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海港格外美,一艘艘巨轮停靠在码头,船上灯火通明,与码头的灯光交相辉映,荡漾在海面上,形成独特的海中美景。漫漫长夜,有哪些灯始终陪伴着船舶航行在茫茫大海和河川中,陪伴着它们从黄昏到黎明呢?
在通讯还不是很发达的航海时代,相距遥远的船之间要进行通讯有几种方式,主要就是灯语、旗语和声号。
一、灯语
灯语(灯光通信)是船只之间通信的一种通用化语言,在国际上的使用十分广泛。“灯语”一词由来已久。在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灯语在航海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灯光的闪烁频率,以二进制的摩尔斯码传递信息,可以帮助船员在较远的目视距离相互沟通。在恶劣天气中,灯光以其强大的穿雾性使得灯语优于旗语和声号。船舶照明是船舶航行、作业以及船舶管理工作人员生活的必要条件。它们有的彻夜长明,有的不停眨着眼睛,正是有了它们,才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更有秩序。
船舶的号灯按用途分为两种:航行灯和一般信号灯。号灯的开、关时间一般是以日落、日出为时间界限的。
信号灯:是船舶在各种特殊情况下的灯光标志,特别是夜间航行,更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联络的工具之一。信号灯的控制一般是集中在驾驶台,要求两路供电。信号灯的种类很多.为了适应某些国家的港口和狭小水通道的特殊要求,远洋船舶的信号灯设置比较复杂。这些信号灯通常安装在驾驶台顶上专设的信号桅或雷达桅上,按照规定数盏(8~12盏)红、绿、白等颜色的环照灯分成两行或三行安装。
航行灯:是船舶照明系统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保证船舶夜间安全航行的重要灯光信号。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它的明亮,以表明本船的位置、状态、类型、有无拖船等,从而防止周围或过往船舶误会,造成海损事故的发生。根据国际规则规定,根据船舶的大小和长短尺寸,数量上有所不同。长度大于50米的船舶,应安装5只航行灯,分别为前桅灯,后桅灯,后艉灯,左右两盏舷灯。相关规则规定,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任何时候,即使是在白天,也要开启航行灯。
船舶灯光通信使用摩尔斯符号(Morse),发信人手工操纵闪光灯发送,收信人凭视觉接收。摩尔斯符号以点码(短)和划码(长)单独或组合来组成字母和数字。约定发送方法为:点码持续1单位时间;划码持续3单位时间或更长些;字符内码与码间隔1单位时间;字符之间间隔3单位时间或更长些。然而,在实际发送过程中,存在着单位时间长度(或者说发送速度)因人而异,以及随机误差引起点码(或划码)长短不一的问题。只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才能发送得比较规范,易于被收信人识别。
然而灯语的发送和读取都是靠人工获得和解码,如果缺少专业人员,那么将会对航行船只造成十分巨大的影响。由于人的视觉暂留为0.1-0.4秒,因此闪光和简写的单位长度应该超过人的视觉暂留,这随双方信号员个人情况而有所变化。而视觉暂留现象,是灯光通信的速度受到了很大限制。
现代科学技术将灯光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自动化后,使用不可见光代替原来的可见光通信,也就成为了可能。这一改造将使灯光通信更加保密,更加隐蔽化。但是现有的光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陆路交通运输中,在载具间传递简单的距离、位置信息;而海路航运与陆路运输不同,其存在以下问题:1.海路航运中船舶间距离相比陆路运输中车辆间距离远的多,对信号传播距离有更高的要求;2.海路通信方式不如陆路通信方式多样,特别是遭遇战争、恶劣天气或设备损坏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因此灯光通信作为一种相对较为稳定的传播方式,相对于陆路环境中更需要依靠其传递更多的信息,所以对信号编码及信号的接收有更高的要求。
