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书一世界半世尽遭白眼冷遇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早就听说北方的冬天寒冷无比,但哪里晓得是这般模样:严冬到了,老人的胡子结了冰。豆腐盘子翻了,豆腐就被冻在地上,捡不起来,这是多么奇妙呀。缸会被冻裂,门会被雪封住,推不开。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淡了他们的快乐呀。也许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早做了防范。也许他们就是一群简单而快乐的人。作

绍萧红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结识萧军。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矩形色块

作者是现实派的作家,虽然她没有鲁迅那一针见血的投枪,但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笔法抒写了自己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点滴。作者是孤独的,在儿童时代虽然他们村庄有很多“有趣”风俗,但作者很少讲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境是怎样寂寞的。

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是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了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令我也想到现在的社会,难道没有这种情况吗?

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了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而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说:“半世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那年,萧红32岁。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呼吸。

END

信息来源:院学生会学科部

文字:董耀辉

视频:董耀辉王璇

编辑:王娜

审核:周挺曹馨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tz/8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