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本文系知产力获得授权的稿件,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字,阅读约需13分钟)
开栏语:
年国际出版商协会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图书日”,知产力决定开设“阅读者”专栏,号召知产人多读书、读好书、读有趣的书且分享读书体会。知产力“阅读者”专栏首期将发表宋健法官最近撰写的读书笔记。文章下篇中,宋健法官从“如何创作对白”、“如何构建故事结构”、“什么是人物的成长弧”、“优秀电影的23个故事链”4个方面,分享了她阅读《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一书之后的所思所感。最后,她在文尾还分享了观看电影《红海行动》的心得体会。
第六,如何创作对白?单有对白不成故事。太过庸常或单薄的对白会模糊戏剧焦点和若干冲突。如果不擅长对白创作,也不用太担心。编剧各有所长,业界擅长对白写作的高手有时候会在电影前期的最后几周受聘来润色对白。但电影剧本被购买、改写和获许开拍都远早于对白润色环节。以下是电影对白创作时需要考虑的要点:(1)对白应当推进发生在当下的冲;2.对白应当充满戏剧张力;(3)对白的一条台词表达一个中心思想;(4)好的对白常常传递潜台词;(5)场景不该仅仅只包括对白,还必须描述身体动作;(6)对白应当出自独特人物的生活和喜怒哀乐;(7)避免寒暄和客套话,除非其能达成一个重要目的;(8)对白的台词通常应当简短;(9)人物必须被呈现,而不只是描述;(10)避免历史回溯;(11)对白不是说教的许可证。[9]
第七,如何构建故事结构?构建有效的故事结构对创建有力的人物必不可少。电影故事结构是向观众真实再现人物的基本的电影化方式。与小说相比,电影的叙事方式有以下特点:1.电影基于视听的客观沟通;2.电影通过可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3.电影同时传递大量客观的故事信息;4.电影必须全神贯注地欣赏;5.在电影中,故事结构是决定性的;6.电影受到时长的限制。成功电影的故事结构,由以下十大基本要素组成:
01第一幕:故事建制段落第一幕主人公出场,他在自己的正常世界中过着庸常的生活,随后引出主人公所追求的一个总体的、切实的故事目标。这一幕以惊人意外#1结束,这使主人公意外的陷入下一幕,并且突然把总体目标转变成一个高度明确的目标。第一幕通常有25-35页,每一页剧本大约是电影成片的1分钟时间,也就是说第一幕有25-35分钟;
02第二幕:冲突递增的发展段落第二幕是任何一部电影的真正核心,对于创作来说也定是最具挑战的。在第二幕中,主人公从情感不成熟和孤立走向成熟,并融入社会。就标准长度故事片来说,第二幕通常占60-80页/分钟,并且往往占整部电影的60%的比重,甚至高达70%。第二幕中主人公追寻一个明确可见的目标,还必然遭遇来自对手的强烈阻挠。第二幕以惊人意外#2结束,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将主人公推入第三幕;
03第三幕:情节解决段落第三幕是解决幕(theresolutionact),时长7-20分钟不等,这取决于不同电影的类型。第三幕如果超过20分钟,常会陷入麻烦,应当避免(《黑客帝国》有一个超长的第二幕,为了平衡时长,第三幕只有8分钟不到);
04引发事件:第一幕开始的特定故事引发事件发生在开场的1-7分钟之内。一般来说,宜早不宜迟,越迟抛出真正展开故事的引发事件,就越难抓住观众的兴趣;
05惊人意外#1:结束第一幕并开始第二幕的意外事件它把主人公推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大概发生在电影剧本的25-35页之间,这也是电影最为重要的转折之一,这宣告主人公生命中巨大改变的到来。曾有人把第一幕结束时的震惊世界描述成突如其来的天翻地覆,主人公往日的生活一去不返。
