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小村庄哺育的国学大师鲁实先

白癜风吃什么食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13/5928775.html

作者简介:杨旺兴,哲学学士,经济师,系宁乡县作家协会会员、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和县文史调研员,现任宁乡县史志档案局副局长。自信天道酬勤,常以蜗牛自喻,锲而不舍完善和超越自我。作品散见《湖南工人报》、《湖南宣传》、《经贸导刊》、《城市化导报》等报刊网站。

鲁实先先生在研究所讲课风采

湖南省宁乡县道林镇清石村傅家湾是国学大师、著名“娃娃教授”鲁实先先生的家乡。那些发端宁乡傅家湾、名满天下的传奇故事,令人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桀骜不驯的天才少年

鲁实先先生年3月12日未时诞生在宁乡县道林傅家湾,谱名佑昌,字实先,晚号静农。他父亲鲁渭平早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升任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他母亲周氏爱读书习字,聪慧贤能。鲁实先自幼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为宿儒赞叹。有一天,鲁渭平花三百银元买一册书。少年鲁实先坐在船上,一边聚精会神读书,一边撕掉看完的书。鲁渭平问:“书到哪里去了?”鲁实先回答:“书已看完,丢了。”春节,鲁实先到花明楼黄家湾舅舅家,只有两件事:一是拜年,二是看书。他一昼夜就把舅舅家一柜子书看完了,倒笑舅舅的藏书不深奥。舅舅令其讲讲书中内容,鲁实先当即对答如流。

鲁实先先后入宁乡靳江中学、长沙明德中学、大麓中学就读。书发下来后,他仅花两天时间就把书中内容读完。然后他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发书?”老师说:“书不是发给你们了吗”鲁实先答道:“我看完了,什么时候再发呢?”老师说:“没有了,这个学期不发了。”鲁实先问道:“那我们看什么?”老师答道:“这个学期,我们就是上这些课。”鲁实先说:“噢,这几本书要上一个学期呀!那我不上了。”鲁实先不喜爱浅杂繁琐的课程,质疑问难又不能解惑,常与老师顶撞。不久,校方以其“桀骜不驯”勒令15岁的鲁实先退学。

鲁渭平十分生气,责成其在傅家湾看牛。鲁实先遂发愤自学,写信要父亲买书回来。其母周氏变卖首饰,购齐《二十四史》,供他自学。鲁实先在书房贴字:恕不会客。他闭门读书,20个月读完了《二十四史》。后来,鲁实先去杭州求学,三年时间将文澜阁旧藏《四库全书》重要部分读完。之后去北平、开封、洛阳等地博览群书,学识日益渊博。

誉满天下的“娃娃教授”

鲁实先先生年少成名天下知,实因一本书、一个昵称和一段佳话。

年,日本汉学家泷川龟太郎(字资言,号君山)费时20年、广罗古籍资料撰成的《史记会注考证》问世,以资料齐备广受好评。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杨树达(字遇夫)先生组织中文系学生,准备撰写一部《史记集注》,以取代在他看来“纰漏简陋,不足一观”的泷川书。当时,鲁实先阅泷川书后,引证多种有关《史记》书刊,写成《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批驳书中疑义、不当之处。年5月,杨树达先生收到湖南宁乡24岁青年鲁实先所寄之书,“谓整理史公书者今有其人,余长编虽不就,可以无憾矣。”

年,在杨树达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鲁实先所著的《史记会注考证驳议》正式出版。郭沫若欣然为之作序:“国族将兴,有多少奇才异质。纵风雨飘摇不定,文华怒茁……”杨树达认为鲁实先“超越前儒,古今独步”,热情为该书作序:“君之立说,乍视若至可惊,有如云中天马,破空而来。及其广征博引,枝叶扶疏,又如钱塘江潮,万头俱至……呜呼!何其伟也!”

