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子孙受益了几千年,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
在史上最强补肾攻略之肾阳虚这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肾虚形成的三个步骤,本文开始我们将对这三个步骤给出具体生动的解决方案。补肾三部曲里所有方案本文作者皆有实证,并站在道家的高度总结中医各派之法,绝非网上的那些空谈概论。
肾虚形成的三个步骤1第一步是由于人体各种损耗,比如熬夜,纵欲,以及自然衰老所造成的肾阴减少,形成肾阴虚。这一步会造成腰酸,便秘,易上火,失眠,皮肤暗沉,头发变黄,口干咽燥等症状,这一步症状较轻,总体来说偏于火旺。
第二步是由第一步肾阴虚发展而来,肾阴减少后,肾阴中的火,也就是肾阳,不能完全被水包裹住,火性散发,就会飘散于人体上部,形成人体头部易上火长痘,脸色红,血压高。而下半身则形成肾阳虚,脾胃衰弱,便溏,腰冷膝凉等症状。这一步是肾阳持续衰退的过程,症状因人而异,有的人上面的热证明显一些,有的人下面的寒证明显一些。
第三步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肾阴不足,同时肾阳也散发的很弱了,造成脾胃大衰,吃进去的食物无法消化,从而造成肾阴得不到补充,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步就是肾的阴阳双虚。此时的寒证更加明显,身体变得衰老,甚至逐步形成各种重症。阴虚明显一些的人偏瘦,贫血,头发变枯变白,皮肤变黄变皱,便秘。阳虚明显一些的人,则身体明显发胖,脱发秃顶,手脚冰冷,大便稀溏。到了这一步再想恢复青春就比较难了,只能靠养,让身体不再继续恶化。
补肾的三个方案2我们明白了肾虚的演化步骤后,就能针对性的开始补肾了。补肾方案也要根据肾虚的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就是驱寒,由于肾阳衰退后,身体就极易受到寒气,寒饮等侵袭,这些寒凉留在身体里,鸠占鹊巢,造成阳气不能安居于肾,所以我们要先把寒气给赶出去。就像抗战时期,先要团结一切力量,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第二步就是在寒气被基本排出后进行。根据体质,如果身体上部有热,就用引火归元之法,让失散在人体各个地方的阳气重回肾中。如果失散的阳气已经消失了,只有寒症没有热症,那就直接用聚火暖肾的中药来温暖肾阳,让火旺起来,让脾胃逐渐恢复消化能力。这一步相当于建国时期,先将流落外地的子民收拢回家中,重新开始生产建设。如果流落在外的子民都已经死了,就只能将还在家中的子民聚集起来,一步步发展壮大。
第三步就是在肾阳基本恢复后补脾胃,等脾胃也恢复了,就能消化更多的食物,产生更多的气血存入肾中,恢复肾阴。脾胃好的前提下,可以用补肾阴的药加快肾阴的恢复,比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等。这一步主要就是重新建设,恢复生产。
这三步我们会在补肾三部曲里专门各写一篇,根据人的体质不同,有时其中的三步有时也会同时施展。在本篇中我们主要讲如何用艾灸扶阳排寒。
现代人对艾灸的认识3在《扁鹊心书》中记载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其中灼艾就是指的艾灸,丹药指的硫磺等大热性的丹石矿物。《神农本草经》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现如今都提倡艾灸排寒,在各类医馆美容院里,四处可见艾灸养生的宣传,而且价格不菲。艾灸产品分为好几种,有悬空灸,就是让艾灸条悬在肌肤两三厘米处,用烟来熏。还有艾灸盒,就是将艾条分成小段,插入盒中,放置在人体的穴位上。再就是艾灸棒,将艾条放入铜棒中,可以在人身上滚。现在还有人发明了用玉陶罐艾灸,更高端一些,但是原理都一样,并无高下之分。
这几种方法都是以艾灸产生的烟来熏蒸相应的穴位,那么这种方式究竟作用有多大呢?以笔者的观点,这种以烟熏经络的方法,排的寒气是极浅的层面,仅能作用于肌肤表层,稍微深一点的寒湿都很难顾及到,而对于人体内脏中的寒饮更是鞭长莫及,所以只能作为养生项目。
并且艾灸产生的烟吸久了会对肺水有一定烧灼作用。尤其要注意的是,艾灸只可作用于人体下半部分和背面比较好,因为这些地方属阳气上升之地,其他地方则容易伤阴,尤其是肺部。
