筑美B.音乐美C.意象美D.情感美
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19.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A.自然天性B.鬼母教养
C.环境影响D.自我修养
20.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
A.王三胜卖艺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
C.孙老者求艺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我的世界观》的描述,正确的有()
A.倡导“为别人活着”的人生观B.主要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道理
C.对专制独裁和战争妖魔深恶痛绝D.宣扬献身科学的“宗教感情”
E.演讲风格坦诚自然、深刻锐利
22.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包含使动词的有()
A.舞幽壑之潜蛟B.寄蜉蝣于天地
C.泣孤舟之嫠妇D.挟飞仙以遨游
E.哀吾生之须臾
23.《我与地坛》中,作者赋予地坛的象征意义有()
A.深沉的母爱B.建筑的壮美
C.“我”倔强的“心魂”D.复杂人生和沧桑命运
E.死亡的慰藉
24.《湘夫人》所描写的湘君的心情有()
A.期约不遇的忧伤B.向往理想的爱情
C.终成眷属的喜悦D.反复追寻的执著
E.暂且逍遥的自慰
25.《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精巧的体现有()
A.一实一虚,双线并行B.结局巧合,出人意料
C.先抑后扬,以小见大D.运用倒叙,制造悬念
E.首尾呼应,突出主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
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函:
28.宗旨既乘,趋向自异
乘:
2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
3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自矜:
31.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离:
32.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
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颦蹙:
34.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
幸:
35.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锐身自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写出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意义。
B.“孟子对曰”中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C.这里体现出孟子散文怎样的论辩艺术?
37.阅读《先妣事略》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
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A.“然犹以为母寝也”属于哪一种人物描写方法?
B.指出文中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母亲性格的语句。
C.“有光七岁……”这一段文字表现了母亲性格特征的哪一个方面?
38.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A.本段文字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B.说出枣树和天空的寓意。
C.本段文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9.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指出描绘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
B.“闲来垂钓碧溪上”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典故?
C.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40.阅读《金鲤鱼的百裥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没有任何一条红百裥裙出现。不穿大红百裥裙,固然没有身份的区别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区别了吗?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呀!一条绣花大红百裥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红百裥裙可不是的呀!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A.“大喜的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
B.从“她就是要这一点点的区别”看,金鲤鱼的思想感情如何?
C.这里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金鲤鱼?
五、作文题(30分)
41.写一篇与“水”相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少于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全国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议论文中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2.《论毅力》引用孟子的话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是为了强调()
A.人生必有顺逆两境相间以迭乘B.毅力大小不同则效果必有差别
C.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成功D.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
3.《吃饭》中用音乐和烹调来说明社会多元相济、和而不同的特征,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
C.对比法D.类比法
4.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
A.《史记》B.《战国策》
C.《资治通鉴》D.《五代史》
5.下列散文中,通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是()
A.《先妣事略》B.《纪念傅雷》
C.《都江堰》D.《张中丞传后叙》
6.《冯谖客孟尝君》中,先写冯谖“无好”、“无能”,再三弹铗,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使之“无纤介之祸”。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A.前后照应B.一波三折
C.欲扬先抑D.侧面衬托
7.下列记叙文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包含有讥刺当朝权奸的有()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B.《西湖七月半》
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
8.下列散文中,主要采取今昔对比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是()
A.《秋夜》B.《香市》
C.《爱尔克的灯光》D.《都江堰》
9.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是()
A.鲁迅B.巴金
C.茅盾D.施蛰存
10.下列《蚂蚁大战》语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
B.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
C.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
D.它看来斗志正盛,不是已击毙一个对手,就是刚刚投入战场
11.下列诗歌中,被王国维称赞为“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A.《蒹葭》B.《早雁》
C.《饮酒》D.《秋兴》
12.《湘夫人》中描述“筑室兮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所运用的手法是()
A.铺垫B.侧写
C.象征D.铺陈
13.下列《行路难》诗句中,暗用伊尹典故的是()
A.拔剑四顾心茫然B.闲来垂钓碧溪上
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
1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风格特点是()
A.寓婉约于豪放B.寓豪放于婉约
C.刚健豪放D.优美婉约
15.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
A.咏物词B.怀古词
C.悼亡词D.送别词
16.《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金柳B.水草
C.彩虹D.星辉
17.戴望舒《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是()
A.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B.高洁而幽然的美好理想
C.迷茫凄苦中的探索寻求D.环境遭际的不幸与无常
18.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以“急流”、“荒林”、“废墟”、“草棚”等形象喻指“我”,这主要是为了表达“我”的()
A.渺小B.贫寒
C.谦逊D.虔诚
19.契诃夫《苦恼》在整体构思上的特点是()
A.以近说远B.以熟说生
C.以小见大D.以古讽今
20.宝黛吵架后,宝玉“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这里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
C.行为描写D.细节描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避免愚蠢见识的主要途径有()
A.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C.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D.充分设想对方的理由
E.克服狂妄自大的心态
22.下列作品的作者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五代史伶官传序》B.《张中丞传后叙》
C.《种树郭橐驼传》D.《前赤壁赋》
E.《马伶传》
23.《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色有()
A.多用拟人B.立意别致
C.善用对比D.语言生动
E.笔调轻松
24.下列《秋夜》语句中描写枣树的有()
A.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B.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
C.他于是遇到火D.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
E.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
2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所渲染的愁情有()
A.行役奔波之苦B.昔盛今衰之叹
C.孤苦无依之悲D.身世变迁之哀
E.家破人亡之痛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
28.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29.居有顷,复弹其铗
居有顷:
30.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
3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襟危坐:
32.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夜分:
33.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遁:
34.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苒苒:
35.夏天是冗长的蝉歌
冗长: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A.这段文字是针对文章中哪一个事例所生发的议论?强调“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是谁?
