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姓氏的来源分类与优化

中华民族姓氏的来源、分类与优化

中华民族有史记载以来从未间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据不完全统计,产生过两万多个姓氏,现有约八千个,常用的近三千。这仅是汉族或与其融合、同化的民族之姓氏。若要对56个民族姓氏演变得出确切数据,还需有关人士和机构作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强、逾十三亿、历史上对周边国家有重要影响、甚至欧美都有“唐人街”、如今日益开放的多民族法制社会国家的人们来说,了解世界上最独特的姓氏常识,是一件既有重要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屹立于世界姓氏文化强国之林——因为民族的精华就是世界的楷模。

来源

自然崇拜或图腾崇拜

远古人类朴素的唯物观认为自然界有着巨大的能量和无穷威力,人和万物都源于自然神秘力量的促成。燧人氏“钻木取火”,火助风威使柴燃,产生了对风等自然力的崇拜;某一部落居于一地,食宿与动植物等资源密切相关,有了对自然物的崇拜,由此上升为图腾,并视为佑护该部落的神灵。唯物与唯心主义的兼容,使图腾崇拜神秘化和神圣化,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发展条件决定的。据传,伏羲、神农、人皇、女娲都是以“风”为姓——部落群体的区别标志。

母性崇拜

上古人类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无衣掩体——夏遮阳、冬取暖,无房夜宿或借山洞为“家”的荒野密林中,人们既要渔猎以取食,又要与众多猛兽争生存,还要抵御风、雨、雪、冰等自然灾害,生命期很短,族群常面临危亡。母性的繁育是部族发展的根本希望,自然崇拜逐渐被母性崇拜所替代。母系原始氏族社会产生,母性地位在部落中的确立和神圣不可侵犯,在只知母不识父的历史背景下,随着人类繁衍发展加快,原始的科学孕育观和人伦道德观应运而生,为“确血缘、别婚姻”出现了以部族首领名字为姓标志的“姓”。如姜、姬、姒、妫、赢、姚、姞、妘姓,即是八大母系部落首领名加女字傍所得姓乃“女”“生”也。当时及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一般人是有名无姓的,只有女首领子孙后代冠其母姓,“同姓禁婚”,是姓的主要功能和不可侵犯的标志。

父性崇拜出现了“氏”

人口的快速繁衍,渔猎采集食物和抵御各种外界生存压力增大,特别是意识到父性在族群繁衍方面功不可没的情况下,男性在原始大同社会形态(部落)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并没认识到男性是使其孕育的根本所在,视繁育为一种看不到、只可意识的神力使然,所以有女娲感受绚烂虹光先下颛顼;华胥履人足迹而孕伏羲;简狄洗澡时,忽然发现燕子下了蛋,吃后怀孕生契,即商汤始祖,故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传说。那时仅把男女性生活视作娱乐和游戏,根本没把其与孕育联系在一起,这是历史和科学的局限。)父系氏族社会的出现,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姓氏文化由此得以真正产生、形成和发展。氏作为“辨身份、地位,别贵贱”的历史产物自神农“炎帝”和黄帝为子分封而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国,历约三千年而姓氏合一,此间的原始之姓仅几十个,而氏却达上千个。

据史载,神农氏生于姜水,得姜姓(或称袭母姓),后分别有分支系齐、甫、吕、纪、许、向、芮氏。黄帝生于姬水,由原云姓和公孙姓改为姬;又因该地有熊,亦称有熊氏;黄帝生于姬水的轩辕之丘,又称轩辕氏,后代有以轩辕为氏的。他封十四子得十二氏,即姬、酉、祁、已、滕、箴、任、苟、僖、姞、儇、衣。炎黄之下的早期之氏,后也常被称之为姓,再后的分封都为氏。当时,随着男性在生产、安全防护和生育及维持部族发展壮大等多方面的功能越来越被广泛肯定,分封示贵增责的做法也逐渐推广和不断加强。一直到周末,那些部落首领或奴隶制国家统治者或有功绩的人及有直接血缘关系者,在原有姓的基础上,可得“氏”封,而大多数普通人有名无姓或有姓无氏,日常交往只具名而不及姓或氏,这些人名都无生无息地湮没在了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只有极少数有共同血缘源流不甘平庸、有所作为者脱颖而出,因世俗的业绩或有关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而得到一个“氏”,标示其自己独特性及子孙成为一个有“氏”称的家族,即被视为高贵的氏系。这种激励机制,鼓舞有智,能者摆脱最底层,成为贵族。周的兴起促封氏大增,形成连封“五代五级”(“五代”即民间说的“五服”,到玄孙;“五级”如现在的从中央到乡镇级),而成了一个大量产生“氏”的最重要的时期。