当鲁实先因无文凭,待在宁乡老家从事著述时,年7月,杨树达向复旦大学极力推荐鲁实先。时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陈子展深感人才难得,力排众议,引荐了鲁实先任教授。有些仍不服气的老教授暗中去听鲁实先讲课,反而被他的学问所倾倒。鲁实先被聘到复旦大学任教授,年仅29岁。当时,校址在重庆北碚,师生都昵称他为“娃娃教授”。

素有“校花”之称的某小姐倾慕鲁实先才华,立即展开爱情攻势。但鲁实先已有妻儿,于是作《朱梅四绝》载于报端:

“润露和烟晕粉红,妆成辛苦待东风。

传情翠羽无消息,合入青庐绮梦中。

空山水石自清华,老干疏枝放晚花。

明日暖光争灿烂,应知春色在谁家。

赪颊檀心快意切,精神藻雪日清虚。

庭阶未拟栽修竹,自有横窗月影疏。

暗送微香冷更清,凭栏无语泪盈盈。

窥墙倘剩残妆在,惆怅人间宋广平。”

鲁实先将某小姐比作红梅,将自己和夫人陶先瑜比作藤萝。谓红梅虽艳丽,而藤萝已结为一体。文章回环婉转,妙喻天成。陪都重庆名流汪旭初、陈子展、卢冀野认为《朱梅四绝》哀感顽艳,向异寻常,因相率赓和,一时属和者,数百人,纂成一册,题为“朱梅唱和集”,使得这段红粉恋情如山花烂漫,落英缤纷,宛然成为陪都重庆的一段佳话。

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

鲁实先先生先后执教于国立复旦大学、国立兰州大学、江西国立中正大学、台湾省立农学院、私立东海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著作等身。徐复观先生以“《史记》、文字学、历算学”,赞誉为鲁实先所擅长之“三绝”,称其“文章的典雅,到现在为止,可推为现代中国第一人而无愧”。

鲁实先先生深研中国文字,撰著《说文正补》、《转注释义》、《假借溯源》、《周金疏证》、《殷契新诠》等,自成一家之言。文字学是最枯燥乏味的科目。他讲起来却如九天散彩,令四座风生。不仅许多教授、学生前来听课,社会各界人士也慕名而来,甚至有远在百里之外赶来的。课堂内外挤坐环立者多达数百人。即使是寒冬酷暑或狂风暴雨,也赶来听其一口乡音却绘声绘色的讲课。例如鲁实先先生讲“弓”字,举出比拟义中有一种“弓鞋”时,说“弓鞋弯弯的像弓,所以叫做弓鞋,是古时缠足的女孩穿的鞋。穿着弓鞋,走起路来就这样摇呀摇的……”。当他起身学古典美人走路的姿态摇呀摇时,学生们笑弯了腰,他笑得更开心。

鲁实先先生对被视为绝学的古天文历数尤有精深研究,发前人之所未发,卓然自成一家。他有关历数论著发轫于《史记会注考证驳议》。他历尽艰辛推算,指出所谓“庚辰元历”,就是春秋鲁历,破解了贾谊《服鸟赋》中一个两千年悬疑未决的难题。他还撰有《殷历谱纠谲》、《历术卮言甲集》和《刘歆三统历谱证舛》等专著。陈子展先生曾赞叹:“商高以降三百家,拜此殿军为大将。”

鲁实先先生以研究《史记》成名,著有《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史记广注》一百三十卷、《史记札记》四卷和手批《史记·项羽本纪》诸作。他上《史记》课,从帝王将相演到贩夫走卒,从深思定策演到跃马鏖兵,无一不惟妙惟肖,风神毕现。讲到留侯,俨然一个智者的化身在桌前审势筹划。讲到李将军,就有一个弯弓射虎的英雄如立眼前。装着灌夫酒后骂座,那酣态,那盛怒,令人啼笑皆非。表演蔺相如持璧倚柱,怒发冲冠的慷慨,令满座学生如坐章台之上,随风披靡,不敢仰视。

年12月17日夜,鲁实先先生正撰写集大成之作《文字析义》一书,尚未完稿,突发脑溢血,19日逝世于台大医学院,享年65岁。春天里的乡村,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宁乡傅家湾。这个曾经哺育了国学大师的小村庄,吸引人驻足回眸。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每一个人生都是一个传奇!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8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