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许多国产剧都因情节注水,广告植入丧心病狂引起过一大波吐槽。深有同感之余,我仔细想想这事也不是近年才有啊,我有印象的第一次被震惊到的植入,要追溯到九年前了。这一回忆不要紧,记忆闸门被打开,一大波雷人植入广告滚滚袭来。
《一起来看雷阵雨》
这部神剧捧红了张翰和郑爽,留传的段子现在还在抖音翻新。那年我初二,正是热爱言情偶像剧的年纪,又喜欢流星花园,就在家很认真地追着此剧。可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女主的妈妈是开奶茶店的,可他们家只卖香飘飘?
好朋友谈心,要请她来自己家店喝一杯香飘飘,
店面招牌直接就是香飘飘,
绕地球两圈的销量你们家一定贡献不少。这叫哪门子的奶茶店,直接说开了香飘飘体验专门店,加盟热线嘛。
原作中F4的角色定位是富家纨绔子弟,可是在此剧中他们却开着十万块的名爵,还要赛车(当然这个植入是找素材找出来的,我不懂车,最多觉得车型看着就不酷,刻意给了特写的logo我以为是芒果台的意思...)
下面这个继续打破人设,号称“全国顶尖的艾利斯顿商学院四大贵族子弟H4”成员之一端木磊,带女主去逛美特斯邦威...
有钱人这么接地气的啊喂?
为了体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剪辑不吝啬地各种“咻咻咻”闪切,誓以晃瞎观众眼睛为目标。
这边店里,郑爽穿着明明和平时风格质感都一样的休闲装站到镜子前,内心os是:我都不知道镜子里面那个女孩子是谁。
??端木应该带你去眼科
那个时候的我只觉得,我不舍昼夜暑假作业都不写守在电视边,认真地花费时间追一部剧,你就这么瞎糊弄我?!我幼小的心灵受到深深的恶意伤害,我觉得我的感情受到了欺骗。但我还是继续看下去了,可能太无聊吧。
楚雨荨被H4欺负,湿了身,人美心善的于馨老师来了:美容美发了解一下?
然后带她回家自制了一个理发店洗头台,亲自上阵做了一套头皮到发丝的护理套餐,精致的女人倒个洗发露都要拉丝出漂亮花。
《丝丝植入》
剧里时不时出现几家品牌或产品不算什么,飘柔很霸气的直接就投资拍一部剧,展示自家品牌全系列,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女主角要叫柔,第一集就从莫名其妙的秀发比赛开始。
在跑去参赛的路上,女主先秀了一把实力?
这段当作一支完整的视频广告,完全没问题的呀。晓柔初级,百依百顺!
这个比赛内容呢,就是走台步加甩甩甩,“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
接下来的剧情中,每隔几分钟就要展示一下主角家里的一大堆飘柔,
时不时要撩一下自己宛若新生的柔顺秀发。
在这段打斗中,飘柔一系列产品还很好地发挥了防身武器的作用。家中常备大黄罐,生人闯入不孩怕
《咱们做广告吧》
第一次见到电视剧里的演员正大光明的念广告词,不伤手的立白了解一下。
还有现身说法,这姐们推荐减肥茶,不明白她夹在两个瘦子中间,谁给她的勇气说这话?
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着的柳岩一定在想,为什么要跟你一样?
据网友统计,剧中出现过的品牌达49个,无论主配角都在卖力口播,又尬又跳戏:
《广告奇谈》
别说现代剧了,古装剧一样植入的不亦乐乎,现代的品牌放在古代,台词没法说,那就场景植入啊,目之所及处全是,同城同城。
但我觉得古剑奇谭这个和前面的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了,起码人家“认真”地给58画了个符号以求和古风环境显得和谐一点。
被调侃还做成好多段子的板蓝根,这个如果确实是植入,”包治百病“算不算违反广告法?
《广告颂》
到了去年,追完口碑收视双收的欢乐颂1之后,我真的很兴奋地在等待第二季。结果,不用说了,网上早已吐槽一片,我真的越看越失望,要不是为了等谢童多一秒都不想坚持下去了。
除了安排主角创业失败就破罐破摔,跑去当代驾还打人搞得品牌方连夜赶公关稿,
让人白眼翻上天的还有无处不在的康师傅新口味,应勤在车站照顾胃痛的邱莹莹,跑出去竟然回来端了一桶方便面给她喝...
exome?还是白胡椒味哦?
有热水泡面不能直接来杯热水?人家都被蠢哭了。
还有一集,谢童乐队排练完大家都要走了,那个打酱油的贝斯小哥说他还想练,然后镜头给了他18秒的个人专场独奏??当时看的时候弹幕说这绝壁导演亲戚笑死我了,最近找素材重新看发现有人说冰红茶广告我才注意到地上那俩红红黄黄的小不点。一看就是钱没给够,不给特写时间来凑。
《我的金主们》
抛开“做人最紧要是姿态好看”的亦舒女郎被演绎成“相比婚姻教养是不值一提的东西”的市井大姐、闺蜜挖了自己墙角还要被她妈逼着微笑退出等剧情,广告的植入同样让人难以忍受。
之前的剧好歹还会花点心思把产品融入剧情,《我的前半生》倒好,开创了“硬插一脚”广告模式。
比如,前台小姐姐除了日常接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她的姐妹花一起演和剧情发展毫无关系的“广告小剧场”:
补拍的特写能不能走点心,一看和之前就不是一个地方
再比如:
两个长舌妇在卫生间补妆,聊着最近气色不好就把卫生巾掏出来放台上,拜托卫生巾这种私密用品你又没有要用一言不合就特意拿出来,又不是钻石珠宝,亮出来显摆吗??(而且其实这个镜头很快一闪而过,根本不认识这个牌子的我第一次看以为是卫生纸,传播效果也并不好吧)
这些滥用的特写看了只想打人,要知道,影视里能享受特写待遇的道具那可不是普通具,要么反映人物性格及背景的细节,要么是串联剧情的重要线索,要么为后续情节做铺垫...blabla,然而在这里只看到为展示广告而展示,分分钟出戏。
以上列举的植入广告不过是这么多年被大家吐槽过的冰山一角,他们的共同点是植入太硬,在本该根据内容软着陆的环境里霸王硬上弓,不顾剧情不由分说随便乱插,谁接受得了?不说影视是门艺术,广告做到极致也是艺术,什么事都懒得精雕细琢只想随便一搞就能捞钱,当观众傻啊,久而久之,剧臭了,牌子声誉也差了。
其实影视植入广告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只要不违和不与人设剧情冲突,观众都能接受。
《甄嬛传》·东阿阿胶
《老友记》·JohnDavid
而且我发现,现在很多文章会扒影视同款,看评论简直就是大型种草现场,很多品牌莫名其妙被带起了销量,私下一定乐开花,所以这些花了钱的可长点心吧。正确利用主角带货能力,只要东西好,展现得妙,就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引得观众甘心为它花钱。
《太阳的后裔》·兰芝
屁叨叨:
我回来了!我没有弃号!其实这篇从去年夏天就开始编辑了,本来是想借热度吐槽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拖到夏去春来,热点都长毛了...于是我不得不把它扩展成关于广告植入的长篇回忆文...以后更新频率应该还是不高,但我会坚持写下去的,毕竟如果跟人说起我有北京中科中医院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