秦建立的封建社会制度,改变了以往的分封制,氏的社会功能剥弱,实行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只表家族世系属性。但在此后的二千年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慰藉人心,对有功绩者仍会以赐姓示奖励,或谥姓勉其后代。即使因避仇、祸而改姓的人,多半也不是平庸之辈。所以,不夸张的说,每一个姓氏都是一部英雄史、文明史,值得追溯根源,以弘扬其长或汲取教训,使人聪慧和激人上进。因此,直到今天,在某些姓氏改变或消失的同时,也有新的姓氏出现。(姓氏之说,以下简称姓。)

概括地说,姓氏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我国汉族及已融合同化的诸多少数民族之姓,是世界上一种表面简单而内涵非常丰富,充满民族智慧的独特姓氏文化,一般很难与其媲美。

一、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风、日、阳、月、星、雷、电、霜、龙、狼、松、柏等等。

二、母姓崇拜:姜、姬、姒等八大姓。

三、父姓崇拜或先祖崇拜(此至“十三”法得姓者很多):子、公孙、轩辕、丘、唐、虞、禹、汤、昌、梅、方、甘等。

四、封地(或称食邑、采邑、居地)得姓:马、莫、蔡、高、江、冀、裴、北方、毕、潘等。(有些封地,随后即成为国;或国虽改了名,但仍以先辈封地为姓,以示纪念、承志。。

五、封国或朝代:夏、商、周、秦、阮、宋、齐、楚、朝、隋、唐、赵、魏、郑、卫、梅、元、明、清等。

六、以爵位为姓:王、候、公等。

七、以官职:云、史、司马、太史、瑞、牛等。

八、职业:云、张、陶、石、狼、乐、巫、屠、漆等。

九、以居住地(比封地范围小,即住的地方。)或景物。如:东郭、西门、池等。

十、赐(1)奖赏。如:王、李、赵、朱、郑等。(2)责罚。如:偷、罪刑等。

十一、谥:庄、宣、严、胡、武等。

十二、以事为姓:车(che,车姓的一个支源。)

十三、因古代同音或近音分化转姓:侯与候,漆与柒,柯与韩,共与龚、洪,乙与一、莘与辛、骞与千、彰与章(因功去彡)等。

十四、因意外事故得姓:午、霞等。(午、霞都属为避仇,意外急中生智型,与一般避仇或祸严密策划不同。)

十五、为避仇或祸:兒与倪,伍与五,段与霞等。

十六、因赠送礼物得姓:李(一个分支)、牛等。

十七、少数民族改汉姓:黎、千、车、化、难、老、罗、死等。

十八、干支纪年: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

十九、生肖为姓:鼠、牛、虎、兔等。

二十、数字:第一、第二,壹、贰,一、二、万、兆等。

二十一、复姓分解为单姓:第、一,三、种,盆、盘,武、安等。

二十二、避讳改姓:丘改邱等。

有些一个姓有多个来源:王、李、张、赵、千、马、轩等,有的是一个姓能衍生出许多姓氏,如:子、姜、姬、漆、伍等(像任姓分支有:谢、薛、章、吕、舒、祝、泉、终、过、毕)等;还有一个姓来自多个不同民族的:千、王、李、五、龙、柯、金、莫等。

分类

一、按产生时间早晚分:

1、早期的:风、云、日、月、阳、星、柏、姜、姬、姚、赢、轩辕、夏、禹、商、汤、周、宋、隋、唐等。

2、近当代的:哈、路费、点(其中一分支)等。

二、按地域分:

1、吴、楚、赵、晋、鲁、陈、燕、齐、郑、蜀等。

2、东、南、西、北、中(又称方位)等。

3、姜、姬、江、海、山、田、原等。

三、按分封制:

1、封地的:陈、蔡、魏、马、刘等。

2、封国的:赖、江、黄、郭(古虢、郭二字同音)甘、齐、邓、魏、楚、赵、韩等。

3、封爵:王、候、公等。

4、封官:云、狼、钱、牛等。

5、赐或谥:王、李、赵、郑或庄、宣、文、武等。

四、按政治色彩:

1、封赏:见“三”之3、4、5。

2、责罚:偷、嫖、罪、刑等。

五、按词性褒、贬或感情色彩:

1、褒义:褒、功、正、端(端木)、瑞(瑞木)、严、郑、好、强、美、舒、霞、王、宣、展、贵、成、笑、乐、欣等。

2、贬义:偷、脏、孬、赖、嫖、罪、过、刑、猪、狗、兔、丑、毒、哭、黑、死、邪、骂等。

六、按人口多寡:

1、人口最多的前十名(年依最新数据由多到少。下同。)

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2、前一百名(或说新编《百家姓》。人口每天都在变化,仅供参考。)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吴、周、徐、孙、马、朱、胡、林、郭、何、高、罗、郑、梁、谢、宋、唐、邓、马、冯、韩、曹、彭、萧、蔡、潘、田、董、袁、于、余、叶、蒋、杜、苏、魏、程、吕、丁、沈、任、姚、卢、傅、钟、姜、崔、谭、廖、范、汪、陆、金、石、戴、贾、韦、夏、邱、方、候、邹、熊、孟、秦、白、江、阎、薛、尹、段、雷、黎、史、龙、陶、贺、顾、毛、郝、英、邵、万、钱、严、赖、覃、洪、武、莫、孔。

3、目前仅只一人的姓:有关方面统计为一百四十九个。如:点等。

七、按起名难易分:

1、易:王、李、林、山、海、景、福、富、金、银、乐、田等。

2、难:脏、罪、孬、骚、嫖、邪、骂、哭、黑、难、偷、毒、蹦、死等。

八、按笔画多少:

1、最少的:乙、一,其次丁、二、十、刀、刁、力,三、于、千、兀、习、土、亿、己、王、李、张等。(一般在15画以下的为适用)

2、最多的(20画以上的):爨(Cuàn,30画)、巎(Nán,22画、如元代书法家巎巎,字子山)、酈(Lì,22画,同郦,海外用)、夔(Kuí,21画)、酆(Fēng,20画)。

九、按单、复姓:

1、单(即一个字的姓)。

2、复姓(二个字以上的)。:欧阳、尉迟、司马、候莫陈、那旦千、红改达千、吾库萨依尔千等。

十、按字数多少(极限)分:

1、最少的,一个字(所有单姓)。

2、最多的,十七个字:鲁纳娄于古母遮熟学(多)叶母苦啊德补啊喜,颗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十个)。

十一、按常用与稀有、罕见分:

1、常用。如:(六)的1、2。

2、稀有:轩辕、黑、仵、元、登、硕、裴、冀、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百、亿、兆、狼、鸡、邝、霞、端、登、买、弋、宛、面、蹦、守、攸、北等。

3、罕见:哈、点、菱、玩、耍、秃、敫、彻、益、揣、豁、毒、偷、老、难、死、尸等。

十二、以客观自然分类:

1、以天象、气象为姓:天、宇、风、云、日、阳、阴、雷、电、闪、雨、雪、霜、霞等。

2、以动物:

(1)野生:虎、狮、狼、豹、熊、猴、鹿、兔、鼠、鹰、鸽(亦有人工养的)、燕、鱼、鲍、龟等。

(2)家养:马、牛、羊、驴、猪、狗、猫、鸡、鸭等。

(3)古代传说或人造动物图腾崇拜:龙、麒、凤、凰等。

3、植物类:树、林、松、柏、杨、柳、竹、荆、花、桃、李、栗、杏、瓜、橘、果、梅、茅、芦、苏、苗等。

4、山水田原:水、泉、池、江、海、洋、山、石、田、土、丘、原等。

5、地下矿物资源:金、银、铜、铁、玉、油等。

十三、以方位、处所、方向为姓: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东郭、西门、南门、北门、北乡等。

十四、以朝代:如:夏、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

十五、数字姓:第一、第二、第三,一、二、三,千、万、亿,零、壹、贰等。

十六、以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

十七、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八、以职业为姓:(见“来源”有关条目。)