现代船舶(包括海洋钻井平台)上用于满足各种照明和信号要求的一类交通灯。包括船用照明灯、航行灯和信号灯3类。按国际公约规定,船舶在夜航、作业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为了表明它的位置、在航状态及种类等特征,在船上须装备各种灯具,显示各种信号,以便识别和避让。为此,航行灯和信号灯的光弧、能见距离、色度、外壳防护和安装位置都有严格规定。船灯的设计、制造必须符合船舶规范和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并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发给证书后方可装设使用。
正所谓:“人有人言,灯有灯语,”灯语也是一种通讯工具,夜晚在海上航行的船舶就是靠各种灯光的变化进行交流和沟通,以保证船舶正常有序的通行。
二、旗语
旗语是航海的传统通信联系方式,在大航海时代旗语就得到了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旗语从出现的时候各国都遵循着,直到现在世界各国海军都基本保留了旗语。科技虽然在不断在发展,但是有一些传统却不能丢掉,旗语就属于其中的一种。
旗语的由来,年,英国人胡克(RobertHooke)用各种显明的符号悬挂高卢,互相传讯。
年,法国人ClaudeChappe改善胡氏的方法,以十字架两端木臂上下移动的位置,表明各个字母,做为通讯,名叫「赛末风」(semaphore,即旗语)。
年法皇拿破仑从放逐的厄尔巴岛逃回巴黎的消息,即用「赛末风」传讯法在很短时间内传遍欧洲各地。各国童军所使用的英文旗语即由赛末风变通而来,中文旗语则是由英文双旗语的数字旗式研究出来的。
国际通用的旗语使用与摩尔斯电码一样,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
旗语--一种利用收起或旗帜传递信号的沟通方式,主要用于船舶之间互送信息,是海上船舶通用的语言
信号旗有5种规格。分为1号、2号、3号、4号、5号。1号最大,5号最小。一套信号旗有46面。其中,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4面方向旗、3面代旗、1面执行旗、1面答应旗、1面国际答应旗。代旗为三角形旗,字母旗中有方形旗和燕尾旗,数字旗与国际答应旗为梯形旗等。满旗的排列是两方一尖。方旗是指长方形的旗子,尖旗是指三角形旗子,燕尾旗可作方旗用,梯形旗也叫长旒旗,可作尖旗用。
旗语的类别
手旗旗语
手旗旗语是一种海上通信方式。适用于白天、距离较近且视距良好的情况下。夜间距离较近时,一般使用灯光通信。手旗是一种方形旗,面积较小,根部套有一根木棍。手旗通信需要使用两面旗子,旗手双手各拿一面方旗,每只手可指7种方向,除了待机信号之外,两旗不会重叠。旗帜上沿对角线分割为两色,在陆地上使用的为红色和白色,在海上使用的为红色和黄色。
旗语可打出字母和数字,透过一些编码规范的转译,例如中文电码,就可以传达更复杂的讯息。
下图为全套航海手旗旗语所代表的26个英文字母和0-9的数目字及26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通常,传信者必须站在较高、四周较开阔、无任何遮挡对方或自己视线的地方(比如:桅杆上段、旗语信号平台、船首等)。面向正前方,双手各拿一面手旗,双臂伸展,手臂与信号旗呈一条直线,以便尽量扩大手旗挥动的圆弧范围,便于对方传信者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动作指向。
海上旗语
1、满旗
