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字,打一红楼梦人物,求大神

白癜风专科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现如今的猜谜活动依然很兴盛,尤其是央视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谜语大会,更是把这种艺术形式推向了高潮。而在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红学家端木蕻良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搞的射灯猜谜活动,也是有声有色。

年,桂林中北路口新开一家嘉陵川菜馆。开张那天,店门外不写菜谱时鲜,却高竖大幅广告牌,上书“灯谜候教”四个大字。谜棚一直由店门向内延伸至三间餐厅,两壁红绿谜片缤纷,其中一个谜片的谜面令人瞩目:

“文”——射《红楼梦》人物一。后面附语说:“奉奖川菜一席,并由作者即席赠诗一首。”

大家围拢过来,一时叽叽喳喳,摸不着头脑,无人揭片。这时,时任广西戏剧改进会常务编审的陈开瑞路过,看到了这个谜面,他稍作沉吟,伸手揭片报出了谜底:“晴雯!”

话音未落,只见谜棚台上站起一人大赞:“好呀,高中!”那人随即走下台来,笑盈盈上前与陈开瑞握手。只见他身穿长衫,面庞清瘦,器宇不凡。他们互道姓名,才知道他是国内著名的红学大师、作家端木蕻良,也就是此谜面的作者。

端木蕻良说:“我要给你赠诗一首,可是这里现在没有笔墨,明天奉送。”果然,次日他给陈开瑞送来了一张条幅,上书:

未到巫山已有情,空留文字想虚名。

可怜一夜潇湘雨,洒上芙蓉便是卿。

出得了如此妙谜的人,当然会写得出对晴雯理解深刻的诗句。灯谜与诗句,好一个珠联璧合,互相映衬,反映出了端木蕻良红学的深厚造诣。

(图)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年9月25日—年10月5日)满族,辽宁昌图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同样,揭出谜底的陈开瑞可谓聪明绝顶,在这里他使用了猜谜的增补法。增补法就是根据谜面或谜底带有增加意义的字眼所作的提示,用增补字或者部首、偏旁、笔画的办法求得面底相互扣合。谜面运用增补法的,如:“为中国多作一点贡献”(打字一)谜底是“蝈”字。这是将谜面别解成为“中国”二字多加“一”字和“、”(点),结合起来就得出谜底“蝈”字。增补法用于谜底的,如“反”(打四字常言),谜底是“吃现成饭”,这是将谜底别解为,如果在“反”字的偏旁出现一个“食”字,谜面就变成“饭”字。而“食”同义转换扣合“吃”。而“文”字的谜底“晴雯”,则是先增后减,才能扣准谜面。“晴”则是晴天的意思,晴天自然无雨,则只剩下了“文”字,就回到了谜面。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刘永加

好久不见你的掌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uanmumc.com/hmjz/5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