十九、以人体器官或特征:

1、器官:头、面、颜、手、爪、心、骨、肠、肾等。

2、特征或特性:言、闻、哑、秃等。

二十、以性别(含以母姓名加“女”偏旁的。)如:男、女、雌、嫂、姜、姬、姒、妫、姚、赢等。

二十一、日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盆、盘、盒、筷、刀、琴等。

二十二、以色彩为姓:赤、橙、黄、绿、青、蓝、紫、红、白、黑、乌、灰、褐、淡、无等。

二十三、以动词为姓:笑、哭、骂、鸣、猜、揉、拣、扭、揣、洗、蹦、闻、言、哑、看、观等。

二十四、古代据同音或近音分化改姓。如:共、龚、洪,漆、柒、七,伍、五、兀、午,莘、辛,骞、千等。

二十五、同字不同姓:乐(lè、yuè)、屯(dùn、tún)、相(xiāng、xiàng)、覃(qǐn、tán)、秘(bì、mì)、己(jǐ、qǐ)、公玉(gōngyù、gōngsù)、五(wǔ、sì)、虎(hǔ、máo)。

二十六、同姓不同字。

骞、千,五、伍,阎、闫,莘、辛,萧、肖。

二十七、不同音但同姓:

殷(yīn、yān)、谌(chén、shèn)、纪(jǐ、jì)、召(zhào、shào)。

二十八、同音不同姓:

shào:少、召、邵;tóng仝、同、佟、童、铜、潼、彤。

shī:尸、师、施。

yáng:杨、扬、阳、羊、洋。

xī:西、夕、奚、锡、羲、郗。

xí:习、席。

xiān:冼、洗。

以上二十五—二十八几种情况实在太多了,在为姓名增趣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二十九、怪姓:(又叫十三怪),癣、骚、嫖、孬、邪、脏、偷、罪、猜、揉、哭、骂、尸。

三十、最易发错音的姓:

区(òu)、黑(hè)、解(xiè)、仇(qiú)、折(shé)、查(zhā)等。

三十一、宜起景象美的姓:李、桃、杨、柳、林、花、梅、松、柏、山、石、江、海、景、霞、雷、云、金、银、钱、白、红、黄、虎、马、羊、龙、凤、麒、钟等。

三十二、便于起诗意或诗画美的姓:王、陈、徐、高、周、郭、何、谢、罗、程、傅、肖、丁、余、万、顾、陆、方、汤、孔、范、黎、春、夏、秋、冬、文、武、贺、常等。

优化

以上“来源”和“分类”仅为有代表性地选择归纳整理概之,旨在继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姓氏文化过程中,举一反三、扬长避短,为汉族姓氏自身的科学发展和对国内外各民族、种族姓名学丰富和完善及示范、带动起到抛砖引玉作用。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孔子儒家文化已在世界各地生根、成长、开花、结果,汉语已成为联合国推广的官方通用语言文字,汉族姓氏文化(含起名文化)也理应在努力弘扬之列,而不是单单被排除在外,因为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和起名文化已基本成为以汉族姓名文化为核心较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系。

中国人的单姓和二字复姓及二至四字姓名是世界上最优异、最科学的姓名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是周边国家和南洋有关国家和来华人员学习的榜样。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应该让优者更优,使不足方面得到改善或取缔,在日益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应把最好的精神财富奉献于世和留给子孙后代。

弘扬姓氏文化的基本原则应是:去繁就简、化难为易、弘美抑丑、扬优摒劣。如“分类”中最值得珍惜的是第“三十”和“三十二”;应该重视的“一”至“四”的“1”,“五”的“1”等;建议改变良或废除的,如“四”的“2”,“五”的“2”,“十一”“2”中如秃、豁、毒、偷、老、难、死、尸等。该扬或弃,相信读者自能明辨。应该认真研究的“二十五”至“二十八”,若民间专业人士和机构与官方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谨对待,或民间自愿优化、官方积极主导,或采取法定举措,有益整体提高姓氏文化水平。

总之,只要人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地科学推动,中华民族的优良姓氏文化成果,会成为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瑰宝。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地位日益提高的今天,应让其更好地发出光和热。

一家之言,谨供参考。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