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城曾经繁华的商埠看看解放前这么多店

浚县古城——大运河繁华商埠

郭如民

以下均为民国时期老照片

浚地商品交换活动历史久远。《尸子》记载,早在五帝时期,舜就在县域内经商。春秋时,出现了中华儒商始祖端木子贡。明清时期,浚县为周围十余县商品集散中心之一。交通要冲成就运河商埠中心。古代浚县城西傍卫河水路,上启卫辉,下达天津,交通条件优越;东依大还,南枕浮丘,文物古迹荟萃,游人商客常年不绝。有金石记曰:“浚城西有卫河环带,河与城相去咫尺,河向东北而逝于天津,直至燕都,商人借此以通贸易,得息不啻三倍此利也。”

卖洋铁壶等用品的小贩

明代末期,浚县浮丘山正月、八月庙会已具相当规模,浚县城成为周围十余县、方圆数百里商品集散中心之一。清宣统二年(),浚县古城成立了首个商业联合会,推荐李恩诏(字佩纶)为首任会长。清末民初,道清铁路开通,浚县为铁路和卫河水路的交汇点,商业随之兴旺,成为煤炭、粮食、日用品集散地。

民国初期,县城有10大行,即粮、棉、盐、煤、布匹、杂货、干果、锡器、首饰、饮食服务业。浚县外销的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大宗为粮食、红枣、中药材、鸡蛋等;购进的商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大宗为盐、煤、布匹等。粮食交易居各行之首,煤炭次之,食盐销量居第三位。从民国二十七年(),随着日寇侵人县城至浚县解放前夕,县城一直处于战乱当中,许多店铺陆续停业关门,商业陷人萧条。

店铺兴盛彰显古城繁华。浚县古城内以文治阁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中,以西大街商业最为繁华。

卖糖葫芦小贩

西大街的商铺主要集中在县前街南路口以东。各类字号店铺列于街道两边,琳琅满目。

食品类方面有,单记(瑞保)大肉铺、王记(占魁)牛肉店、姜家的“聚美斋”点心铺、“东许号”饭庄、“庆宾楼”饭庄、王记火烧铺、池记羊肉馆、蒋记(老六)火烧、丸子汤饭馆、苏记面条铺、蔺记酱油醋铺、付老记家的饭店、杨得福家的咸菜铺、“陈昌永”粮店、“聚丰”粮庄、王记粮行、单记粮行、红枣专卖店等。

医药方面的有:李培德家的“润德堂”中药铺、“文德堂”中药铺、尧玉坤家的中药铺、“静轩”中药铺、李俊岭家的中药铺、刘记(老瑞)西药房、姜廷辅家的西药房等。

烟酒杂货类方面有:布老奉家的“功义合”烟庄、杨老诚家的酒店、王风臣家的杂货铺、赵邦宁家的卷烟铺、“源增浚”酒店、“悦来永”酒店、“浚泰永”酒店、“德盛永”布匹杂货庄、尧家兄弟的“恒兴俊”号和“俊兴恒”号两处杂货铺、朱老新家的铁匠炉、王记织袜店、付记修钟表店、杨明义家理发店、刘家三兄弟的锡匠铺、卢逢元老先生的茶馆、刘士斌开的文具庄、刘家福家的驴拉弹花车铺、马家的皮货行、苏家打麻绳铺、连保石磨房、周兴旺家的煤铺、王国权家的鞭炮铺、王家“源来号”染坊并对外租借“执事”(即红白事游街所用物)和孝衣等,尤其是“一品斋”绸缎布匹庄,生意特别兴隆,可恨被日本侵略者于年3月一把火烧光了。

卖糖果小贩摇拨浪鼓招引顾客

端家石印局,位于西大街西段路南端木翰林府。当时端木家分东端和西端两大宅第。西端为端老璧(端木涣璧)家,东端为端老璧的弟弟端老涣(端木涣若)家。在东端大门东三间临街屋,端老涣开一印刷厂(即石印局)。当时浚县县衙的告示和一些公文材料均由端木家承印。端木家的印刷厂还为各个书院、私塾学校印刷一些书籍、资料等。印刷厂的主要客户是刘世斌文具店,文具店所卖的各种字帖和幼童启蒙书,如《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均出自端木家印刷厂。

游街串巷剃头匠

东大街的商业店铺多数集中在文治阁到老槐树井台之间(东风照相馆西)。主要有:“雅集轩”饭庄、“三成功”杂货铺(德大商场处)、“鼎盛祥”布匹杂货店、“永意同”故衣铺、“仝兴楼”首饰店、郭家的“万吉银楼”(该银楼最兴旺时雇佣银匠达三十多人)、“泰和堂”中药铺等。“泰和堂”中药铺,位于东大街文治阁东米路南。“泰和堂”字号是丁老绍先生的祖父丁泰来命名的。丁泰来继承父业,潜心研究医术,颇有成就。清光绪年间浚知县丁孟鉴特赠“年高德劭(shào,高尚)”匾额一块,以示赞扬。

