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想学插花,那就去别的地方吧

“植物最美的状态便是它们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时候,从生到死的每个阶段都很美。如果花艺师只是想把这种美简单的‘搬运’到自己的作品里,而丧失了‘使之变美’的主观意愿,那还是让它们继续在泥土里生长吧。”

来自日本的丹羽英之和川名哲纪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在课程第一天反复强调上面的这个观点,“人们都喜爱鲜花,但花艺师则需要更加理性的去对待鲜花。如果一名花艺师只是陶醉在一朵花一株草的美丽姿态中,不能把它们当做有生命的素材去大胆的使用,那和其他的那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虐”是每一名上过丹羽英之课程及和他一起在项目现场工作过的同学的第一感受,“美”则是大家发自肺腑的终极声音。

这种花艺的“虐之美”与丹羽英之的“解构重组”和“想象再创造”两个创作理念有关,是丹羽英之的核心设计精神,这也正是可以令他闪耀欧洲当代花艺设计群雄之间的资本。每一名看到丹羽英之新作品的欧洲花艺师,都会惊呼:太不可思议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国际著名花艺评论家AlisonBradley女士这样评价丹羽英之的作品:纯粹极致却又不失华丽细节的当代植物造型艺术。

丹羽英之极致花艺美学作品的背后,总是饱含着无数细致、精确、重复的工作。纵观丹羽英之的每次花艺作品创作,都可算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动作,常常是数量以万字起步,重量按吨位计算,材料动辄根刚草,根红瑞木,片山茶叶,朵玫瑰……在刚刚结束的深圳花展上,丹羽英之的独立花艺作品更是重达1.5吨!就连以“虐人严格”而著称的曹江老师都直呼:“真心扛不住!”

深圳花展丹羽英之作品

“我并不想让中国的学生在我的课程上产生一种自己就是来‘机械重复操作’的错觉,虽然整个过程看起来确实就是这样的。”丹羽英之在上周课程的内部教研会上认真的说,“要想发现植物多变的美,不是简单的多插几个作品就可以认知到的,只有通过大量的、反复的、长时间不间断的针对性训练才能够实现。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愿大家能够理解到。”“我并不想我的学生只是去学习制作几个看起来很‘丹羽’的作品,这不是我的目的。教会大家如何观察和理解植物,通过自己的想象再去创造属于自己内心表达的全新作品,这才是我来中赫时尚上课的意义。”

以上四月期丹羽英之课上最新作品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中国学生都能够在7天高强度“自虐”式的创作修行中,最终明白丹羽英之老师的用意。在刚刚结束的四月期课程上,来自中国香港的设计师Serene感慨地说:"这七天来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完成了几件看起来很漂亮的作品,而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慢慢地发现怎样让作品变得美好,呈现植物的美,个人的美,沉淀的美。这期间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感完全刷新了对花艺艺术的认知,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如果我只是想学怎么插个漂亮的插花,那就不需要飞几千公里的来到这里,但这几千公里实在值得,相信不是随便去找个什么地方可相比的!"

四月期丹羽英之课程花絮

//////////

授课前教研会

授课前物料及设计图稿核对

正式授课

相信鲜花,相信自己!来中赫时尚和我们一起创造吧!

文\二火

排版\Perry

图\中赫时尚、丹羽英之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课程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6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