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我们的文章,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曾国藩读书会”→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或者“置顶”
曾国藩故居?昵图网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妙语:汪处厚虽然做官,骨子里只是个文人,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为有女作家——这题目尤其好;旁人尽管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这是注册专利的题目。汪处厚在新丧里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诗的时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妇新儿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时用不上……
曾国藩就有汪处厚这样的癖好,他也写了不少“只恨一时用不上”的挽联,并为此而开罪了好友汤鹏。
曾国藩在做京官时,居官问学之余,喜欢创作对联,尤其喜作挽联。挽联颇有盖棺论定的意思,数十个字的篇幅,既要总结生平,又要表达情感,兼要发表评论,还要有一定的高度,不下苦功夫实在写不好。只是,可作挽联的人多为新近死去的亲朋故旧,哪里会有那么多盖棺定论的死者等着他“敬挽”呢?此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稍作变通,进行“生挽”——即给身边熟悉的活人预写挽联,以资练习。这种做法当然不厚道。但对提高水平,据说倒是助益显著。当然,这事儿得偷偷地干,决不敢让被挽者知道。
道光年间的一个春节,曾国藩正利用春节闲暇在书房中创作挽联,比他大10岁的好朋友汤鹏适时前来拜年。二人关系素来密切,汤鹏也就不待通报径直到书房来找国藩。说来也巧,国藩这时正写到“海秋(汤鹏字)夫子千古”,陡然见到被挽者现身,赶紧手忙脚乱地藏掖条幅。汤鹏以为他在写春联,只是好奇为啥用白纸不用红纸,便要看看写了什么。国藩死死捂住,汤鹏秉性霸蛮,兼好奇心重,乃不管不顾一把扯过来看个究竟。不看则已,一看差点晕倒:好朋友竟在这新春吉日给自己写挽联!这还了得,汤鹏对曾国藩重重吐了口唾沫,拂袖而去。
不用说,这都是挽联惹的祸。汤鹏是湖南益阳人,字秋海,曾国藩的老乡,两人又都是重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一起做京官,过从甚密。挽联风波后,怒不可遏的汤鹏反目,与曾国藩割袍断义。
汤鹏聪慧过人,他22岁中举,23岁连捷进士及第,被誉为“凌轹百代之才”,“意气蹈厉,谓天下事无不可为者”,认为“徒为词章士无当也”。其人性情傥易,不中绳墨,喜欢放言高论,目无余子,甚至连司马迁、韩愈都不放在眼里。汤鹏虽科甲顺利,官场却很不得志,“礼曹十年不放一府道,八年不一御史”,长年待职闲曹,终不为朝廷重用。后来更因事迁谪,“恃才傲物,谤口繁多”。
汤鹏的死也很是离奇。一天酷热,几个朋友聚在汤鹏家闲聊。有人偶然说到大黄药性峻烈,不可随便服用。汤鹏漫不经心地说:“那有什么?我经常服用它。”大家感到愕然,半信半疑。汤鹏大怒,立刻命仆人去药铺买了几两回来,马上煎服。喝了一半,朋友们担心出事,攘肩捉背,群起制止。但汤鹏坚决不听,坚持将一罐大黄全部服下,结果当天暴卒。好奇倔强到不惜生命的地步,实属奇人奇事。曾国藩在祭文中沉痛地说:“一呷之药,椓我天民”,即指此事。
对于两人绝交的真正原因,曾国藩自然也不会承认,因为承认了将有损他的道德文章形象。他在给汤鹏的写的祭文中,将两人断交的原因归结于汤鹏对曾国藩批评其著作《浮邱子》不满:“一语不能,君乃狂骂。我实无辜,讵敢相下?”
