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湄公河行动》,感觉是传统的港片变身主旋律,打通了地域和关隘的钳制,像个筋骨暴长的巨人一样施展出力量震撼、姿态魁梧的武功,为国产片里的军事细目增添了罕见的重型武器。
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更是导演林超贤的又一次精猛锐进,从场面到叙事,都毫无愧色跨进世界一流电影的阵营,产生的爆裂效应仿佛一次核爆——中国的电影武器库里,真的添了一枚核弹。
兴奋!
剧情我就不再赘述了——以也门撤侨行动为底色,架构了N条连环套的剧情线索,互为关联,互为映衬。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绝非“全程无尿点”这样常规的夸赞可以覆盖的,而是四肢瘫软,像刚刚逃过雄狮的猎杀一样魂飞魄散。
讲真,第一遍刷,太大的信息量让我的脑子就像一团被打散的毛线球,完全整理不出剧情脉络,只顾大口喘气了。
第二遍刷,我才赞叹有加地捋顺出导演设置的多而不乱、层层推进、每隔两三分钟就炸裂一次的高潮剧情,真的是太过瘾了!
—对人性的反应—
《红海行动》迥异于以往国产军事片的一大亮点,就是还原了敌人对手的凶悍狡黠。
那个身穿黑袍胡子银白的恐怖分子的首领,沉着得体、无畏从容、舍身取义。
脸上有疤、爱吃零食的少年狙击手,老辣成熟、冷酷执着、义无反顾,关于他成长的背景故事也引发观众无数联想……
对手的强大,才能反衬出正义的伟大。
这还不够,导演林超贤的深刻在于,他也真实展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剧烈对撞时的人性反应。
比如通讯兵庄羽内心恐惧,导致他在受伤后与恐怖分子肉搏时处于下风,对手几刀下去差点结果了庄羽的命,终于在生本能的呼唤下,庄羽极为暴烈地杀死了对手。
此处镜头极为血腥,能够顺利过检,为电影总局点赞。
真心叹服林超贤的NB脑洞,在电光火石的转换里还能从容布阵泪点。
—战争的真实刺激感—
这次不仅通讯兵身上的通讯装备是真实的,连演员也是真枪实弹地上阵。
影片中剧情推进到了伊维亚共和国,武器就换成了5.56mm口径的“欧盟武器”了,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装备,玩绝地求生之类游戏的朋友不会陌生,基本都是二级头、三级甲,搭配各种武器,超级酷!
炮击、枪战、扫射、追逐、肉搏……血战、嘶吼、搏命、死亡、恸哭。
看到了比《碟中谍4》还要密不透风的飙车经典。
看到了比《兵临城下》还要轻灵机智的狙击比拼。
看到了比《拆弹部队》还要短促精悍的人性镜头。
看到了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要真实感叹的队员怯懦与勇气的瞬间换位。
不同情况下随机应变的各种战术,紧急情况时的绝地求生,危难情况的大反转,直叫看的人大汗淋漓,血脉贲张,击节赞叹!
—戏骨担当—
好电影和好演员,是相辅相成的。这部电影,低调宣传,即使热度不足,但阵容不输。
张译的发挥一如既往,拖着一条伤腿在北非拍摄。
小鲜肉黄景瑜出场的时候,炫酷的姿势和45度视角看人的傲慢让人心生疑惑:这角色不会很雷人吧?几场狙击战下来,他既演出了顶级狙击手的牛气,又演出一种大男孩的坏劲儿。
特别要赞赞两位女演员——海清和蒋璐霞。海清的女记者角色与蒋璐霞的女队员身份都让人惊艳赞叹。一司文戏,一司武戏。
海清最出彩的两段戏,一是听到助手阿布被斩首后的内心戏,二是她以身置换女人质被发现后即将遭受斩首时的挣扎反抗,精准到位,绝无文艺女主的矫情,与人物内心同进同退。
蒋璐霞的板寸头英姿勃勃,这位6岁习武,全国少林拳武术冠军,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英武女蛟龙,武戏与男队员比肩齐眉,文戏又成为观众的催泪弹,鹦鹉史航称赞她是,“朴素的镇场,如沙雕般全无修饰,只是弹痕血雾中始终难忘其轮廓。”。
一部《红海行动》,带给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太多惊喜,网络上一边倒的如潮赞叹:有网友说忘记了这是部国产片;有网友说《红海》一出,从此国产军事片再无退路……
作家韩寒说它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里程碑。
身为林超贤导师的陈嘉上导演看完《红海行动》后如是说,“从第一分钟一直燃到最后一秒,竟然全程用动作去讲故事。这是一部终极的动作片,湄公河行动对比起来算文艺片了。”
这算是师傅对徒弟的至高肯定了吧?
一个字:燃!
港式行利茶餐厅
重庆暗藏的这家港式茶餐厅,没有过多宣传,只是在品质和口味上默默耕耘,赢得了一众老饕的盛赞,很多在重庆的外国人以及香港、广州的食客都成为他们家的常客。不要问我为什么,很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家乡的味道,正宗!
在重庆已经开了2家店,据说春节后,在新牌坊即将开启第三家店。
去行利港式茶餐厅吃一顿,在去和香港、广东的茶餐厅比较一下,是不是正宗,舌头不会说谎!
行利港式茶餐厅(南坪上海城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