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高一(4)校友殷九林今天为我们讲述的,却是“精美的石头会讲故事”。这故事的导演杨起顺夫妇,杨老师我们不熟悉,但他的老伴徐立梅老师却是我们的熟人、我们的老朋友啦!老三届校友分会刚成立,徐立梅老师就走进我们的视野,并把她热爱的昆歌传播事业带进我们的生活。十一年前,在我们首届“春晚”上就有一个节目:昆歌演唱《江南春》、《春江花月夜》,小编还是参与这节目的“不著名演员”哦!
呵呵!扯远啦,还是看看殷九林校友的帖文吧——谢谢殷同学!
实话石说寓教于石
——观赏南京莫愁湖公园“赏石艺术”展
殷九林
暑期中,我们退离休教师协会的几位老师带着小孙子和数名学生一起去南京莫愁湖公园,观赏了陈列在《棋文馆》的“赏石艺术”展览。我们刚走进展馆大厅,看到这些陈设在展柜里的石艺珍品,就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惊异的赞叹。
三年多前我们就有幸结识了“赏石艺术展”的创作人,他们是两位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杨起顺和徐立梅夫妇。杨老师退休前在南京审计大学任教,徐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昆韵传承人、南京钟山昆歌艺术团的创始人和主要负责人。
中华民族取山水之石,构思创作艺术品,亘古迄今,源远流长。年赏石艺术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杨起顺和徐立梅夫妇创作的石艺作品却有着独到的艺术特色。其特色在于:以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奇形异石为载体,以人们所热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结合独具慧眼的艺术手法,再配上言简意赅、精湛切题、画龙点睛似的文字简介,创作出了余组别具匠心、深含教益的石艺珍品;传承古今经典文化,启迪人们思考,润物无声,陶冶情操。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兴趣盎然地欣赏着构思精巧的展品,感悟到这些作品分别涉及的历史事件、寓言典故、先贤箴言、修身之道、民间传说、古今人杰、清廉治政、励志向学……多方面的广博文化知识。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原本不会说话的石头都成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跃然于我们的面前。
随行的学生小周触景生情,一边看一边悄悄地背诵起明朝末年著名散文家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中的语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旁边的另一学生小赵也接过话头说:“我们今天不妨可将此文稍做改动为:今有奇巧人曰杨起顺、徐立梅老师,能以拳头大小之奇形石头,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更精致矣!”我听后心中不禁为孩子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感到惊喜!
清朝乾隆年间清官于成龙微服亲访,体察民情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母爱无界
向雷锋同志学习
由此,观赏者可以揣想出每一组石艺作品的孕育过程的艰难。二位献身艺术的创作者,或是依照奇石的自然造型来选择内容和命题,或是根据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某个专题立意来寻石创作。十多年如一日,求索不辍——苦思冥想勾勒出每一组石艺品的蓝图;苦身焦思地依据蓝图寻觅适合的制作材料;苦心竭力地砥砺、雕琢、粘接、直至组装成栩栩如生的石艺品;苦心孤诣,分门别类标配出教育意义深刻的解说词,终得神形兼备的累累艺石硕果。
励志劝学故事——头悬梁
励志劝学故事——凿壁偷光
励志劝学故事——锥刺股
唐朝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时,几位学生被励志向学为主题的展柜里《头悬梁》、《锥刺股》、《追月读书》几帧作品所吸引。其中一位学生指着栩栩如生的作品天真地问老师,故事里的人物难道不觉得痛吗?身旁的老师轻轻地对他说:“肯定是很痛的,但他一心想到的是勤奋读书,学有所成,长大为人民效力啊!”解说员也和蔼地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更要学习发扬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学好科学知识去振兴我们的祖国。”
是啊!这些平平常常的小石头,浸润了深深切切的大教育,娓娓讲述着传统的和现代的故事,感化纯净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激励着国人向学报国的矢志。
一个多小时的观赏结束了,很多观赏者仍在展厅中流连忘返,摄影留念。随行的学生们在互相回顾议论着自己的感想,啧啧赞叹着石艺展品的精妙。我也在想,中华文化中美好的传统艺术理应得到不断发扬光大。这对加强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自身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两位石艺创作者以“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老有所为,主动作为,专注传承中华文化,付出之多,贡献之大,有目共睹,意义斐然。十分值得人们的点赞和效仿!
实话石说寓意深,
心志砾石砥琢成。
寓教于石老有为,
传承经典育后人。
籍此文,推介《赏石艺术展》给朋友们,空暇之时,可前往一睹为快!
.8.28.
(友情提醒:此“石展”早已结束,不要空跑一趟哦——)
纵光:他年中华桂花香谢文珍:雾,风,雪“我们真的老了吗——?”从南京一中走出的三十位院士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南京有个地方叫“军区大院”往事清零,爱恨随意陆彦:历史留痕邬文庆:乡愁—庆余村谢文珍:秋天最后的辉煌“大雪”:看万山积玉,想与你白头“你跳起来更好看——”《在云之上》——高祥生朗诵美文欣赏:放过自己沉痛悼念李家彪校友"南京,我从遥远的地方来看你——"汤惠敏校友一路走好——沉痛悼念汤慧敏校友周素珍:竹镇农家景点多,止马岭上池杉美!潘学彪:学弹新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江大纬:将快乐进行到底!生日快乐—老三届“茶馆”11岁啦!纵光:象形文字,一本密码欧阳知新:浅谈一中的高考欧阳知新:闲话府西街范京华:动地情谊同窗栽邬文庆:流淌在心间的感动舒德汇:霜叶红于二月花——记高二(5)聚会欧阳知新:魂牵梦萦忆母校(序)赵舜龙:母校开展的排球运动让我受益终身黄旭东:记游海龙囤谢文珍:深秋,赴一场色彩盛宴《啊,中国的土地!》——一中老三届合唱团演唱视频《爱的暖流》在玄武湖流淌——水慢城、高淳老街端木怡昇:心态平和不攀比生活常态有规律潘毅:向端木老师学习,做一个有幸福感的老人高建军:快乐栖霞游——初三(5)班聚活动纪实许永生:“爱您爱您,一、一、一!”张璇:精美的石头会说话谢文珍:秋色无边戴巧玲:张掖8日深度游(2)山丹军马场赵舜龙:走近黄果树大瀑布——贵州行之二范京华:絮语话重阳余惠如:诗朗诵《最好的重阳节》骆观宁:“黄河入海,我们回家”胥扬:春风伴我们皖南行高建军:金色西北行(视频两段)戴巧玲:张掖深度8日游(1)天梯山石窟赵舜龙:感受多彩贵州——贵州行之一单锦浦:兄弟姐妹携手同游潘学彪:67周岁学会开车,其乐无穷!吴家驹:笔墨情缘——我的书学之路殷九林:怀念学友曹世俊周素珍:同窗相聚情谊浓,城南旧事话当年!关于年“迎新活动”安排的通知纵光:《雨花四季石》方北海:宁国休闲游赵舜龙:民兵爆破手施德昀:当年一中老三届聚会的照片成恒良:我的水墨生活郭东辉:中秋月、中秋情、中国心陆彦:远眺齐山烟雨色近听清溪流水声——记与网友的池州行李向国:让我们再聚武汉阮京儿:摩洛哥“刚哥”的绘画习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