悬挂满旗的时间、排列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悬挂满旗的时机,一般是迎接政府要员,重大节日(如我国的国庆节和春节、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等),迎接外国军舰来访,出访编队离码头前,到达被访问国港口和在国外停泊时等等。
满旗悬挂于两桅横桁之间,并分别连接到舰首、尾旗杆,两桅顶各挂国旗一面,舰首、尾旗杆各挂海军旗一面。驱逐舰挂满旗,一般挂2号旗,约挂67面。这要根据舰艇的实际长度和前后桅杆的距离来定。单桅舰艇则由桅杆横桁连接到舰首、舰尾旗杆,桅顶挂国旗一面。为挂满旗方便,在从舰首旗杆顶到主桅顶、从主桅顶到后桅顶、从后桅顶到舰尾旗杆顶,设有3根细钢丝。
我舰艇编队抵达被访国,当第一根缆系到缆柱上时,信号兵迅速用电动滑轮将满旗顺着细钢丝徐徐升起。
悬挂满旗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不得悬挂与各国国旗图案相同的通信旗,也不得悬挂用于表示战斗、防核化、防空袭的单旗。满旗中的单独一面,不表示什么意义。我国的出访舰艇编队到达被访国时,被访国的海船舶艇一般要悬挂满旗表示欢迎,其排列顺序与我们相同,不同的是外军的满旗比我们的满旗小一个或两个号。
2、代满旗
出访编队离码头前30分钟,为了离码头方便,一般要降下满旗,改挂代满旗,出港后降下。代满旗就是在两桅顶上挂1号国旗,舰首、尾桅杆上挂海军旗。在规定挂满旗时,如果大雨、大风,也可以改挂代满旗。编队离码头时,方形黄色的“Q”旗挂到一半,表示编队统一离码头。“Q”旗挂到桅顶,表示开始编队离码头,“Q”旗降下,表示离码头完毕。离码头的标志是解掉最后一根缆。
3、欢迎、欢送旗语
在欢送我舰艇编队出访时,出访舰艇主桅上悬挂向首长问好的旗组:一组是“LBF”和“LBV”,“L”旗是方形旗,由黄黑黑黄各占四分之一的方块组成,黄色方块在左上角和右下角,黑色方块在右上角和左下角。“B”旗是红色燕尾旗。“F”旗是白色旗中一个红色菱形,菱形的四个角在旗子四边的正中。“V”旗是白色方形旗中一个粗壮的红色叉号,叉号的四个终端延伸到旗子的四个角。意思是“热烈欢迎首长指导”和“向首长致敬”。
4、航行旗语
舰艇解掉最后一根缆时,在后桅斜桁上升起航行旗,即海军旗。昼夜航行,一直悬挂。这是向人们说明该军舰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有经验的水兵,在大洋上遇到外国军舰,分辨不清是那个国家的,只要用望远镜一看航行旗,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商船遇到军舰,一般要向军舰敬礼。当商船向军舰敬礼时,军舰上的信号兵应将海军旗降至旗杆顶端的三分之一处表示还礼,然后将海军旗升到顶表示礼毕。军舰与军舰相遇时,只鸣哨敬礼与还礼,不使用旗语。
现代航海尽管拥有着先进的通讯方式,但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编队为了保持无线电静默就得使用旗语了。旗语就是为了适应舰船航海时期远距离听觉和视觉受限,从而发挥旗语的光通信。在船舶无线电静默时期白天可以使用旗语进行舰艇之间的通讯联系,晚上则是使用灯光进行通讯联系。
旗语被各国海军保留的重要原因则是礼节问题,各国海军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常常会派遣军舰去它国进行友好访问。当他国船舶出现在港口的时候,本国的船舶是需要进行礼貌性的欢迎。因为场地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无法召开一个欢迎会。这个时候旗语就可以发挥作用。当船舶进入他国港口的时候,还需要悬挂彩旗以示对他国的尊敬。事实上现代船舶使用旗语有着极其复杂的一套制度,尤其是进行访问时极为复杂,不过往往外行人是看不懂旗语的含义。有意思的的是各国船舶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如果两国船舶相遇是不使用旗语进行互相问好,而是通过鸣笛声进行敬礼和还礼。
三、声号