B.“绝对之是”是什么意思?
C.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该论点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37.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我也哭罗健夫不肯一个人坐一辆汽车!我还要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已经是迟开了,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延长他们的光彩吧。
A.举例说明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B.文中的“雪欺霜冻”和“骤然凋谢”的寓意是什么?
C.文中揭示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38.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指出它的中心语句。
B.“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喻指的是什么?
C.从“所以,十五年了”至结尾的文字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9.阅读《长恨歌》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A.概括这一节的大意。
B.说明这一节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C.举出其中借比喻抒情、借行为举止抒情的诗句(各一句)。
40.阅读《婴宁》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异史氏曰:“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A.“异史氏”是谁?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B.这段文字概括了婴宁哪些性格特征?
C.“异史氏”将婴宁比作何种花草?他对婴宁的自然天性持何种态度?
五、作文(30分)
41.以《书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全国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倡“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A.韩愈B.柳宗元
C.苏轼D.欧阳修
2.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是()
A.研究高深学问B.倡敬爱师友之风
C.砥砺道德品行D.倡导正当之娱乐
3.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指的是()
A.上帝意志B.灵魂不死
C.客观世界D.精神王国
4.《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的场景是()
A.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B.东城突围时斩将刈旗
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D.“吾为若德”而自刎沙场
5.《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A.叙述与抒情B.议论与抒情
C.议论与叙述D.描写与抒情
6.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B.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C.加强边防,扩展领土D.废弃传统,改奉异教
7.《秋夜》一文除了表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外,还表现了他的()
A.旷达情怀B.博爱胸襟
C.深邃思辨D.机智幽默
8.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是()
A.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
B.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
C.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
D.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
9.《我与地坛》中,“我”十五年总是到地坛古园去的主要目的是()
A.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现实B.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C.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D.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10.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
A.《蒹葭》B.《长恨歌》
C.《湘夫人》D.《早雁》
11.《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
A.幽默诙谐B.严正庄重
C.辛辣冷峻D.优雅婉约
12.下列《饮酒》(其五)诗句中,体现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的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移情于景的是()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D.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14.下列柳永《八声甘州》词句中,言外有意,寄托青春不再、人生如寄感伤的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15.下列诗词中,风格可以形容为“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是()
A.李白《行路难》(其一)B.贺铸《鹧鸪天》
C.李清照《声声慢》D.辛弃疾《摸鱼儿》
16.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反动统治者残酷镇压民众反抗的诗句是()
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C.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D.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17.下列诗人中,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的是()
A.郭沫若B.闻一多
C.徐志摩D.戴望舒
18.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章节的关系是()
A.四者并列B.逐层递进
C.两两对比D.交错映照
19.《婴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是()
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
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D.婴宁隐于笑、爱笑、矢不复笑
20.《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的主要原因是()
A.大梦先醒,主动求变B.迫于时变,不得不变
C.广开财路,多种经营D.以商养武,发扬国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点有()
A.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人是为别人而活着的D.“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E.“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22.《我与地坛》展现母爱的方式有()
A.无声有情的行为描写B.四季景物的隐喻象征
C.借“我”之口作心理描写D.真切传神的肖像描写
E.“我”的思念作侧面烘托
23.下列《湘夫人》中的诗句,写到湘夫人的有()
A.帝子降兮北渚B.思公子兮未敢言
C.闻佳人兮召予D.灵之来兮如云
E.将以遗兮远者
24.下列诗词语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有()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C.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E.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25.下列选项中,对《宝黛吵架》评述正确的有()
A.宝黛吵架最初是由张道士为宝玉提亲引起的
B.宝黛吵架是出于假意试探
C.宝黛吵架体现出热恋中少男少女普遍的心理特征
D.《宝黛吵架》中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描写方法
E.宝黛吵架导致宝黛恋爱关系的破裂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
27.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
28.我们还得戒律自己
戒律:
29.窃以为君市义
市义:
30.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
益众:
3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人者:
32.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问遗:
33.亦不作意看月者
作意:
3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聊:
35.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仰息: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咬文嚼字》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像这样例子举不胜举,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
A.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旨意。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指出文中的比喻句和形成对偶的词组。
37.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A.文中肯定了张巡、许远怎样的功绩?
B.文中对哪些人作了抨击?
C.举例说明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
38.阅读《蚂蚁大战》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现在正是烈日当空,它们准备血拼到底,或魂归天国。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尽管双方在战场上翻来滚去,但红色斗士却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一根触须已被咬断。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我凑近观战,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
A.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特点。
B.文中描写蚂蚁主要采取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C.指出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
39.阅读李白《行路难》,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使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B.指出诗中的象征句及其象征意义。
C.诗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矛盾?
40.阅读《苦恼》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拍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A.驼背称姚纳为“你这条老龙”,是夸他还是骂他?驼背为什么要对姚纳持有这种态度?
B.指出驼背这一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C.姚纳挨了打,还嘻嘻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这一情节折射了他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五、作文题(30分)
41.有人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也有人说“要和自己过不去”,你又是怎样看的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