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作者/编辑
秋风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年4月25日-27日在北京举办。这几天北京是走哪哪戒严(小编吐槽下)。
在两年前,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组木作手包赫然出现在国礼备选名单中,它们都来自“端木良锦”。
“端木是端正的木头,良锦是优良的锦缎”,这是构成我们产品的两种基本元素,之前我们在用这两种材料做木匣,现在我们在用它做手包。”创始人祁天这样解释名字的由来。
端木良锦的作品试图打破传统的矜持,呈现出任由生命自然流淌的形态。
而木头就是最好的材料,不仅有木纤维的呼吸,还有木料特有的光亮流转。
(△木头纹理的细部照片)
端木良锦的手包完全都由木头做成,采用传统手工木镶嵌工艺来制作。
这种镶嵌手法工序极为复杂,一朵拇指指甲大小的六瓣花,大约需要15片细小的木料。
一只满工嵌花的手包,需要块木质零件。
每一块木料都要磨平、切割,然后嵌入挖好的凹槽,镶嵌缝隙越小,整体效果越好。
这个精准度是纯粹的手工难以达到的,于是引入了车铣刨钻全套机械,自行编程,结合手工,才能把镶嵌误差控制在0.1mm之内。
而这只是木镶嵌环节。做出一只满工嵌花木作手包一共需要22个流程,道工序。
你不会想到,端木良锦的品牌创始人,是三位80后海归。
祁天,端木良锦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
李渊君,端木良锦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李煦,端木良锦合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专业。
年,祁天和太太李渊君共同创建“端木良锦”品牌,专为藏家的藏品设计制作包装,客户有普通的收藏爱好者也有嘉德拍卖行。
(△藏品包装)
在一次古董展览中,祁天见到一把藏于日本的唐代紫檀木画槽琵琶,那一刻,他被唐代木镶嵌设计和工艺的美深深折服。
(△紫檀木画槽琵琶)
“胡人抚琴、宝象莲花,唐代艺术品上,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异域风情,那时的审美无拘无束,各种颜色红绿黄,各式材料贝壳螺钿都可以使用。这种包容力先给人一种震撼力,然后是一股暖流,让人感受到万邦来朝的大国风范。”
(△仕女的眉毛也是木制嵌出来的)
从那一刻起,他又有了一个新梦想,他要把盛唐的审美带回到人们生活里。
唐时丝绸之路通向欧洲,各种文明载体在这片大陆上交互碰撞,兼容并包。
唐朝集东西胡汉风格为一体,对于花卉、鸟兽、人物等形象有着天真而深刻的理解,善于颜色铺陈、技法天马行空。
但那纯粹的美学却在沉睡着,今人只能从博物馆的器物中窥探一二。
“我想能不能够通过我们现代的技术手段把它复原出来,把一款失去生命的唐代的琵琶,变成一个我们现代人生活中可以使用到的精美小器物。”
端木良锦借鉴这把琵琶的纹样,设计出“满嵌唐琴纹手拿包”上的四边花菱纹和六边花纹,而且复原了旧日的木镶嵌技艺。
包体是由整木凿空而成,拿起来轻盈适手。阳光下,每一朵花都显现出木料本身的纹理。
(△满嵌唐琴纹手拿包)
端木良锦在工艺层面重拾镶嵌、平托等传统工艺,让曾经记载于文字之中的工艺手法,变成了切实可供利用的物器。
又在描摹唐代纹样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以木材的天然颜色,实现了一个明朗灿漫、生机勃勃的传统样式。
端木良锦所呈现的,是手艺的,也是艺术的,在方寸之间重现盛唐文化的明朗与包容。
(△飞鸟唐花镜与缠枝瑞鹊梳)
(△手工木镶嵌飞鸟唐花镜*贵妃红)
这面小镜子,背面看起来、摸上去都是光滑的平面,却是用60块木头零件,雕成花朵、飞鸟等各种形状,一块一块手工镶起来的!
但这样的美也是有代价的。
先要在世界多个地区的优质木料中选料,接着根据不同木性,决定顺纹加工、戗纹加工或是十字加工……最后一道工序是整体外形的切削和打磨,既要将包身打磨出适手的弧度,又要让包体平滑到可以映出笔直的灯管才可交付。
(△镶嵌逐鹿纹木作手提包细部)
(△镶嵌逐鹿纹附山羊皮木作单肩包*青金兰细部)
为达到这个标准,光打磨就大约需要72个小时。
(△镶嵌逐鹿纹木作晚宴包)
在端木良锦,每一个流程、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做到极致。
(镶嵌逐鹿纹附山羊皮木作单肩包*袍红)
(△镶嵌缠枝纹木贴皮迷你公主包)
端木良锦最珍贵的地方,在工匠精神,更在文化自信。
-完-
韩国为什么总要申遗?
五一来北京不想住酒店?去这些民宿吧!
中国曾有多少个“巴黎圣母院”被毁掉!
风筝不止中国有,却只有中国的最正宗!
这个泥塑,南方人偶念不出它的名字!
中国高街风!盘点那些潮爆的国风品牌!
发现美丽的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