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代表、秦淮区委书记林涛
讲好秦淮故事办好秦淮灯会
昨日下午,秦淮区代表团举办了全体会议,认真学习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南京市人大代表、秦淮区委书记、区长林涛在接受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秦淮区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推动创新型产业集聚集群,并按照“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的标准,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创建,讲好秦淮故事,办好第32届秦淮灯会。
聚力科技创新,打造环南航科技产业带林涛介绍,近期,秦淮区将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出台秦淮区委今年的1号文件《秦淮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确定深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加快白下高新开发区改革创新,推动创新型产业集聚集群,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着力引进培育高新科技企业,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和财政支持体系,构建完善创新制度体系,营造创新发展氛围九个主要任务,并按照、、三个时间节点,提出了具有奋斗性、挑战性的目标,力争在全市创新名城建设中做出示范,走在前列。
“今年,我们将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的优势,打造环南航科技产业带,并推进与28所、55所等高科技企业的合作。”林涛说。
保障房片区新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改善民生上,林涛介绍,秦淮区将进一步努力实现教育、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调整优化普通高中总体布局,推动东部地区特别是保障房片区学校建设,佳营南路片区五老村小学分校开办招生;紫杨佳园片区引入市属优质初中,加快夫子庙小学分校、梅花山庄幼儿园分园建设。继续推行“区管校用”,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医院东迁规划建设,完成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为1万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及免费体检服务。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开展“环明城墙”全民健身大联动、“大美秦淮”健身跑活动。同时,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大走访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民生工作站工作,继续实施“微幸福工程”,以“让群众没有不满意”的理念着力化解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
建设管理精细化,打造最干净城区围绕市委努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目前,秦淮区将《秦淮区关于打造最干净城区实施意见》作为今年区政府1号文件印发,全面提升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环卫保洁标准,进一步深化“厕所革命”,强化“门前三包”,推行“路长制”,同时确保完成雨污分流建设任务和连片棚户区改造项目,着力解决小餐饮油烟扰民、工地和道路扬尘等突出环境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林涛介绍,目前秦淮区已经率先消除26条河道黑臭,个雨污分流项目已经完成一半,今年将全部完成。通过对水环境的治理,一批如清水塘、月牙湖等河湖,已经成为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接下来还将让更多的河道成为居民身边的亲水空间和城市客厅。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讲好秦淮故事秦淮历来是代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城市名片,接下来,该区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整合“一城一河”特色景观,讲好秦淮故事,并深度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更多的亮点和兴奋点。
林涛表示,今年将启动凤凰台、周处读书台、杏花村片区建设,开工建设科举博物馆二期。实施瞻园路、长乐路片区、门东东延以及白鹭洲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渐进式保护复兴,推动西街文化艺术街区建设。改造提升郑和纪念馆展陈,打造愚园小型博物馆群。另外,今年秦淮区还将举办第32届秦淮灯会,目前秦淮灯会已经成功举办31届,享誉海内外。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端木摄影报道
南京市人大代表、栖霞区区长黎辉
市妇幼城北分院将落户丁家庄片区
南京代市长蓝绍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如何将优质资源更平衡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栖霞区一直在实践。南京市人大代表、栖霞区区长黎辉告诉记者,该区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多方面,都在积极探索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比如市妇幼保健院城北分院将落户丁家庄保障房片区。
深化“院府合作”居民不出远门就能看大专家作为栖霞区“院府合作”的典范,市妇幼保健院城北分院建成之后便成了周边市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不过,随着周边入住居民的增多,医院门诊量的加大,格局偏小的市妇幼城北分院已经难以服务更多的居民。为了让更多的居民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市妇幼北院将异地重建,位置就在丁家庄保障房片区。
“为了推动优质资源平衡化均等化发展,我们决定将市妇幼北院整体搬迁至丁家庄片区,医院将通医院合作,继续为周边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黎辉告诉记者,年栖霞区将继续深化“院府合作”,医院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位于医院仙林分院,“此外,我们在燕子矶新城也医院,今年将加快洽谈。”
医院合作之外,栖霞区在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方面也做足了功课。“目前全区9个街道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条件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就连地处偏远的八卦洲、龙潭地区,我们也通过与二级、医院的合作,引进专家不定期坐诊,让栖霞居民不出远门就能看到大专家。”
新建13所学校继续做大做强“栖霞教育”如果5年前提到“栖霞教育”,相信没人会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栖霞上学。然而,通过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一大批名校、名师的引进,如今的栖霞虽称不上教育强区,但教育大区是当之无愧的。
按照栖霞区的“十三五”规划,栖霞区在未来5年要新建56所学校,去年新建了12所,今年的目标是13所。“年,我们计划新建仙林湖西侧小学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启用南外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等4所中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黎辉告诉记者。
虽然花费不菲,但为了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栖霞区过去几年从不吝啬在教育上花钱。“教学硬件设施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同样要提高,”与一大批学校开门办学同时进行的,还有大批优质师资力量的引进,“过去两年,我们每年都引进多名教师,今年的计划是接近人。”黎辉算了一笔账,三年来光引进教师,全区就要额外花费过亿元。
二桥到四桥更便捷国道今年要快速化改造经常从玄武大道往四桥方向去的司机都知道,过了玄武大道二桥匝道再往四桥走,那就是一个“慢”字,沿途不仅红灯多,大型载重车辆也多。据黎辉介绍,今年将启动国道(宁镇公路)快速化改造,除了一小段下地,其余全程高架。
今年,栖霞区域内的交通建设将变得格外繁忙,不仅要配合省市做好地铁1号线北延和6号线、7号线等3条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燕路、仙新路和浦仪公路西段等3条过江通道也将全面开工建设。此外,广大市民异常白殿疯病医院哪家好白癜风青少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