06中间点:主人公中途歇脚的场景组合所有佳片的中间点的特点都有着提供重要叙事功能独一无二、可持续8分钟的场景集合。第二幕以中间点段落一分为二,给主人公提供了中途歇脚的小站,片刻反思和一个再次置身达成生死目标的机会。好的中间点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特征:(1)在基调和风格上,中间点的感觉都不同于剧本其他部分,并常有配有音乐的转场蒙太奇表现时光流逝;(2)通常中间点担起“无路可退”戏剧功能;(3)主人公通常在中间点与对手的冲突变成个人恩怨;(4)在爱情故事和浪漫喜剧中,中间点通常是恋人初次拥吻和发生关系-事实上或隐喻上,亦或是同性伙伴第一次作为一个真正的团队消除异见和精诚联手;(5)中间点通常包括一个事实上或隐喻上的揭露,揭露用作向冲突个人化迈出一大步,或揭露主人公内心的真正自我;(6)中间点几乎总是包含人物成长的第二大步,主人公第一次直接与使他退缩的内心的情感痛苦斗争,这使得中间点的主题十分重要;(7)在中间点开始时常伴有倒计时来增强焦虑感。余时不多可以创建出持续上升的戏剧张力。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巧用某种倒计时,事实上或比喻上,以此来提升紧张度并将第二幕后半段的风险推至极致;(8)中间点常有事实上或隐喻上的死亡或重生时刻,作为主人公的一个历程仪式。全世界的文化皆如此,年轻人成人时需要经历一些“死亡”和“复活”的仪式来向童年告别,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进入成人世界。通常这些象征性的重生时刻是洗礼的变形,不是水就是火;
07第二幕高潮:戏剧行动逐渐增强主人公期盼的胜利近在咫尺。第二幕高潮可以是一个大动作段落,或是一个简单的两三人间的对抗,这当然取决于电影类型。此时,即将接近第二幕的结尾,冲突的力量上升到目前为止的最高点,作为主人公发现惊人意外#2之前的关键时刻。这不是整部电影的高潮,而是通向第二幕结局的渐强段落,呈现出主人公的成熟。故事片有两个高潮:第一个接近第二幕的结尾,但并不解决核心冲突;第二个是在第三幕中主人公和对手的生死对决。第二幕的渐强段落给人一种那这就是决定性的巨大冲突的印象……但随后惊人意外#2突然出现,又将主人公打回原地,突然改变了游戏规则。
08惊人意外#2:令人惊讶的戏剧反转这通常在第95页左右,通过打碎主人公的求胜计划来结束第二幕,并开始第三幕(偶尔惊人意外#2可以是好消息)。惊人意外#2(简称S.S.#2)通常被称为主人公最黑暗的时刻,因为此刻所有取胜的希望似乎都已落空,主人公毫无喘息地被踢进了第三幕,而他手上的资源也所剩无几;
09必需场景:最后一决胜负的高潮主人公和多个对手之间的第三幕决战时刻,这将彻底解决最主要的情节问题。这是主人公和对手面对面彻底解决故事核心冲突的惊心动魄的时刻。在爱情故事中挽回-和好时刻变成了最后的解决,因为这是主人公和爱恋对象-对手之间的摊牌时刻,这也回答了爱情故事的核心问题。即使在必需场景之后主要冲突已经解决,但影片尚未结束,还需要踏出重要的一步;
10结局在电影核心冲突解决之后,结局在影片最后解开所有剩余情节和人物关系。此时观众需要些许时间品味主人公的胜利(或失败)和仔细思考这个故事结局对社会大众意味着什么。如果电影成功地带来一场震撼的情感之旅的话,那么观众在回归现实前也需要时间缓上一缓。结局不应该持续很长,但也决不能直接跳过。通常,结局有2-3个短场景,有时候只有一个场景。如果没有这些交代,难以令观众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以上正是故事结构的十大普适的基本要素。[10]综上,电影结构大的划分就是四段: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和结局。
第八,什么是人物的成长弧?人物成长是优秀剧本的基本要素,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却很少被真正的理解。埃德森教授认为,人物成长弧(CharacterGrowthArc)令其想起到弗洛伊德和荣格以及精神分析和人性内心机制。一旦编剧真正理解故事结构,加上人物成长则变成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塑造一个曾经历毁灭性情感打击的主人公,他的创伤以至于他现在用孤立防御的态度来自我保护,主人公为了不再重蹈覆辙,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使他在当下无法与人相处。