南大街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文治阁以南辛庄街西口和井胡同东口即父子大夫牌坊之间。主要有:付老德家的中药铺、贾老清家的“同德益”中药铺、郭老和家的盐店(资本为全县之首)、华老慎家的酒店、“义兴蒋”烧鸡铺、“谦益当”字号当铺等。“谦益当”字号当铺,原在北大街清朝翰林马大士第宅(今老干部局处),后迁南街路西今物价局北侧。该当铺为清同治元年()滑县慈周寨大地主、天主教神父刘虎臣所开,其规模为当时之首。

修柳编制品的手艺人

北大街因为富户较多,商铺相对较少。当时主要有:“魁盛公”烟酒店、马老杰家的中药铺、杨老赞家的中药铺,邢家的当铺在当时也颇有名气。东西南北四条街道除上述商铺外,还有私人信用机构的钱庄,或者叫银号、钱铺、钱桌等。当时县城内有“复兴合”钱庄、“万盛合”钱庄、“义聚成”钱庄、“福兴合”钱桌、“协力园”钱桌、“延益厚”钱桌、“万胜魁”钱桌等。浚县古城中心文治阁四周的夜晚,仍有众多店铺挑红灯笼营业。一些流动性商贩,如吴家的咸焦卤花生仁蓝,北街马家的猪肉包子蓝,角场营村徐家的元宵挑子等,都赶到文治阁下叫卖。

除四条主街之外,古城的一些小街巷中,也有许多有名气的商铺:御史巷东口的“涌茂泉”烟酒店,南小门(即观澜门)里路南“西华楼”浴池,东后街孙老厚家的银匠炉,礼门街张家油漆店,西后街熊家纸扎行,周公集街杨家的咸焦卤花生仁和花生粘、山梨红糖葫芦铺,文庙街史家的烧饼铺等。

卖粉丝的小贩

古城外西关也有一些出名的商业店铺,它们是“大有”粮店、“福升楼”饭庄、“积善堂”中药铺、“铸成恒”点心铺等。

在滨临卫河的顺河街,服务卫河往来客商的经贸活动也非常兴盛。当时滨临卫河的顺河街分力四铺,每铺有小阁楼分开,民间俗称“一铺开店、二铺卖饭、三铺抄纸、四铺种菜园”。高家的车马店在当时日日客满。据民间传说,明末崇祯皇帝的三太子曾在高家店住过。当时三铺(又叫纸坊街)的造纸业手工小作坊,一家紧靠一家。所生产的纸张(俗称草纸)不仅供本县所用,周围十多个县的商贩或推车或挑担子步行百八十里路来纸坊街贩运草纸,从而还促进了餐饮业和旅店服务行业的发展。有道经营涌现众多商号据。据年版《浚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县城有商户户,其中饭馆、酒家、小吃店铺家。西大街东许馆、庆宾楼、东大街雅集轩、西关“福升楼”颇为有名。酒店、饭铺、蒸馍铺、烧鸡铺、包子铺、黄蒸铺、油条撑、火烧炉、铪铬锅等,沿街而设。

卖坐垫和guopiao的商贩

著名商号有34家,行业、位置、字号如下:粮店:西大街“陈昌永”、“聚丰”;西关“大有”。烟酒店:西大街“源增浚”、“悦来永”、“浚泰永”;御史巷“酒茂泉”;北大街“魁盛公”。布匹杂货店:西大街“一品斋”、“德盛水”;东大街“恒兴俊”、“俊兴恒”、“鼎盛祥”。药店:东大街“泰和堂”;御史巷(医院路东)“静轩斋”。

食品店:西大街“公义和”、“聚美斋”:西关“铸成恒”,南大街“义兴蒋”。饭馆:西大街“东许馆”、“雅集轩”、“庆宾楼”;西关“福升楼”。

卖竹制日用品的小贩

染坊:西大街“源来号”。

红枣店:西关“积善堂”。

首饰店:东大街“仝兴楼”。

盐店:南街郭老和经营。老字号钱庄:“万盛合”、“复兴合”、“义聚成”。老字号钱桌:“复兴合”“万盛魁”、“协力园”、“延益厚”。

民国三十一年(),县城有私营商业户。

销售纸扇和风铃的摊贩

(编辑:今日浚县)

往期点击阅读

1、浚县明朝初期大移民:当时浚县新建移民村达个!

2、浚县屯子象山最后一声炮响,带来了什么?36张照片给你答案!

.

赞赏

长按







































新疆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bh/1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