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丨30年代文学洛神

不遗不偏

让存在成为可能

民国女作家堪称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包括萧红、丁玲、张爱玲、林徽因等。她们的人生遭际,文采风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同凡响的魅力。她们被不断地发掘、谈论,同时也被不断地误读、遮蔽。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文学天赋极高,命运更具戏剧性、英年早逝的民国女作家——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

情感比当今女性还前卫

萧红的婚姻情感史,富有戏剧性,也引来更多渲染与误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稚感叹,现在有关萧红的传记很多,但不少传记都在渲染萧红和男人们的爱情,弄得萧红像一个滥情的女性。“有些传记穿凿附会,比如萧红和萧军在什么场合下相遇的,本来缺少记载,但传记里却把萧红当时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讲得活灵活现,弄得非常庸俗。”

在《黄金时代》里,萧红与萧军等人的情感关系,也成了言情小说式的多角恋。霍建起拍的传记电影《萧红》去年三八节上映,其中有这样一幕:萧红和恋人萧军、追求者端木蕻良三人并排躺在一张床上。端木蕻良躺在右侧,隔着躺在中间的萧军,带着一脸殷勤,向躺在左侧的萧红表达仰慕之情。萧军不服气,和端木争辩起来,虽然谈的是文学,言辞中却不乏醋意。电影之后的情节是,萧红与萧军分手,跟着端木走了。

逃婚、私奔,被迫与不爱的人同居,又两度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跟另一男人相好。萧红的人生经历太有戏剧性,在年仅31岁的一生中,至少先后跟五个男人有过情感纠葛。这类经历放在今天也让人目瞪口呆,成了电影青睐的素材。这些在《萧红》和《黄金时代》里都有表现,萧红和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是电影浓墨重彩描写的部分。

权威传记《漂泊者萧红》的作者林贤治,对萧红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并不乐观,“萧红一生颠沛流离,跟男人的关系很复杂,电影肯定落在大众感兴趣的点上,而容易忽略一个作家最本质的地方。”他直言不讳,萧红首先是一个作家,对写作有执著的追求,这一点在电影里很难表现好。萧红活在作品里,只有拥有了广大读者,才算是走近了大众。

人生作品遭误读和庸俗化

萧红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自由,追求文学的自由,让人看到的是一个自由的灵魂。林贤治动情地说,“在爱情上,如果不追求自由,她可以当姨太太,过舒适的生活,但她宁愿背叛家庭,选择走上流浪的道路。”在他看来,萧红离开萧军,也是因为不能忍受萧军的家暴和不忠,要告别屈辱的生活。萧红追求自由独立,但在一个男性社会里,注定是悲剧。而在文学创作上,萧红不愿意为党派利益支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萧红曾是一员左翼作家,但她游离于左翼之外,如《生死场》看似写抗战,实际上抗战篇幅极少,写的更多是东北农村底层的苦难生活。止庵直言,萧红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天赋很高,靠本能就写出了好作品;但也正因为此,她的作品参差不齐,好作品特别好,而另一些作品又明显很弱。林贤治说,萧红跟丁玲不一样,惧怕集体革命化的生活,她不是写阶级斗争的作家,更多是从文化的视角,以悲悯的情怀表现底层人的生存,超出阶级斗争的局限。

林贤治深情地说,萧红的创造性被严重低估,文学史上的地位还不够高,她的小说具有散文化特征,对生活观察很独到,对人性中恶与丑陋的暴露,以及对男权社会暴力的揭示比较深刻。萧红写《生死场》《呼兰河传》,把自己放进里面,不会隔岸观火,是用生命来写作。

后世影响

实际上,民国女作家对今天女性作家的影响,除了张爱玲之外,其他作家都没多大影响,萧红也不例外。“民国和今天是不同的文学世界,文艺体系不一样,作家的生存方式也不一样。”林贤治感慨,今天的主流女作家们养尊处优,关在作协大院里的生活和写作状态,就跟萧红不一样,萧红的作品很难对她们产生影响。

萧红是幸运的,在适当的年代,遇到了该相遇的人,写了想写的作品。萧红是不幸的,生前四处流浪,情感千疮百孔。恰恰是萧红的幸与不幸,成就了萧红的作品与人生。正如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所写:“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是的,任何时代,任何时刻,都能成为写作者的“黄金时代”,无论是萧红还是所有他人。

推荐阅读书单

《生死场》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别是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都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呼兰河传》

小说分为7章,由茅盾作序。《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结构不同于一般小说,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麦场》(现名为《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萧红代表作》等。

散文:《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回忆鲁迅先生》《桥》等。

让存在成为可能

喜欢你就







































白殿疯发展期什么样
宁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zp/1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