汤鹏的死,曾国藩为其送上的挽联是: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至于这是曾国藩当时即兴写就,还是“生挽”的成稿,自然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曾国藩后来的挽联创作日渐炉火纯青,他的全集中,收有其创作的挽联七十七副。近代古文家、诗人吴恭亨曾说:“曾文正联语雄奇突兀,如华岳之拔地,长江之汇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对曾氏之联语评价不可谓不高。
选自「刘继兴的新浪博客」
曾国藩题写挽联共赏
选自「端木的新浪博客」
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
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曾国藩挽二弟曾国华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国家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曾国藩挽五弟曾国葆
英名百战,总是空,泪眼看山河,怜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
慧业多生,磨不尽,痴心说因果,望来世,再为哲弟并为勋臣。
——曾国藩再挽弟曾国葆
逋寇在吴中,是先帝与荩臣临终恨事;
荐贤满天下,愿后人补我公未竟勋名。
——曾国藩挽胡文忠公林翼
竭治民治兵治贼之心,丹陛推诚,从病积贤劳,三疏乞休犹未允;
后忠列忠武忠节而逝,黄泉聚首,知功成皖鄂,百年遗恨定同销。
——曾国藩再挽胡文忠公林翼
少壮剧豪雄,到暮年折节谦虚,但思尽忠补过;
东南名将帅,赖先生苦心调护,只为骨肉弟昆。
——曾国藩代弟曾国荃[曾沅甫]撰挽胡林翼
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
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曾国藩挽江忠源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
——曾国藩挽彭玉麟
夫作大儒宗,裙布荆钗,曾分黄卷青灯苦;
子为名节度,经文纬武,都自和丸画荻来。
——曾国藩挽胡润芝[胡林翼]宫保太夫人
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
陶母是女中人杰,痛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
——曾国藩挽胡文忠公林翼太夫人
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
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曾国藩挽邹叔绩孝廉汉勋
曾巩文章,愧作醉翁门下士;
王阳家学,仍为汉代弟子员。
——曾国藩挽郭存门孝廉世偁
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
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曾国藩挽李秀峰都司开林
百战勋威,半壁东南摧上将;
九天温诏,再生申甫佐中兴。
——曾国藩挽李续宾
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
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曾国藩挽全海门
柳絮因风,阃内先芬堪继武;
麻衣如雪,阶前后嗣总能文。
——曾国藩挽贺映南夫人
寸草三春,令子名同天北斗;
生刍一束,不才来似客南州。
——曾国藩挽某友夫人
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
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
——曾国藩挽刘松山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扁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曾国藩挽同乡先辈汤海秋侍御鹏
孤军断外援,差同许远城中事;
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
——曾国藩挽罗遵殿
属纩寄箴言,勤我勉为范宣子;
盖棺有定论,何人更议李临淮。
——曾国藩挽袁甲三
袁甲三(-),河南省项城人。袁世凯的从祖父。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后为钦差大臣,病死在河南省淮阳。
文学哭秋风,途穷江左罗昭谏;
羁愁听夜雨,肠断人间苏子由。
——曾国藩挽袁若瑛