插播一个道长的小故事4笔者曾经在岳阳一个道观里拜访过一个针灸术很高的道长,远近闻名,由于是熟人介绍他才愿意跟我们见面。期间我们聊了一些道家的东西,他见我们也是圈内人,才跟我们讲了他曾经的一些灵异故事。
有一次附近有一个老婆婆,突然间变得疯疯癫癫,胡言乱语,而且力气极大,几个人都按不住。医院医生也没有办法,说是精神病。她家里人无计可施,就把她押着送到道观里找这个道长看。道长说,一进来就知道这是个马脚。马脚是土话,按我们的说法就是附体,一般是一些动物的灵体作怪。
于是道长让人把婆婆按在椅子上,开始跟它谈判。道长让它赶紧离开,否则将以鬼门十三针将它定死在体内。没想到那个婆婆身上的东西说,嘿嘿,你还在我面前显摆,我以前也是搞针灸的,怕你啊?道长见它不听劝,于是取针开始往婆婆身上扎,以道长的水平,隔着衣服都能扎准穴位。
针扎到婆婆身上,道长顿时感觉自己身上也像被针扎一样的痛,只能忍着继续施针,鬼门十三针才扎到一半,它就受不了开始求饶要离开。于是道长取下针,它就离开了婆婆的身体。道长又喝到,你就这样无声的走吗?它知道得证明一下自己走了,于是突然平地起大风,把道观里面的东西都吹的四散作响。随后老婆婆就醒了,一问什么都不记得了。
故事说完,我们本以为鬼门十三针只是传说中治疗精神疾病的,没想到真的能驱邪。于是又问道长艾灸有没有作用?道长说道,如果要用艾灸通经络,必须先以针灸来扎穴位,取针后再用艾灸。此时因为有针眼,艾灸的阳气才能入经驱寒,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古人对艾灸的真正用法5现在既然说艾灸主要是温经活络而用,那为什么古人把艾灸放在扶阳法的第一位呢?这里又有一个故事。
南宋绍兴年间,太原有一个叫王超的人,当兵退役后做了盗匪盗。据说他曾经遇到一个江湖异人,传授给他一套长寿法。王超用此法后,年过九十还精力十足。后来在岳阳做了采花贼,民间妇女多受其害。
后来被抓后监官问他:“听说你有异术能长寿不衰?”王超说:“异术没有,只是靠火力而已。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炷施灸千炷。久而久之,不畏寒暑,几天不吃也不饿,脐下一块像火一样温暖。你看土烧成砖,木烧成碳后可千年不朽,都是靠这火力”。
王超被斩后,刑官让人将他的艾灸之处剖开,看见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之物,这就是长期用艾火灸出来的效果。而之所以选择夏秋之交,是因为此时阳气下降内收,艾灸可帮助阳气收入丹田。
看完故事后,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照着这样做,每年夏秋之交艾灸关元穴,却没有这种神奇的效果呢?这里笔者告诉你,那是因为网上对古人的做法理解的有问题。故事中用艾炷施灸千炷,艾炷是神马?那可不是将艾条悬空放在关元穴上,而是直接用艾炷放在肚子上点燃灸。艾炷灸见下图:
种灸法极端的痛,烫的人根本无法长时间忍受,更别说艾灸千炷,那得多大的毅力啊?有人问能不能隔姜灸?就是拿生姜切一片,扎几个孔,上面再放上艾炷。你会发现15分钟后,生姜片变得跟艾炷一样火烫,让人难以忍受。如果垫厚了就起不到火灼的效果,所以说,真金还需火炼啊,任何事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没有轻轻松松成功的方法。就像你拿泥放在烟上熏,无论怎么样都变不成砖,非得放进火里烧才行。
医院,为了治疗寒证很重的病人,就用艾炷直接灸,但是灸之前先在皮肤上打入麻药,让病人不受火烫之痛,由此可见艾灸补阳的难度。
当然,如果只是想做个表层经络驱寒养生,艾灸还是可行的。只是要想祛除体内深层的寒气,彻底恢复肾阳,就只能选择忍受艾炷直接灸的痛苦。这也是为什么补阳法中虽然艾灸排第一,但是中医生一般还是选择使用附子和硫磺来回阳驱寒的原因了。
好了,艾灸就讲到这里,下一篇我们讲用硫磺和附子驱寒补阳的具体方法。重用附子是火神派的特色,青娥学堂争取将附子的用法讲的更加全面深入。这里再次声明,补阳不是只针对男士,女士体寒的更多,只有阳气旺盛才能驻颜不老,百病不侵,所以无论男女都要重视回阳补肾之法。
PS:图文来自于网络,版权及观点归原创者所有,小编每天都尽心地筛选,但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其实“艾”很简单
促销期间,文章后面有惊喜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