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侃茶
文:端木
写过一篇中国茶道,但那多少有些附庸风雅,今天闲来无事,侃侃我对茶的一知半解。小时候喜食甜食,也喜欢喝甜甜的东西。那时可没有现在的种种饮料,想喝时也只是喝杯糖水或者吃一碗藕粉。记得那时爸每次领了工资都会给我买来藕粉,是那种纸盒装的,叫西湖藕粉,爸会买来高高的一摞盒装藕粉,足够我喝上很长时间。妈带我上街时,还会让我在那家王阿訇藕粉摊上喝上一碗冲得热滚滚的藕粉,那个味道更好。母亲喜欢喝茶,那时好像没有多少茶品,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太小加上又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就没有见过如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茶。妈妈总是喝茉莉花茶,开水沏出茶来,茶香味很浓,现在想来母亲喝的是红茶,红红的茶汤上漂浮着几朵小小的白色茉莉花,煞是好看。每次我吃完了甜食,母亲就会让我喝上几口茶。母亲说喝点茶,口不会酸,也不会长蛀牙,可能就是从那时起,我渐渐喜欢上了茶的香味。
前两天闲暇时,仔细想了想,我像如今这样每天离不开茶已经很久,屈指算来大概有二十多年了。自从开始工作,早上给自己泡杯茶早已成习惯。这么多年来喝过的茶林林总总,虽算不上什么精品好茶,却也种类繁多。开始喝茶时,喝的大多是红茶,记得喝过祁门红茶,茉莉花茶好像是安徽和苏州的,前两年还喝过同事送的龙团珠,那个香味特别好,还有金骏眉,茶味很好,茶汤色泽很诱人。哦,对了,还喝过那种黄牌红茶,是那种茶包。因为后来开始只喝绿茶,所以喝的红茶种类不是很多。人们都开始追捧铁观音时,我也喝了几种,但不是太喜欢观音太重的香味,后来就没再喝,即使家里有,也是用来招待客人了。喝过的铁观音好像都是福建的,不记得名字了。话又说回来,铁观音本就福建产的最多最好。所以我看了一些家里的盒子,都没有具体的茶名。大部分都是福建产,也不知是真是假。喝过武夷山大红袍,朋友说好像是百多块钱一两,但我也没觉得特别的好。铁观音和武夷山大红袍,应该都属于乌龙茶。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吧。再说我知道的黑茶,我知道四川边茶、湖南安化黑茶以及大名鼎鼎的云南普洱都属于黑茶,但我只见过,从没喝过。据说黑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等到我的年龄再大些,也弄点黑茶喝喝。忽然想起有一次在大姐家里喝过一回砖茶,用纸袋包着的那种,是姐夫的朋友去西藏带回来的,姐姐说有砖茶和沱茶。那种茶需要拿一块放在茶壶里煮,姐夫说在西藏人们喝茶都是煮一煮再加上酥油等。我尝了那种砖茶,茶汤不清亮,香味也不好。可能不是上品吧,反正我不喜欢,姐姐要我拿点回家我没要。百度了一下,原来那种黑砖茶和沱茶就是黑茶,这么一来,我原来也算是喝过黑茶的了。不过,好像听说黑茶有很强的减肥功效,我太瘦,还是不喝为好。哈!
白茶还可以,因为它的味道淡淡的不是太香,所以我也还蛮喜欢的。据说白茶的咖啡因含量相对少些,所以如今有些注重养生的人开始喝白茶。我喝过的白茶有江苏的天目湖白茶、安吉白茶。喝惯了绿茶,觉得白茶有些淡,所以喝得也还不是太多。最后说说我喝过的绿茶,因为经常熬夜,我们家里是中医世家。知道自己熬夜内火旺,其他的茶不适合我。最近几年只喝绿茶,所以喝过的绿茶种类就相对多了一些。我不是太讲究的饮茶人,所以很多品种的绿茶都喝,不挑剔。喝的绿茶当然是安徽和江苏的茶最多。安徽的茶我喝过黄山毛尖和黄山毛峰,因为口味渐重,所以喝毛尖多些,毛尖是雨前茶,味道相对重些。霍山黄芽我也喝得挺多。朋友送的牯牛降野茶蛮好。江苏茶我喝得很多,除了上面说的白茶。还有碧螺春以及茅山长青。最近两年一直喝这两种茶。安徽茶还喝过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哦,六安瓜片我不是太喜欢,觉得有点涩。其他绿茶也喝了很多,比如西湖龙井,最近一段时间喝的就是这种茶,朋友去杭州,专程去龙井村买的。云雾毛尖和君山银针也喝过一些。不过这些茶都是朋友们送的,当然数量不会太多,不会长年累月地喝。喝过安徽宣城的敬亭绿雪,好像是几年前了。清香味浓,白毫很长,形似雀舌。不过,我只得了一两多的一小盒,真是喝得意犹未尽呢。提起敬亭绿雪,就会想起李白的那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忽然想到一件事:这些年喝的这些茶如果堆在一起,哦,也是蛮吓人的呢。记得93年初,那时我的工资好像还没到百元。姐姐拿来一盒碧螺春,是半斤装的那种铁盒,那时候装茶叶的盒子还不像如今这样小,这样精致。姐姐说,那一盒就要五百多元,把我吓得很长时间都不敢喝。哈哈,姐姐说我没出息呢。
再说两句与中国茶没有太大关联的话。因为喜食甜食,所以我还喜欢喝咖啡、奶茶,香飘飘珍珠奶茶刚出来时我可是喝了很多。现在每次去逛街,累了就会走进商贸广场里的“研磨时光”或是“上岛”,要一杯蓝山,静静地坐在卡座里休息。有时也会到“卡旺卡”或是“多佐茶饮”里要一杯血糯奶茶或红豆奶茶,甜甜的,真好!喝茶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净化心灵,禅悟生命的过程。静静地品茶,能够滤去心中浮躁,沉淀思绪。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茶收藏了春天的记忆,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能令我们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午后静谧时光,为自己沏上一杯绿茶,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沉浮,淡淡的香气氤氲鼻端,沁入心脾,那一刻忘却俗世繁杂,内心澄净,微醺间常会生出许多感慨:茶要沸水浸泡才会溢香,人生亦须历经磨砺才能优雅从容。 生存于世,若经不起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这浮世凡俗中,怕也品不出人生的浓香。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世事风雨,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微笑应对一切,而我们的内心就如那温软的茶水,足以接纳一切友善或敌对。万物皆静、品我佳茗,于寂寞的雨夜,沏一杯飘着淡淡清香的碧螺春,独坐窗前,听冷雨敲窗,在茶雾袅袅中,品味那浅浅略带苦涩的清香,思忖着浓浓的心事。轻呷一口茶,任那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一切繁俗疲惫。沉浸于朦胧的微醉中,久久不愿醒来……人们常说,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人仅有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以对,浮时淡然待之。品茶,是品一盏清香、一片美好、一份安宁。在茶的光阴里,让我们慢慢滤去心中的浮躁与尘埃。学会守一份波澜不惊的从容,学会知足感恩。简单一点,得失随缘,恬淡安然。在茶香的世界里修一份清静淡雅,在如茶的人生里,养一种自然从容。细品时光静好,静赏岁月美丽,清逸逍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