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东南商报的“东南汇”在文化广场的梨枣书店举办读书会,邀我分享一下我的新书《诗经飞鸟》,于是我就给大家作了一个名为《诗经里的春夏秋冬》的讲座,主要讲了《诗经》里提到的各种野生动植物以及“见物起兴”的创作手法。现场,多数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听,也难为了这些还在读小学的孩子,就这个古典诗歌与博物的话题我讲了约80分钟,他们居然能全程入神地听下来。
讲完后是互动环节。这时,一个小男孩掏出了一张纸,开始向我提问。问题滔滔不绝,我大致作了解答。事后一看他那张纸,啊,居然满满当当写了16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我的关于自然观察的喜好、经历、心态,乃至拍摄手法、创作方向……真的是满满的好奇与关心。当天,我把这张写满问题的纸拍照并发朋友圈。有个朋友评论说:这个孩子对你是真爱。
是的,我也是满心感动。这个还在读小学低年级的男孩,几乎每一句话里都有拼音,却对自然如此好奇与热爱,一口气提了这么多问题。作为大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保护、鼓励这种可贵的好奇心呢?有什么理由嫌他问题太多呢?善于提问、勇于提问的孩子,就是非常优秀的孩子。
今天稍微得空(真实原因是天气实在太热,故略事休息,暂时没去野外,哈哈),决定再在这里仔细回答一下这16个问题,若能对别的家长与孩子也会有所启发,就很开心了。
//////////
Q:你pāi的鸟那个最xī有?
A:毫无疑问,就是有着“神话之鸟”美誉的中华凤头燕鸥(原名黑嘴端凤头燕鸥)。中华凤头燕鸥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只有多只,主要在宁波、舟山的个别无居民海岛上和数以千计的大凤头燕鸥混群繁殖。
Q:你怎么jiānchí下来的?
A:很多时候,说到长期“坚持”,大家可能会有“咬紧牙关、苦苦保持”的感觉,其实,对我来说是完全不是这样的。甚至,我可以说,如果做某一种事,如果真的让你感到这么苦,这么煎熬,那么我很难想象你真的能长期坚持下来。我从事自然摄影已有16年,如果说那是一种“坚持”,那完全是因为这是源自我内心的热爱,我爱大自然,爱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虽然要吃很多苦,有时也是疲累不堪,甚至多次遇到危险状况,但就是因为我热爱,所以我才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Q:你拍的两qī动物,哪几个有gōng击xìng?
A:通俗地说,两栖动物是指蛙类、蟾蜍、蝾螈之类的动物,它们的迁移能力、自我防御能力通常比较弱,也谈不上主动攻击性。
Q:你最喜欢什么鸟?
A:短尾鸦雀。这是一种非常小的鸟,只有麻雀的2/3那么大,但非常活泼可爱,喜欢在竹林中活动、觅食。年4月,我在四明山中拍到了这种小鸟,使得浙江鸟类名录新添了一个成员。
Q:你最喜欢哪种野果?
A:说实在的,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定要回答的话,我的答案是:柘(zhè)。柘树是属于桑科柘属的落叶乔木(也有的呈灌木状),其果实的可食部位实际上为肉质花萼,跟桑葚的风味有点类似。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柘树频频亮相,多数时候是“桑柘”联用。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在古代诗人眼里,“桑柘”乃是乡野间最寻常的树种,倒是现在的久居城市的我们,由于跟乡土自然日益疏离,才觉得这些树木陌生了。
Q:你最喜欢哪个两qī动物?
A:好吧,跟野果一样,一定要回答的话,我的答案是:棘胸蛙。棘胸蛙,俗称石蛙,是宁波山里最大的蛙类。尽管棘胸蛙在中国南方分布很广,但由于长期遭受非法捕猎,如今其种群数量骤减。我的《夜遇记》一书专门有一篇讲石蛙,其中说:“清澈的溪水潺潺流过,闪光打在跃动的水波上,在石蛙身边折射出如宝石般五彩绚丽的波纹,水光潋滟,实在美极了。石蛙依旧沉静地待着,背上的斑纹与水纹、石纹浑然一体。它的瞳孔呈粗大而黑的十字型,深邃而奇特。”
Q:有没有yù到蛇?
A:进山拍照(特别是晚上),遇到蛇是高概率事件,有时候还会遇到可致命的尖吻蝮(即五步蛇)。不过,只要我们做好主动防护工作(如穿高帮雨靴,不乱摸草丛等),见到蛇尽快避开就好,只要不去逼近它、逗弄它、抓捕它,蛇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
Q:有没有做动物标本?
A:没有。做动物标本是比较专业的活,我只观察和拍照,不抓动物,更不会做标本。
Q:pāi两qī动物时有没有被伤害?
A:这个问题,跟上面的关于两栖动物的攻击性的问题有点接近,显然,我没有被两栖动物伤害过。不过,说到这里,我有点怀疑小朋友没有弄清“两栖”与“两爬”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所谓“两爬”,是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合称,包含了蛇类;而“两栖动物”不包括蛇类。
Q:你有写过科huàn书吗?
A:没有。不过,悄悄说一句,我今年倒是尝试着写过一篇“聊斋”风格的跟萤火虫有关的志异小说,有一万字。
Q:有没有pāi到布gǔ鸟?
A:有。布谷鸟,就是大杜鹃,其叫声为两音节,很像“布谷,布谷”。大杜鹃是宁波的夏候鸟,春末的时候从南方飞来。这种鸟具有“巢寄生”的习性,即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而是把卵产在别的鸟的窝里,由其他鸟做“义亲”喂养自己的雏鸟。
Q:有没有yù到è鱼?
A:没有。中国野生的鳄鱼是扬子鳄,非常濒危,我没有在野外见过。
Q:有没有pāi到bìhǔ?
A:有。我不仅拍到过宁波常见的一种小壁虎,还在西双版纳拍到过大壁虎呢。大壁虎俗称蛤蚧,由于长期以来被当作药用,故被大量捕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
Q:写过科jì书吗?
A:没有。我写过几本马马虎虎算是科普作品的书(《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夜遇记》《东钱湖自然笔记》《神奇鸟类在哪里》),但我本人觉得它们属于自然观察笔记,更像是自然文学类作品。另外,《诗经飞鸟》则属于古典诗歌与博物学的跨界作品。
Q:zhuó木鸟有来zhuó你吗?
A:难道啄木鸟认为我的脑袋是榆木脑袋吗?(这是我现场的回答,当时哄堂大笑)
Q:pāi时开不开shǎn光灯?
A:这要看具体情况,拍摄鸟类一般不会用闪光灯,而夜拍蛙类、蛇类、昆虫等动物时会用到。
//////////
好了,一口气回答了16个问题。提问的小同学是认真的,作答的大山雀老师也是认真的。再说一遍:
善于提问、勇于提问的孩子,一定是优秀的孩子。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愿所有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保护与鼓励,愿所有孩子都能在大自然在快乐成长,愿所有孩子都能自由地提问,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图片张海华张可航
排版张可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