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即唤醒,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唤醒学生的阅读积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主体意识,唤醒思维活力,唤醒表达欲望……陕西汉中的周雅梅老师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也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对于作文教学,她既有丰富的理论储备,又有来自自身写作的实践积累和独特体验。本期秦风,雅梅老师为你支招!(房卫华)
雅梅支招,让你成为作文达人
文/周雅梅
不懂写作理论怎么办?
雅梅支招:减少理论灌输,注重先写后导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等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既有助写作能力的长进,殊不为切实际之想。”
作文教学与其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名家的写作技巧,还不如找一些经典的作品和对应的表达一起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之中。让学生在阅读感性的素材,品味经典范本的过程中,在涵咏领会优秀的语言词句的状态里逐渐明晰,领悟到写作理论某些的要点(汲取过程),简单模仿写作理论(追求形似),逐步将理论吸收内化(追求神似),而后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其实,很多理论家指出,对于写作而言,操作技巧层面的东西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心智层面的东西,如语感、灵感,情感之类,又是无法用理论完全阐释、学习的,更多的是习作者反复实践后的所悟。基于此,写作理论并不适于还未练笔就大量的灌输、讲授,这样容易让学生被理论所困,反而不会下笔。
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雅梅支招:多重形式练笔,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鲁迅先生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方法,无非就是多看和多练。”教师就要通过多种形式灵活的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次数和写作频率,从量的提高达到质的突破。《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也明确指出“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写作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方法要靠不断的练笔,熟练生巧,由巧变精。不能产生质变的原因是写作实践练习的量太少。
如何加量提质呢?
读写结合,促进练笔。
雅梅建议既要抓好课堂作文教学,还要将写作与阅读紧密结合,更要落实好平常的练笔。实现三者的强强联手。达到以课外补充课内,课内促进课外,以文本学习促写作能力的提高的目标。辅以课堂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练笔,如日记、读书心得、口头作文、作文接力赛等。作文课要有常规的引导,也要有阅读教学时的借机发挥,细微点化,将阅读课和写作课二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适时监管,落实任务。
“功夫在诗外”,将写作训练落到实处,先从提高写作量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量,开始要先采取硬性措施,学生毕竟是有惰性的。如同桌之间监督、学习小组之间监督、课代表监督、教师抽查。通过这些方式,促使学生将写作当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逐步养成勤动笔、勤动脑的良好习惯。
练笔时热情不高怎么办?
雅梅支招:借助多元评价,挖掘写作潜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写作更应该借助多元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世界。
教师定期对学生练笔进行评价和小结。评价形式要由单一转向丰富。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于优秀的习作进行展示和宣传,肯定学生写作成绩。选读优秀习作的做法有明显的局限:一是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选读的作品数量少;二是在习作通过听觉反馈,学生记忆有限,很多优秀的词句和片段不一定听清、听明、听深刻。以下几种作文评价方式可以尝试:园地张贴,报上登载,汇编成册,白癜风原因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