在剧本的特定位置加入以下3个场景,会带给主人公永远放下保护壳的机会:1.在第二幕前半段,主人公必须在对话中有意或无意的表达困住他的情感痛苦的本质;2,在中间点场景,主人公积极奋斗,放下自我保护的情感保护壳,但在第一次尝试战胜内心冲突时以失败告终;3.在第二幕后半段,主人公终于克服和战胜了孤立的情感防御体系,卸下自己的情感保护壳。把这三个场景加到剧本中,就会得到好莱坞认可。如果忽略了这样的场景,那么成功的希望就会变得非常渺茫。在第三幕之初,主人公的情感防御可能重现,但他很快意识到人物成长是根深蒂固的-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而是一个最终能实现故事情节目标的更加成熟的人。[11]主人公成长经历的三步:成长孤的第一步:我们在第一幕初识主人公,他生活在尚未揭晓的情感问题的阴云下,这使得他不愿与他人接触。我们对造成主人公这些问题的过往情伤一无所知。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和态度向观众展现出这种内心不满的本质,这在第一幕中不会直接说出来,主人公确信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也自认为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在进入第二幕的特定事件后,主人公开始感到被内心的情感重负压得喘不过气,但他仍然无法清晰地定义它。人物成长的第一步,要求主人公表达(有意和无意的)束缚他的情感包袱的本质。成长孤的第二步:在主人公表达他的情感问题和由此确定这个问题后,故事发展至中间点,在这里主人公必须放下他的保护壳,并采取行动对抗核心的情感冲突。人物成长第二步需要主人公终于对抗他的自我孤立和创伤心态-但这次尝试没有成功,过去的内心伤痛不久便再次涌上心头,主人公再次拿起他的保护壳来对抗人世间的情感磨难。但是,主人公现在已经体验了丢开保护壳的真诚生活,他也感觉到如果自己能永远放下这沉重、累赘的心结,他自己能够做到。成长孤的第三步:随着第二幕后半段的发展,主人公与其他人关系好转。在主人公奋力前行的故事主线中,他交了一些好朋友,此时此刻,主人公已抱着誓死的态度追求目标。主人公和他的盟友情绪高涨,与对手的最后对决的准备几乎到位,胜利似乎触手可及。此外,次要情节为主人公提供了解开心锁的机会。在第二幕高潮即将来临之前,人物成长的第三步应声而来。主人公终于通过采取行动以一种新的、更为情感上的领悟方式解决了日趋激烈的冲突。主人公卸下自己的保护壳和克服内心的防备,证明自己已经改变。
最后,优秀电影的23个故事链假设你已经找到一个预期可以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有力的引发事件,这大概占据了3页;随后的惊人意外#1需要2-3页,迅猛和震惊;绝大多数中间点需要5或6页;再之后是声势浩大的第二幕高潮,假设也需要5页;你那惊心动魄的惊人意外#2需要用3页去刻画;如果你已经构思好了一个会真正出彩的激烈的必需场景,再增加5页;最后你得用一个3页的结局来快速收场。这总共才28页。一般来说,电影剧本大约需要页。那么,你的主人公在其他87页中又该做什么呢???埃德森教授经过大量研析,总结出电影叙事的成功模式,所以吸引观众的剧本都可以分解成20-23个独立的段落,他将其称为英雄目标序列的故事链条,它们是线性的、渐进的、环环相扣的逻辑流,以此构建持续和强力递进的戏剧张力。究其本质,一个英雄目标段落由电影剧本3-7页构成,通常是2-4个场景,在此主人公追求一个短期的有形目标,向着实现故事中最终胜利跨前一步。随后,主人公发现新情况,这标志当前目标的结束,并带出一个新的短期行动目标,由此开启下一段英雄目标段落。发现新情况的连续链条(每一个新情况都将戏剧张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从头到尾连接整个电影故事的关键元素。这就是英雄目标序列推进故事的方式:如果你的主人公必须每隔3-7页追求一个新的短期切实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情感目的),你的故事就永远不会乏味或突然偏离主题。你的剧本将变得紧凑、清晰和紧扣主旨。如果主人公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完成当前、紧急的目标,消极主人公会自动转成积极主人公。