江天落德星,有人知是戴安道;
大地埋坚石,我看敬铭苏老泉。
——曾国藩挽郭家彪
春草系诗怀,有人恸哭谢康乐;
秋风埋战骨,无计招魂马伏波。
——曾国藩挽谢邦翰
属纩寄箴言,劝我勉为范宣子;
盖棺有定论,何人更议李临淮。
——曾国藩挽袁端敏
杀贼出奇兵,竟作国殇哀翟义;
捐生完大节,居然家法绍睢阳。
——曾国藩挽张南屏
春草系诗怀,有人痛哭谢康乐;
秋风埋战骨,无计招魂马伏波。
——曾国藩挽谢春池
众口铄坚金,谁知烈士丹心苦;
大江漾明月,长照忠臣白骨寒。
——曾国藩挽陈岱云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汾阳。
——曾国藩挽塔齐布
文字哭秋风,途穷江左罗昭谏;
羁愁听夜雨,肠断人间苏子由。
——曾国藩挽袁若瑛
五载共兵戈,地下知心王壮武;
万年歆俎豆,沙场归骨马文渊。
——曾国藩挽刘本杰
使青士有年,欲安天下今谁属;
忧苍生成病,未定江南死不归。
——曾国藩挽左仁
深殿注丹毫,圣主殊恩记良吏;
围城襄墨守,使君遗爱在长沙。
——曾国藩挽雷子木
遗蜕竟难寻,碧葬未收苌叔血;
忠魂长不泯,丹忱应作伍胥涛。
——曾国藩挽伍茂才
举世称画师,无人识为血性男子;
上界足官府,知君伯作供奉神仙。
——曾国藩挽戴熙
湖海诗名二十年,身世略同黄仲则;
沅湘故国三千里,魂灵归傍贾长沙。
——曾国藩挽凌玉垣
范希文先天下而忧,曾无片时逸豫;
来君叔为何人所贼,足令百世悲哀。
——曾国藩挽马端敏
以文来,以节归,毅魄常留两江上下;
因孝黜,因忠死,苦心可质百世鬼神。
——曾国藩挽孙铭恩
对榻京华,忆否夜雨深谈,情同昆弟;
牵丝岭峤,留得春风遗爱,泽及子孙。
——曾国藩挽金竺虔明府树荣
得见令子为文学侍从之臣,虽死何憾;
但观人言于父母昆弟无间,其贤可知。
——曾国藩挽黄子寿母
八州作督,一笑还山,寸草心头春日永;
五岭出师,三冬别母,断藤峡外大星沉。
——曾国藩挽李星沅
割臂岂初心,是孝子忠臣莫可如何之事;
归真无片语,有堂上膝下万难忍言之哀。
——曾国藩挽陈源衮夫人
与舒严并称溆浦三贤,同蹶妙年千里足;
念吴楚尚有高堂二老,可怜孝子九原心。
——曾国藩挽向师棣
目君为承明著作之才,九列交推非独我;
思亲因泣血悲哀而死,万缘前定不由人。
——曾国藩挽柯京卿
梁案尚齐晖,庆洽孙曾,世泽长垂湘水永;
莲湖曾侍坐,宦游南北,遥天痛说岳云颓。
——曾国藩挽欧阳封
更无遗憾,看儿孙中外服官,频叨九重芝诰;
常触悲怀,忆畴昔晨昏聚处,相对一局揪枰。
——曾国藩挽程颖芝
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曾国藩挽乳母
杏林看棣萼双华,春日衔书,犹是倚门健在;
缟索换宫袍五色,秋风碎杵,不堪游子归来。
——曾国藩挽孙芝房继妻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时书肆订交,早钦宿学;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诗魂。
——曾国藩挽莫友芝
雷霆雨露总天恩,早知报国孤忠,惟拚一死;
成败功名终幻境,即此盖棺定论,亦足千秋。
——曾国藩挽何桂清
四十年忧患饱经,叹白发早生,襟韵真如古井水;
二千石谋猷初试,只丹心不死,精魂长绕擎亭山。
——曾国藩挽黎福畴
伟人事业无恒蹊,任侠而作循良,榷算而平祸乱;
晚岁林泉有至乐,真率以娱耆旧,经纶以付儿孙。
——曾国藩挽黄冕
归路三千指故乡,记否黄鹤晴川,曾上高楼持使节?
去年重九作生日,岂意只鸡斗酒,又来萧寺吊诗魂。
——曾国藩挽陈堇覃给谏岱霖
陡惊失万里长城,那堪死后得书,尚题七月初七夜;
已拔作一朝名将,未解生前何意,仅容三十有三年。
——曾国藩挽王壮武
曰归曰归指故乡,岂期露宿风餐,便为异域招魂客;
有弟有弟今诗伯,从此孤儿寡妇,付与天涯急难人。
——曾国藩挽某友
我悲难弟,公哭难兄,旧事说三河,真成万古伤心地;
身病在家,心忧在国,弥留当十月,正是两淮平寇时。
——曾国藩挽李勇毅
诀别夫君十七年,如今泉壤相认,道有子为黄门给事;
痛哭慈母一千里,尚愿水浆少进,留此身立青史功名。
——曾国藩挽毛寄云之母
七州团练使,八座太夫人,爱日忽颓,乡里荣哀天下羡;
哲嗣名状元,曾孙新进士,文星环绕,高堂福寿古来稀。
——曾国藩挽刘詹岩之母
还家便永诀,痛高堂七十岁倚门倚闾,知九泉定呼憾事;
治水甫成功,念下河亿万姓己饥己溺,拼一死永奠生灵。
——曾国藩挽潘伊卿观察鸿焘
使节从江右归来,闻夫人一笑成仙,想岳岫千寻,魂依子舍;
皇诰自阙前颁下,念小女廿年作妇,怅烟云万里,望断姑山。
——曾国藩挽友夫人
万缘今已矣,新诗数卷、浊酒一壶,畴昔绝妙景光,只赢得青枫落月;
孤愤竟何如,百世贻谋、千秋盛业,平生未了心事,都付于流水东风。
——曾国藩挽梅霖生太史钟澍
END
推荐阅读
王小波作品中最经典的20句话
王蒙:人生一世,有个让自己向往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曾国藩为了戒色,想了一个奇葩的方法,看似可笑但很有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