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在较远距离船与船可用无线电传递信息,可显示号灯、号型表示自己的动向。按规则鸣放声响信号来表明自己的意图,以求得来船或周围船只的注意,协调配合按规定进行避让,从而避免或减少海损事故的发生,声响信号是解紧迫局面而其它通讯设备不能代替的信息传播工具。
声号(声响信号)是指安装在船舶上能够发出规定笛声,是船舶为表示本船的意图、行动或者需要其他船舶、排筏注意时,使用号笛发出的特殊声号。鸣放声号(或进行声号通信)的声响器具,规定有号笛、号钟、号锣及其他有效响器。
声号有长声、短声之分长声是指历时4~6秒钟笛声,短声是指历时约1秒钟的笛声航海驾驶人员运用长、短声组成一组组有]2‘77规律的信号,成为驾驶人员互相联络的语言。
通常来说,船与船之间相遇时要鸣笛,船舶进港时、出港时也要鸣笛,雾航时更需要鸣笛......鸣笛主要是为了船舶之间、船港之间的交流,也带有警示作用。因此船舶安装声响信号设备十分必要。
一般的船舶声号
重要:六声短笛:这是表示“遇险”求救的信号。
轮船短笛声是什么意思:
①一短声----我正在向右转向;当和其他船舶对驶相遇时,表示“要求从我左舷会船”。
②两短声----我正在向左转向;当和其他船舶对驶相遇时,表示“要求从我右舷会船”。
③三短声----我正在倒车或者有后退倾向。
④四短声----不同意你的要求。
⑤五短声----怀疑对方是否已经采取充分避让行动,并警告对方注意。
轮船长笛声是什么意思:
①一长声----表示“我将要离泊”、“我将要横越”,以及要求来船或者附近船舶注意。
②两长声----我要靠泊或者我要求通过船闸。
③三长声----有人落水。
轮船笛声先长后短是什么意思:
①一长一短声----掉头时,“表示我向右掉头”;进出干、支流或者叉河口时,表示“我将要或者正在向右转弯”。
②一长两短声----掉头时,表示“我向左掉头”;进出干、支流或者叉河口时,表示“我将要或者正在向左转弯”。
③一长三短声----拖船通知被拖船舶、排筏注意。
④两长一短声----追越船要求从前船右舷通过。
⑤两长两短声----追越船要求从前船左舷通过。
⑥一长一短一长声----我希望和你联系。
⑦一长一短一长一短声----同意你的要求。
⑧一长两短一长声----要求来船同意我通过。
轮船笛声先短后长是什么意思:
①一短一长一短声----要求他船减速或者停车。
②一短一长声----我已减速或者停车。
③两短一长声----能见度不良时,表示“我是客渡船。”
关于笛声的间隔:
“短声”是指历时约1秒钟的笛声;
“长声”是指历时4到6秒钟的笛声;
一组声号内各笛声的间隔时间约为1秒钟;
组与组声号的间隔时间约为6秒钟。
船舶相遇
应当按下列规定使用声号:
(一)两机动船对驶相遇,下行船(潮流河段的顺流船)应当在相距1千米以上处谨慎考虑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及早鸣放会船声号;上行船(潮流河段的逆流船)听到声号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当立即回答相应的会船声号。
在鸣放会船声号的同时,夜间还应当配合使用红、绿闪光灯,白天也可以配合使用白色号旗。鸣放声号一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红闪光灯,白天在左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左舷会过;鸣放声号两短声时,夜间连续显示绿闪光灯,白天在右舷挥动白色号旗,表示要求来船从我右舷会过。
(二)机动船发现人力船、帆船有碍本船航行,要求其让路时,应当鸣放声号一长声以引起注意,并鸣放一短声或者两短声表示本船动向。
(三)机动船驶经支流河口或者叉河口前,应当鸣放声号一长声以引起注意;进出干、支流或者叉河口前,向右转弯应当鸣放声号一长一短声,向左转弯应当鸣放声号一长两短声。
(四)机动船与在航施工的工程船对驶相遇,机动船应当在相距1千米以上处鸣放声号一长声,待工程船发出会船声号后,机动船方可以回答相应的会船声号,并谨慎通过。
文章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