好了,有关英雄目标段落是如何实现剧本创作功能的,埃德森教授在书中作了非常详细的技术分析,最后附有部许多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参考电影目录,希望读者自己去读书吧,当然最好是挑选一些熟悉的电影进行细致研究。而我做此篇读书笔记时,虽然内容较多,但却乐此不疲,原因是我整理的同时,脑海中不断进行着验证,这是非常有趣的体验。《战狼П》是去年获56亿票房的电影,虽然是国产片,完全符合好莱坞电影套路。《假结婚》是该书范例提到的爱情片,我抓紧看完,果然再次印证了这经典套路。其实这并不奇怪,本来该书就是埃德森教授分析数百部好莱坞电影(包括《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这些动画片)后所作的经验总结。当然,业界人士告诉我,电影的类型很多,还有即使是专业编剧按照此套路也未必创作出好剧本。最后,也许有读者跟我一样好奇,为何“23个故事链”被译为“英雄目标序列”?据“译者后记”称,是因为Hero有神、英雄、主人公的意思,而埃德森教授的人物类型源自西方神话,故译者将HeroGoalSequences译作“英雄目标系列”。而我从中读出的意义是,至少埃德森教授总结的好莱坞电影范式,通过规范的电影结构和人物塑造模板,可以有效帮助编剧将消极主人公转变成积极主人公,这其中蕴含了某种英雄的情结。其实人类个体在成长过程的N个阶段都会面临N多问题,所有人都需要成长,而历经磨难战胜困境者就可谓英雄!感谢电影的发明及电影工业的发展,使我们能在短短两小时内,通过银幕体验各式各样的百态人生,正如埃德森教授所言“我们看电影是因为我们想要各种各样的情感洗礼”,而积极的人性与体验显然更符合人类个体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好莱坞电影的种种套路,其实蕴含着某种深刻的逻辑,即只有真正体现并关怀人性成长的电影,才会更具有商业价值,毕竟只有好电影才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贡献票房。看来成功的电影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电影各有各的原因!
《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美]埃里克·埃德森(EricEdson)著,徐晶晶译,magasa审,人民邮电出版社年5月版。
补记写完这篇读书笔记,3月4日、15日我两次抽空去观看电影《红海行动》(截止到年3月17日该电影票房已达人民币34.66亿元),当然也是为着验证的目的。该片是以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圆满完成也门撤侨任务为背景、以塑造蛟龙突击队8名队员为主线的战争群戏,剧本创作难度很大,但从故事结构、情节设计及人物塑造看,都可以从前述编剧套路中找到对应,而即使是群戏,人物成长弧的三个阶段也清晰可见。我注意到,有影评家评论认为,《红海行动》整部电影的三场重头戏,开场索马里营救被劫持的船只,随后接受任务到伊维亚共和国,完成非常棘手的以寡敌众营救,惨烈搏杀之后,最后一场戏“将幸存队员空降敌营抢夺黄饼有一点画蛇添足。”[12]的确,将最后一场戏剥离出去也并非不可,在惨烈搏杀救出人质后电影亦可直接进入结局,这恰是好莱坞电影的标准套路,但正是增加的最后一场抢夺黄饼的戏,蛟龙英雄们将可能有核放射污染的巨大灾难扼杀于萌芽之中,使得整部电影主题更升华到人类共同命运的自觉意识与宏大胸怀的高度,同时也使得这部分钟的电影容量巨大,节奏快到全程“无尿点”,“观众就像坐过山车一般一次次被推向情绪的制高点”[13]《红海行动》是为迄今为止将中国军魂与电影工业美学结合的非常完美的一部军事题材大片,极大提升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的新提升!
最近看到《欢娱》记者对林启贤导演的采访,其中以下提问引起我的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法国敏柏宁敏白灵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