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抢先看徐孝穆的竹刻艺术和笔墨情缘

徐孝穆的竹刻艺术和笔墨情缘

展览时间

年3月28日-年5月5日

每日9:30-17:30

(17:0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

上海笔墨博物馆二楼展厅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号

-

展览指导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主办单位

上海笔墨博物馆

徐孝穆(-),江苏省吴江市黎里镇人,名文熙,字洪。毕业于上海新华专科艺术学校,曾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上海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主任、上海建人业余艺术专修学校校长、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常委等。

徐孝穆先生擅刻竹、刻砚、刻紫砂茶壶,亦擅篆刻、书法、绘画,自幼喜好,家学渊源。他纵观古代各流派刻技之奥妙,追摩明代朱氏三家之刻技,又深研清代周芷岩之刀法,以浅刻为主要创作方法,所出作品,气韵生动,刀笔如神。他与众多当代著名中国画家合作,把竹刻艺术与中国传统写意画完美结合,创造了自己的竹刻艺术风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郑逸梅有言:

“凭着他掌握的一柄小刻刀,把各派书画家的笔法气韵,全部表现出来,不必见款,人们一望而知这是某人的书和某人的画,一无爽失”。

徐孝穆是柳亚子先生的姨甥,自幼经常随柳亚子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与柳亚子同赴香港,协助姨夫从事文史研究,并照顾姨母柳亚子夫人郑佩宜。柳亚子也曾为徐孝穆题写斋名匾额“进贤楼”。含义有二:一,解放后,徐孝穆居住在上海进贤路上,以地名命楼。二,向贤人学习,与贤人结交,见贤思齐。他在此斋中写字、绘画、刻竹、雕砚,著书立说,会见朋友,畅谈艺事和人生。

柳亚子题进贤楼

镜心设色纸本

78x24.5厘米年

点赞

徐孝穆先生平生交游,皆当时名公巨卿,多文采风流之士,酬唱之迹,留于笔墨形于刻件,幽情雅致,流芳百世。先生与何香凝、郭沫若、黄炎培、邹韬奋、叶恭绰、沈雁冰、老舍、巴金、端木蕻良、郑振铎、王绍鳌、汪亚尘、陈半丁、周谷城、郑逸梅等许多著名文人学者都有交往,他们先后为其竹刻艺术著文题字。

老舍题有虚有实亦柔亦刚

纸本

年冬

陈半丁题刻划始信天有功

纸本

先生与众多著名书画家珠联璧合,沈尹默、吴作人、唐云、谢稚柳、陈佩秋、朱屺瞻、王个簃、程十发、关良、陆俨少、应野平、叶浅予、肖淑芳、黄胄、钱瘦铁、白蕉、赖少其、张大壮、尹瘦石、谢之光、来楚生、吴青霞、周昌谷、韩美林等等都为其挥毫竹件,在徐孝穆先生的刻刀下成为一件件竹刻艺术珍品。

(请横屏观看)

戈壁骆驼臂搁

徐孝穆刻吴作人画

35x9.5厘米年

蔬果山水双面便条臂搁

徐孝穆刻唐云画

“冒雨访孝穆不遇,作此而去”

22x7.5厘米年

作为文人雅士的交往,互赠得意之作,记录趣事友情,亦是常事。片片墨迹、句句诗词,欣赏名人佳作之余,又不禁挥洒着才墨情怀,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唐云画赖少其题春竹图

镜心设色纸本

84x30厘米

钱瘦铁西湖全景

扇面设色纸本

60x31厘米年

唐云芦芒柳塘新水浴春牛

镜心设色纸本

74x37.5厘米年

谢稚柳白梅图

镜心设色纸本

93x43.5厘米年

[清]沈郎亭制倒桃锡壶

原为唐云旧藏,后转赠徐孝穆

壶铭: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沈郎亭制并书

本次展览云集了一批徐孝穆先生有代表性的竹刻艺术作品,以及其篆刻、书法和绘画作品,展示先生的多才多艺。

展览中,观众还可以看到一大批极其珍贵的名人题字。他们皆是折服于徐孝穆先生的高超竹刻技艺,欣然题字以表敬佩之情。

从展览现场展示的徐孝穆和友人的往来信件中,大家可以领略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之间的笔墨友情。

一批首次露面的史证照片,记载了先生及其后人对文人交往的珍视。这种交流,不仅在前人,更延续到其后辈之间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向观众展示了一批徐孝穆家收藏的名家书画作品,皆是和老一辈书画名家笔墨情缘的点滴回忆。

所有展品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延伸阅读

扫描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